網絡文學竟然可以這樣“玩”
IP化、作家村、全產業,在浙江,網絡文學加速與影視、動漫、游戲深度融合,得以全產業開發。其做法,值得不乏“大神”的陜西網絡文學深度借鑒。
第一眼,蔣勝男就喜歡上了杭州白馬湖畔的中國網絡作家村,這里環境清幽,推開窗就是大片的綠,是多數作家夢寐以求的創作環境。
再一次到村,她看到工作室墻壁新換木條裝飾后的清新素雅效果,有點意外,改用木條裝飾是她之前提出的一個小建議,“沒想到,這么快就改好了”。
高效優質的行政服務,是蔣勝男入駐作家村的原因之一。從工作室選址、設計裝修,到注冊、稅務登記等,“完全不用我們操心”,作家只需專注創作即可。
2018年4月,蔣勝男簽約落戶掛牌僅5個月的中國網絡作家村,成了第44位“村民”,跟管平潮、月關、貓膩、跳舞等一批同行兼好友當起了鄰居。“村長”是圈內大神唐家三少,中國作協原副主席、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是“名譽村長”。
入駐這一年,“村里”發生了許多事。有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周,有文創產業對接會,有“白馬薈”“好故事訓練營”,成立了網絡文學“一帶一路”海外傳播翻譯基地。可謂紅紅火火,聲勢直達全國,甚至海外。
集聚全國一半以上“頭部作者”
十多年前,他是夜摩,和滄月、陸琪、唐家三少同期進軍網文圈,最大的驕傲是“龍的天空”網站上的熱作《騎士的戰爭》。
如今,他是沈榮,浙江省網絡作協副秘書長、杭州市網絡作協副秘書長,主要負責作家村的日常運營。“從作者轉型到服務作者”,沈榮被認為是最佳人選——既懂作者,也了解體制。
談及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字頭”“國字號”網絡作家村為何落戶杭州,沈榮認為是“天時地利人和”:“在這里,網絡文學擁有良好的政策、空間、產業基礎和人才條件。”
作為該村成立進程的參與者之一,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夏烈表示,杭州的網絡文學基因與浙江網文重鎮的地位不無關系。
概括來看,包括1.0階段的創作優勢——南派三叔、滄月、天蠶土豆、烽火戲諸侯等大神奉獻了廣為讀者所知所愛的作品。2.0階段的組織優勢——全國最早在作協成立網絡類型文學創委會,成立全國第一家網絡作家協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落地杭州;還有省、市、區(縣)網絡作協三級覆蓋制,首個華語領域的網絡文學獎項評比,網絡作家評職稱等都誕生在這里。今天,以IP概念為標志的網絡文學全產業鏈開發,即影視、動漫、游戲與網絡文學的深度融合,使浙江正在形成3.0階段的產業優勢。
“三生有幸,左倚青山冠白馬;十年無憂,后憑碧水隔紅塵。”作為第一批入駐的作家,管平潮用“三個好”來形容吃“頭口水”的感受:環境好、氛圍好、產業好。
雖然寫作是單打獨斗的事兒,但村里高手云集,隨便跟人“切磋交流幾招”,都會“碰撞出不一樣的創作火花”。管平潮的《仙風劍雨錄》就是在村里寫完的。2017年12月開始籌備,從2018年4月寫到11月,42萬字,每個字都敲落在作家村。
在他看來,杭州有眾多優質互聯網企業,動漫產業發達,設計創新公司云集,作家村握著處在文創產業核心位置的原創優質作品,已形成產業生態,未來將創造各種可能性。
“中國網絡作家村肩負的使命,除了吸引更多優秀網絡作家匯聚于此,更重要的是幫助青年作家實現文學夢想。”沈榮介紹,村上不僅為管平潮、蔣勝男等網文大神打造了專屬創作的“神仙居”,還開辟了供青年網絡作家交流培訓、培育孵化的“天馬苑”。
自打當選了“村婦聯主席”,“90后”杭州姑娘瘋丟子往村里跑得就更勤了。她幾乎每天都會在村里出現,跟鄰居們打一圈招呼后,再進自己的房間“開更”。
“我們可是有村規民約的‘正經村子’。”瘋丟子不無驕傲。作家村第一次村民大會上,村長唐家三少當眾宣讀了《村規民約》:“有情有義有理想,愛國愛村愛文學,守規守德守底線,正氣正向正能量。”
