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權益保障培訓班在成都舉行
互聯網時代,文學生產與傳播的途徑與傳統方式相比發生很大變化,作家面臨的著作權侵害也以更加復雜的面貌出現,由于維權成本較高,維權意識又相對淡薄,作家維權面臨著諸多困難。
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權益保障培訓班舉行
7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四川省作家協會承辦的作家權益保障培訓班在四川成都舉行。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霄明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高中偉,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侯志明等參加活動。中國作協社聯部副主任馮秋子主持活動。來自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作協和10個行業作協的負責作家權益保障工作的60余名代表參加培訓。
李霄明作開班動員講話
李霄明表示,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將保護知識產權提升到國家發展基本戰略高度。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作家的重要權益,加強作家對著作權法的學習是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國作協歷來重視在作家中普及著作權法,此次培訓是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自2018年6月成立以來,面向作協團體會員單位負責作家權益保護的相關人員,首次實施的一次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培訓,旨在強化各團體會員單位依法維護作家權益能力,營造尊重和保護原創文學作品的市場生態和法治環境。
高中偉在開班儀式上講話
高中偉談到,針對當前國內著作權保護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培訓交流,對于提高作家權益保護水平很有必要。他介紹了近些年來,四川省依法依規加大版權保護監管力度的情況,2018年至今年6月作品登記總量23.3萬余件,查辦侵權盜版案件22件、著作權行政處罰案件19件,版權社會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高中偉希望四川省作協周密細致地做好各項保障服務工作,同時珍惜這次難得的機遇,虛心學習、積極請教,主動作為、務實創新,完善自律維權機制,優化自律維權方式,全面提升作家權益保護水平。
依法維護作家權益,是作協做好服務、團結作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中國作協組建“作家維權工作聯絡網”,在每個團體會員單位明確了維權工作聯絡人,建立了基本覆蓋全國作協系統的作家維權工作網絡。在過去的五年里,又有部分團體會員單位設立了保護作家權益的專門部門或機構。2018年9月,由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辦公室編寫的《作家維權實用指南》出版,此書匯編了作家維護權益過程中積累的實用經驗,結合理論知識與案例分析,以期更多作家能夠從中受益,更好地保障合法權益。
《作家維權實用指南》書影
加強著作權法學習,強化作家維權意識
許超為學員授課
開班儀式后,著作權法專家許超為學員作了《著作權法簡介》專題講座,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有關著作權的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他談到,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包含“智力成果”“文學、藝術或科學領域”“獨創性”“能以有形形式復制”這四個條件,且缺一不可?;ヂ摼W時代,文化藝術領域的著作權糾紛變得極為普遍。結合具體案例,許超認為侵權行為的構成要素包括四個方面:行為具有違法性、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行為人有過錯。
戴越為學員授課
“作品是否被侵權,前提是要判斷出它是否為法律意義上的作品。”在專題講座《著作權基礎理論與作家維權實務》中,律師戴越將作品類型分為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作品、戲劇作品、曲藝作品、舞蹈作品、雜技藝術作品、美術作品等十三類,強調作品的最低限度的獨創性“要體現作者的思想或情感”或者“具有事實匯編類信息”的特征。作品的權利人可以通過署名、著作權登記證書、委托合同、創作過程稿等形式證明。
鄧江華作專題講座
中國作協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委員、律師鄧江華在講座《作家創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維權技巧》中講到,選擇筆名時要充分體現創意,盡量不要和別人的筆名或本名重名,可事先上網檢索,避免以后產生糾紛。在發表文章時要挑選誠信可靠的平臺,仔細閱讀平臺公布的投稿須知和具體的簽約條款。
群策群力保障作家權益,助推文學發展
學員分組討論交流
學員分組討論交流
學員分組討論交流
18日上午,小組討論交流會上,學員們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就作家權益保護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交流,獻計獻策。
湖南省作協組聯部副主任賀秋菊說,近年來,湖南作協主動了解、反映作家的維權訴求,幫助作家樹立維權意識,積極推進作家權益保護機制建設。湖南省作協在組聯部加掛作家權益保護辦公室牌子,增加作家權益保護工作的內容和力度。
河北省作協基層服務部陳立在交流中說,河北的基層作家多為自由職業者,維權意識相對較淡薄,河北作協加大維權普法宣傳和培訓力度,積極開展下基層文學講座,將基層作家聚集起來,講授著作權法的相關知識,保障基層作家樹立維權意識。同時,河北作協積極開展版權登記機制工作。
學員發言
上海市作協組織人事室副調研員金嵩說,上海市作協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大作家維權普法力度宣傳工作,調解維權糾紛,提高作家維權意識。
山東省作協創聯部干部劉洪浩說,山東作協高度重視作家維權組織機制建設,積極發揮作協牽頭、聯動、組織、服務作用,對作家開展維權普法宣傳工作。
浙江省作協創聯部副主任王詠琴說,浙江省作協權益保護委員會自2003年4月成立以來,堅持維權工作章程化規范化,有效形成有組織、有紀律、有團隊、有服務的作家權益保障工作機制。
學員發言
中國金融作協秘書長龔文宣認為,長遠來看,進一步完善作家維權機制十分重要。行業作協與各省市作協不太一樣,但作家維權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是一樣的,他建議建立維權基金,為作家開展維權案件提供資金扶持。
小組交流討論會上學員記筆記
陜西省作協副秘書長、創聯部主任王曉渭認為,大多數作家對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條例并不熟悉,與其讓“不懂法”的作家們自己解決侵權糾紛,還不如由作協牽頭,主動與專業律師事務所開展合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幫助作家解決權益糾紛案件。
天津市作協副秘書長、創聯部主任王忠琪說,這次培訓從多個方面對“作家權益保護”作了理論知識的闡釋與實踐案例的分析,加深了對著作權法的理解,有助于今后維權工作的開展。
結業儀式現場
學員交流培訓心得
18日下午,培訓班舉行結業儀式,來自湖北、天津、廣東、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的學員代表交流培訓心得,介紹本省近年來維權工作的相關情況。大家表示,要充分認識做好作家權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自覺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持不懈打好作家權益保護這場攻堅戰和持久戰。
中國作家協會還將根據著作權市場環境、法律法規修訂情況開展不定期的全國培訓。(李英?。?/p>
培訓班合影留念
(文/圖 李英?。?/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