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2019年第4期目錄
長篇小說
CHANGPIANXIAOSHUO
所有與唯一 周李立
我是你的所有,還是你的唯一(創作談) 周李立
中篇小說
ZHONGPIANXIAOSHUO
南鄉子 孫志保
雪 人 劉榮書
費語老師 徐 暢
短篇小說
DUANPIANXIAOSHUO
鳥巢動遷 曾曉文
十一點零八分的火車 潘 軍
馬路轉角 衛 鴉
擁抱我 霍 君
非常觀察
FEICHANGGUANCHA
課本里的文學 舒晉瑜(主持)
另類時光
LINGLEISHIGUANG
到鄉下吹吹風 李約熱
海外物語
HAIWAIWUYU
經歷一次美國高考 凌 嵐
夕花朝拾
XIHUAZHAOSHI
我的口吃簡史 王永勝
重 點 推 薦
長篇小說
《所有與唯一》周李立
李唯一每年都回成都老家過暑假。正值叛逆年齡的他從縣城離家出走,并設法留在成都。星月巷的拆遷讓他看到機會,但由此帶來的利益分配沖擊了李家的既有格局。他獨自在新居等待遠方的朋友,盼來的卻是來看望他的父親。在這個雨夜,共處一室的父子終要應對內心的不合,久遠的隔膜讓他們無法順暢交流,只將誤解層層加深……小說指向獨生子女時代的父子關系,呈現了兩代人愛與被愛之間的錯位,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感糾結和理解突圍。
中篇小說
《南鄉子》孫志保
國共內戰時期,共產黨鋤奸隊的頭號鐵血殺手南鄉子,在針對長州市警備司令林鎮湘的刺殺行動中失手,從此杳無音訊。時隔三年,另一個城市,三淮城內外瘟疫開始蔓延,“濟人堂”藥鋪的掌柜金久碰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因一款祖傳的濟人清瘟解毒丸,他卷入了地下游擊隊和駐城國軍的角力中。出于信仰而作出的選擇,使他自己以及家人面臨絕境并暴露身份。小說寫得非常曲折離奇、跌宕起伏、懸念迭起,一個為信仰而獻身的無名英雄形象躍然紙上,可看性極強。
《雪人》 劉榮書
年輕警官楊渡從市局調往偏遠的西煙鎮就任派出所所長,隨著交往的增多和工作的深入,在西煙鎮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小江湖,黑幕的一角被緩緩揭開。在摧毀盤根錯節的黑惡勢力的過程中,雖波折無數,阻撓重重,但憑借楊渡等人抽絲剝繭的毅力和決不妥協的精神,終使正義獲得該有的尊嚴。
短篇小說
《鳥巢動遷》曾曉文
耗資浩大的音樂會舉辦方在搭建舞臺時發現有鳥雀在此孵蛋,于是一系列護鳥與趕鳥的拉鋸戰由此拉開。同時,在鳥巢動遷的明線之下,與孩子離合的暗線也在小說中行走。作品立意與主題頗有意味,既含象征又有隱喻,能給人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思考。
《十一點零八分的火車》 潘軍
男女邂逅產生一場艷遇,未必新鮮,但《十一點零八分》寫得別開生面。女人淡心的講述,男人悠閑的傾聽,吃一頓飯,聽一段曲子,形成平靜而認真的交流,既不令人乏味,也沒有俗套之感。結尾令人惆悵而怦然心動,那年春天的旅行最終成為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馬路轉角》衛鴉
“我”和石巖是貨東司機,在這座城市里就像兩只螞蟻,掛在食物鏈的最末端。經濟形勢下滑,老板工廠倒閉,拖欠了一大筆錢,“我”和石巖為了討薪,經過長時間預謀,決定蹲守街角趁老老板出來遛狗的機會,綁架他的寵物狗要挾他給錢……其結局卻出人意料。小說觸及底層人的生活,但給人一種溫暖純凈的感覺,小人物身上的真誠和善良在這里一露無余。
非常觀察
《課本里的文學》 舒晉瑜 主持
2018年9月份,全國開始統一使用部編本小學、初中語文新教材;今年9月,高中語文新教材也將出爐。部編本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曾表示,新教材投入使用,就像一部作品面世,有哪些成功與不足,是好是壞,交給讀者去評判,要看讀者接受反應情況如何。“語文課”對個人成長影響有多大,教材編寫的使命就有多大。老師、學生、專家和作家們對當下的語文教材印象如何?本期“非常觀察”欄目特邀著名記者舒晉瑜女士主持,由她邀請十多位相關人士和學生,一起來談談課本里的文學。
另類時光
《到鄉下去吹吹風》 李約熱
如今的中國,富裕和幸福已進入大多數家庭,但因為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同步,以及意外和災害的發生,還有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口需要政府扶持。在駐扎扶貧點的十幾個月里,一個坐慣書房和辦公室的作家,是如何適應他的村莊第一書記的新角色,又是如何帶著悲憫去記錄村莊里那一張張漸漸熟悉的臉龐和臉龐后面的故事?在這一期“另類時光”里,廣西著名作家李約熱以自己的親歷,對此做出了詳細解答。
海外物語
《經歷一次美國高考》 凌嵐
不同于中國的高考制度,美國的高考申報過程更為復雜繁瑣:考生必須到所報考學校實地考察,還必須填寫申請表和撰寫文書,寫得不好就會被殘酷拒絕,等等。本文敘述了作者陪同兒子在美國經歷高考的種種“險情”,雖困難重重,但終如愿以償。文中還介紹了作者對兒子以“放養”為主的教育方法,培養其獨立生活、學習、選擇的能力,值得中國學生借鑒和思考。
夕花朝拾
《我的口吃簡史》 王有勝
童年模仿同伴口吃,自己也成了口吃。在之后數十載的人生行程中,口吃帶來的影響幾乎是全方位的,痛苦和焦慮無時不在吞噬著作者成長的自信。作者從南方的故鄉說起,詳細介紹了從小生存的環境、成年后的困惑以及口吃這種疾病帶來的生理、心理上的壓力。在漫長的掙扎中,讀書和寫作改變了作者,他終于讓自己完成了華麗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