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是為了重逢
時間是一道減法,分和秒越堆越高,日子卻在逐漸減少——減去漫長,剩下短暫;減去歡聚,剩下離別。早晨在院子里看到一群麻雀,在地面上不停地跳躍,見有人走來,又都急忙向兩旁的樹木飛去,有些不舍,有些依戀。忽然覺得,那一瞬像極了此時此刻的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時間是一道減法,減去來路,剩下歸途。
四個月的學習時光結束了,回頭望過去,每一次講座,每一次活動,每一次研討,依然猶在眼前,猶如初始。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都是用詞語演奏的風琴手,每一個文本都是生活的獨唱與合唱。這四個月,我獲益良多。從前以為寫作是在針尖上跳舞,畢竟想寫的,正在寫的,都已經被前人寫過,很難超越;而現在知道,寫作實質上是回歸自我,整理靈魂,讓虛構與真實獲得彼此的方向感和確定性。
魯院是我的福地。剛走進魯院的大門沒多久,我就收到了我的散文集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的通知,而在離別之際,我又有幸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對一個寫作者來說,這是一種榮耀,一種激勵,同時也是一種指引。文學的天空廣闊無垠,純粹而高遠,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攜帶鳥的羽毛去飛行,看看沿途的風景能否令自己吃驚。
世界是一本書,每個作家都是其中的一個章節,每個作家都在寫屬于自己的那部分。我們的魯三六也是一本書,這本書有50章,50個人物來自天南地北,或委婉簡約,或大氣寬厚,或靈動典雅,或雄渾豪邁,如果單獨分離出來,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可以是一篇小說,一幕戲劇,一首詩。最重要的是,在這本書里,我們不僅互為作者與讀者,更是“魯三六時間”的見證者。
時間是一道減法,減去此時此刻,剩下的,是一個個即將遠去的背影;而減去離別,剩下的是重逢。是的,我們的離別是為了重逢。在記憶中重逢,在文字中重逢,在未來的某一天重逢。我想說的是,在分別的日子里,我們要彼此珍重,讓詩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