瘋丟子的文章內核跟村規民約不謀而合,她塑造的主人公都是“打不死的小強”,反派身上也有閃光點,并非一壞到底。“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但你只有拼盡全力度過了眼前的茍且,才有機會享受詩和遠方的美好。”這就是她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正能量。
2018年,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跳舞以3400萬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位列第12屆網絡作家榜第7位。在“誤入網文圈”之前,他給雜志寫文學專欄,在業內已小有名氣,不料轉戰網絡時卻遭遇了無情“吊打”:辛辛苦苦碼了10萬字,只有46個讀者,“撲”得一塌糊涂,半年后才掙到了第一筆稿費,還不足400元。
跳舞的另一個身份是江蘇省網絡作協主席,在他看來,未來的文學一定是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交互融合的新文學形式。而作家村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幫助網絡作家傳統化、傳統作家網絡化。
“90后”作家風少羽之前的作品題材大多是都市愛情、玄幻類,在沈榮建議下,他創作了第一部紅色諜戰經典小說《無常》,并入選浙江省“紅色芳華—革命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創作計劃”扶持項目。
另一個例子是曾獲得冰心散文獎的作家古蘭月,通過沈榮牽線搭橋,與咪咕閱讀達成合作,在其平臺上發表網絡小說《杭州女子日記》,獲得了業內外一致好評。
開放的文學環境和政策支持,吸引了一批大神,也挖掘培育了不少優秀青年作家。截至目前,中國網絡作家村已收到172名作家入駐申請,已有107名知名網絡作家簽約入駐——他們幾乎造就了當下中國網絡暢銷小說的半壁江山。
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的9名網絡作家,有6名是作家村“村民”。可以說,這里集聚了中國一半以上網絡文學的“頭部作者”。
網絡作家的“娘家”
“不想當制片的老板不是好作家。”
發飆的蝸牛創作的終極目標,是把自己寫的故事用影像的形式呈現出來。為了這個理想,化工專業畢業的他一頭扎進了網絡文學行業,并用掙來的100萬元稿費跟人合伙創辦了杭州若鴻文化公司。他拿自己的作品《妖神記》“試水”漫畫領域,一不小心竟創造了一部國漫爆款。2017年底,公司估值已達2億元。
進村一年多,31歲的蝸牛收獲頗豐:“作家村有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也有信息、文娛和資本資源,以及交流的空間。”他不僅認清了未來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方向,還借由這個平臺拓展了人脈圈。公司第三輪融資的天使投資人,就是經沈榮介紹。
善水的新書《書靈記》也借由作家村的平臺,成功牽手巨人網絡,進行漫畫、動畫、游戲全產業鏈的孵化運作。“這個合作真的出乎預料,如果沒有作家村牽線,作者個人很難有機會直接和巨人網絡這樣的大公司進行交流,也很難在短期內促成合作。”
“有了陽光、土壤和水,網絡文學才能筆直茁壯地成長。”唐家三少把作家村比作網絡作家的“娘家”,作家們既能找到家的歸屬感,也能得到創作和成果轉化所需的“陽光、土壤和水”——通過國內最優秀的網絡作家集聚,打通行業脈絡,助推網文創作及影視劇、動漫、游戲、出版等延伸產業的結合。
2018年下半年起,作家村有了“白馬薈”文化沙龍,每期活動定向邀約網絡作家和企業,促成合作。
管平潮就是在“白馬薈”上與杭州玄機科技有了交集,這家動畫公司的代表作是“國漫之光”《秦時明月》系列。在和玄機科技深聊之前,管平潮幾乎沒考慮過將自己的作品動畫化:“參加活動認識了很多制作方,眼界也有拓寬,更全面地了解了全產業鏈這回事。”
