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70年:時代新作與歷史經典共呈
鄉村的齊白石 袁 武 作
雪中的角樓 郭寶君 作
冬奧鑄輝煌 方政和 魏葵 作
白塔冬情 白羽平 作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回顧過往,篳路藍縷,風雨兼程,華夏大地以令世界驚嘆的速度再煥活力。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在變革的時代浪潮中筑夢前行,與祖國榮華與共。近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主辦,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共同承辦的“京彩70年繪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以“京彩70年”為主題,精心甄選新中國成立70年來70余位畫家創作的70件(套)精彩畫作,圍繞“時代新風”、“時代意韻”、“時代人民”、“時代經典”四大篇章展開,時代新作與歷史經典共呈,為祖國母親獻禮。
時代新作 群芳爭艷
北京,是一座舉世矚目的文化名城。皇家宮殿,古典園林,名寺古剎,長城萬里,無一不展露出獨特的人文色彩與古都魅力;北京,更是一座活力四射的現代化大都市,包容開放,海納百川,其豐厚的歷史底蘊與卓越的現代發展成就相互輝映,形成了一種古今交匯、文化融通的多元化景觀。北京之美,吸引了無數畫家的丹青詠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新時代需要新的藝術創造。值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此次展覽的“時代新風”篇章重點呈現北京畫院畫家傾力打造的一系列最新創作。其中,既有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新機場等為描繪對象的精品新作,又有對即將舉辦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暢想之作,還有畫家們對北京四季新景的美妙呈現。此外,由北京畫院所有在職畫家聯合創作的、以40余件小尺幅繪畫所構成的大型群組作品,匠心獨運,筆墨精到,美輪美奐,反映了當代畫家對新時代北京自然風光、人文底蘊、都市生活等方面的深切感受。為了使廣大觀眾更好地了解新時代語境中的北京,該板塊還特別設置了多媒體影像裝置,增加觀眾的互動性與體驗感,使展品信息更為全面,展示空間更具趣味。
借古開今 篤力前行
北京地區的文化藝術一直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與璀璨的文化特色,占據著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重要位置。北京畫院自建院起,就將“北京地區的美術創作與收藏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任務。幾代北京畫院畫家,敦品勵學,借古開今,留下翰墨無數。
20世紀50年代,北京畫院組織大批畫家深入北京各地進行寫生創作,扎根勞動一線。“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為人民寫真,為時代造像。如“時代經典”篇章中展出的《十三陵水庫》《東風吹遍百花開》《力爭農業大豐收》等北京畫院畫家集體創作的巨幅作品,在繼承中國畫傳統的基礎上,博采眾長,推陳出新,為時代中的北京留下了可貴的經典創作。值得一提的是,該板塊還展出了長達46米的巨幅國畫長卷《首都之春》,此幅作品卷首由郭沫若題字,是北京畫院6位畫家于1959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獻禮的藝術巨作。此次展覽是此作進入新世紀以來,首次以全新面貌向觀眾展出,十分難得。
新世紀以來,中國加入世貿與北京申奧成功,使得北京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民眾歡欣鼓舞,藝術創作熱情持續高漲。北京畫院緊扣時代脈搏,掀起又一股創作浪潮:其與北京美術家協會組織策劃的兩大重點美術工程——“北京風韻”與“北京意象”,前者歷時6年,后者10年為期,以丹青繪千年古都新貌,為北京繪畫史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兩大美術工程的歷年精選之作,在“時代意韻”與“時代人民”篇章中呈現,觀眾可前往一睹風采。
幾千年的蘊涵與積淀,70年的探索與變革,這座傳統與現代兼蓄的古老城市將迎來更為遼闊的前景與未來。處于新時代的北京畫家們從當代創造中探尋創作主題,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以拼搏之力譜寫家與國的意義。那些畫家們揮毫創作的經典之作,不僅展示了北京70年的輝煌成就,更是見證了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一個又一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