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有效開展文學評論 由“高原”邁向“高峰”
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中國青年作家報》創刊以來,以“點燃青年創作激情,提高青年文學素養,堅定青年文化自信”為宗旨,為提高青年作家的創作水平,幫助其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攀文學創作新高峰,進行了大量積極有益的探索。
網絡文學目前在全社會的影響不斷擴大,讀者人數達4.32億,注冊作者1400余萬,簽約作者近70萬。如此龐大的作者群和讀者群,管理好、引導好,使其有效地傳播正能量,必將為民族培根鑄魂發揮強大的積極作用。相反,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任其自由生長,也可能帶來極大的負面作用。《中國青年作家報》創刊不久,即敏銳地抓住這個重要的問題,連續推出網絡文學評論專版,對促進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青年作家報》刊發的這些網絡文學評論文章,從編輯思想方面看,能夠著眼大局,立意高遠。像《青年網絡文學創作的新高度》《向現實題材發力——網絡文學新轉變》《網絡文學現實題材轉向的當代意義》等,選題都很好,是對當前網絡文學創作現實狀況和面臨的主要問題的有力回應。明確現實題材創作對于網絡文學發展的重要意義,找到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突破口和新的創作方法,無論是對當前急于轉型的網絡文學作家和新加入的寫手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
同時,《中國青年作家報》刊發的評論文章也能兼容各種不同的觀點,表達當前大家對網絡文學存在的不同認識,包括一些片面認識。像《網絡時代的“禮拜六派”》就把當下的網絡文學和上世紀報紙出現后的“鴛鴦蝴蝶派”作類比,以此為網絡文學定位。這實際上是當前很多人對網絡文學的直觀認識。這種觀點雖然沒能認識到媒介變化對文體形式的影響,但就類型小說創作而言,確有其道理。
《中國青年作家報》組織的網絡文學評論文章還有一個有意義的創舉——開辟了“網絡文學百字談”專欄。這個專欄與山東大學文學生活館合作,摘錄了山東大學(包括省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的“微觀點”,反映當代大學生對網絡文學的看法。由于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在創作、傳播和閱讀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傳統的文學批評面對網絡文學存在著很多不適應的地方。“網絡文學百字談”的形式適應網絡文學碎片化閱讀的特點,以“碎片化”的方式展開評論,能以短、平、快的方式及時對網絡文學作品發聲,可以說是尋找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論的有益嘗試。
山東大學對網絡文學研究一直高度重視,曾開展過一系列研究項目。去年,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與山東大學文學院合作,成立了中國網絡文學研究山東大學基地,以期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有效批評方式的形成。此次山東大學文學生活館又與《中國青年作家報》合作,開展新穎的網絡文學評論,對網絡文學的發展和網絡文學評論的開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可喜可賀。
網絡文學要守正道,創新局,出精品,離不開有效的文學批評。這種批評的開展,需要管理部門的引導,需要高校等研究評論力量的積極介入,當然也需要媒體的大力推動。《中國青年作家報》在此方面開始了良好的嘗試,有個良好的開端,相信會對推動中國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促進中國文學由“高原”邁向“高峰”,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