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19年第6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可以想象,在一個講授文學賞析的教授眼中和一個沙中淘金的文學編輯眼中,文學呈現的樣子不一樣吧。前者在文學殿堂的百花園里徜徉、駐足、賞閱,感受偉大作品的強大魅力;而后者則在泥沙俱下的文學河流中躬身淘洗與挑揀,讓如金子一般閃著光亮和稀有的作品不被巨大而渾濁的旋渦帶走。
前者眼中的文學似星河燦爛——大師林立,言說不盡;后者眼中的文學如巨浪孤舟——顛簸飄搖,破浪艱難。文學的星河燦爛之美與巨浪孤舟之難,構成了經典文學與當下文學的兩個存在維度。就此而言,當下文學巨大的創作數量和讀者永不滿意的苛刻批評,恰恰保證了當下作品在未來經典化的可能。能夠沖出時間叢林成為經典的作品永遠都十分稀有,而作為文學淘金者的編輯的勞作,多少呈現出孤獨的文學英雄主義的色彩——盡管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會淹沒于時空中,但讓每一部有可取之處的原創作品面世仍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就如同不能因為人生終將死亡就選擇不活一樣,也不能因為作品終將消失而選擇不去寫作,這是作者與編者達成的共同價值觀,去寫或許有一天會留下印跡,不寫永遠不會留下印跡。一部作品是否偉大的確立權不在作者手中,不在編輯手中,而在時間手中,誰又能掌控時間呢?
從整體上打量這期刊物,我們力爭做到兩個平衡:一是藝術創新與傳統守正的平衡。小說《圖書館》和《想象制造》是兩篇在表達上具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的作品,小說《照相館》和散文《岱山行》《甌》在傳統寫作的路子上深入開掘。二是頌揚時代與反觀現實的平衡。散文《平潭:給我一座橋》深情地講述一座橋、一個海島與一個偉大時代的關系,作者對新時代的贊頌發乎內心,小說《憤怒之名》卻從“小人物”的角度去反觀我們時代的倫理現實。小說家陳毅達的長篇小說《海邊春秋》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期“文藝探索”特摘登研討會上專家的發言。
目 錄
小說縱橫
重點推介
李月峰 憤怒之名(中篇)
劉鳳陽 憤怒使人覺醒(評論)
中 篇
黃金明 圖書館
短 篇
程相崧 語言學家
張可旺 照相館
李永兵 想象制造
潘 洗 恍如桃花
我和我的祖國
丁彬媛 平潭:給我一座橋
詩歌現場
名 家·郁 蔥 / 這個世界,意味深長(組詩)
柳 沄 周 圍(組詩)
哈 雷 我抱緊的靈魂在這里隨風散落(組詩)
林宗龍 片刻集(組詩)
熊衍東 一粒豌豆炸開豆莢跳出來(組詩)
董欣潘 浪花開不敗(組詩)
谷 頻 蘸滿海水的紙鳶(組詩)
連 山 連山詩四首
林遠釗 致一位老師(外三首)
阮憲銑 時光的草香和蟲鳴(組詩)
青春詩箋
麥 豆 翅膀是一對刀叉(組詩)
散文風尚
新實力
沙 爽 甌
八方文采
石澤豐 籬笆與人
李寂蕩 岱山行
蔣 泥 彎拐漂流
黃錦萍 火辣辣的火鍋
涂明謙 汀州往事
洪輝煌 歐陽詹與韓愈
綠 萍 開合之間
文藝探索
李敬澤 施戰軍 等
反映偉大時代精神,生動講述中國故事
——陳毅達長篇小說《海邊春秋》研討會專家發言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