顯然,平臺的利好是雙向的。
與唐家三少合作,推出經典IP《斗羅大陸》的動畫版,是玄機科技第一次嘗試改編網文,網絡小說自帶的受眾基數和高關注度讓他們驚嘆。所以,他們有意尋找一些新的網文IP開發。作家村對于他們這樣的制作公司而言,是再方便不過的平臺。玄機科技媒介總監施凌霄說:“網絡作家用的都是筆名,又分散在全國各地,平時很難聯系。現在不僅能見到這么多優秀作家,還能知道他們最近在寫什么,才有機會去參與他們手中優秀的IP。”
“大神”們聚到一起,效應是乘以百倍的。
中國網絡作家村與網易文學、華數傳媒、掌閱、咪咕數媒等一批網文平臺達成戰略合作,通過政府引導基金投資相關企業或作家,全力打造多元素的泛娛樂產業鏈,使作家村成為網絡文學優質IP的資源高地。
在這片高地上,作家們可以安心創作,制作公司可以便捷地探尋IP。在發飆的蝸牛眼中,這樣的關系平衡且適度:“我們和制作方有聯系,有合作,但其中充滿了偶然性,沒有那么特意與功利。”
栽下梧桐樹,吸引的不只是棲息于樹上的“鳳凰”,還有嗅覺靈敏的上下游企業。作家村強大的網絡文學集聚力,讓周邊數字產業應運而生,目前已有8家動漫影視企業在作家村周邊自發集聚,聯動形成作家村特有的數娛產業矩陣。
一年多來,作家村已有24部作品通過IP轉化改編為影視劇、漫畫及手游,累計申報版權收入達3.81億元。
網文編輯變身作家經紀人
“在影視圈,每個月都會覺得上個月的自己是傻子。”這是不少初涉影視圈的網文作者共同的感受。
“IP熱”使得作家更多與資本接觸,談話核心總離不開“全版權開發”。從出版物、影視作品到衍生游戲,圍繞作家手中的IP資源,內容變現的形式花樣翻新,與此同時,作家也面臨著更趨復雜的商務合作環境。
面對版權增值,版權市場越發細分與多元,并不擅長社交也不熟悉商業規則的作家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版權開發的效果才能最大化。”做客文學網總編輯血文是一名資深網文編輯,他認為作家需要的是編輯、運營、公關、法務等多種專業服務,而不僅僅是一名編輯。這個已入駐作家村的文學網站沒有編輯,只有“作家經紀人”,集簽約、精修、包裝、運營、銷售為一體,銷售數據透明化、IP衍生專業化。
相比編輯,經紀人有更多權限,他們可以擔任作家的商務智囊,深度參與版權開發——并非僅僅將作品版權放到市場上標價銷售,而是把IP做大做強。
作家在獨自寫作時場景單一,而全版權的商務合作環節很多,前端與后端的分成談不清楚,資本便會與作家構成利益沖突,這壓縮了作者在項目開發時的話語權。由此,各種版權糾紛事件頻出。《羋月傳》原著小說作者蔣勝男因不滿電視劇編劇署名,就曾于2015年將出品方告上法庭。
IP市場動輒叫價千萬元,經紀人便要充當調和作家與資本間利益沖突的角色,在項目開發期間,要力保IP價值不被浪費、保障作家權益。
伴隨著網絡文學3.0時代到來,各網文平臺逐漸由單純參與影視版權采買,轉為深度介入全產業鏈。如閱文集團推出“IP共營合伙人制度”,以IP為核心,將作家、受眾、影視游戲動漫開發方、資本方等串聯起來;阿里文學也力求實現優質IP的全鏈條打造,圖文、影視、游戲等之間的聯動會更為緊密。愛奇藝文學則推出了“云騰計劃”,免費開放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版權,采取后期收入分成的盈利模式,“與合作方共攤風險,有助于形成良性發展”。
對于作家村未來的發展,沈榮反復提及一個詞——產業化。“將形成一條以網絡文學為核心的IP產業鏈,并向外延伸。在這里,作家們接受培育、孵化、相互交流,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再由專業的經紀公司對接資源、聯系出版、影視化,以及動漫周邊衍生開發……”
“形成了產業鏈,必然無可替代。”沈榮信心滿懷,也許將來,能代表中國文壇的人物,就誕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