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沃土中耕耘(逐夢70年) ——新中國女藝術家的創作成果評點
    來源:人民日報 | 徐虹  2019年06月09日09:23

    慈母手中線(中國畫) 王迎春

    正午(油畫) 周思聰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始終把促進婦女事業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女性的社會地位獲得廣泛認可,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女性不斷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撐起“半邊天”。在美術創作領域也不例外——女性形象越來越多出現在各類題材美術創作之中;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女性拿起畫筆,描繪她們的生活和情感,以及她們的思考和體驗,女畫家成為新中國美術創作的一支生力軍?;仡櫺轮袊悦佬g創作70年發展歷程及其經驗,可以切身感受中國婦女解放和進步的堅實足跡,以及浸潤其中的女性智慧。

    展現時代風貌

    1960年,何香凝出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任主席。美術院校培養的女畫家們,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潛心創作出一批帶有鮮明時代烙印的作品,如姜燕中國畫《考考媽媽》、王霞油畫《海島姑娘》、溫葆油畫《四個姑娘》、趙友萍油畫《代表會上的婦女委員》、王玉玨中國畫《山村醫生》等。

    這一時期,美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洋溢著作為“革命的助手”之健康明朗,她們有“男同志能干的事,女同志也能干”的豪情,體現著特定時代的審美風向。同時,具體形象塑造亦不乏個性變化,有秀氣溫厚的女性,有朝氣蓬勃的姑娘,也有像男同志一樣的女生產隊長和女民兵。

    姜燕的《考考媽媽》以巧妙構思記錄下女性參與掃除文盲活動的場景,女性接受下一代教育的畫面也預示了新一代婦女與其后代的新關系,具有時代象征意義,表達了上世紀50年代初期女性社會地位、心理觀念的轉變。

    王霞的《海島姑娘》則塑造了一位有著健碩身軀的女性形象,她身著工裝褲,腳穿膠鞋,肩扛粗大杠棒,散著短發,紅撲撲的結實方臉,與中國傳統女性形象反差極大,反映出60年代中期,“突擊隊鐵姑娘”和“鐵嫂”形象逐漸流行的趨勢。

    七八十年代至今,女性題材一方面成就了當代人文語境下的唯美表達,一方面成為著眼社會發展和時代精神進行藝術創新的突破點,特別是在工筆人物畫領域推動了藝術觀念、題材風格、材料技法等方面的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美術創作中的女性形象呈現出與時代發展相應的多元面貌,女畫家隊伍越來越龐大,在國內外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拿起畫筆的那個“她”,都開始將目光轉向更為寬廣的社會生活。女藝術家們繼續在沃土中耕耘——老一輩藝術家不斷有新作問世,中青年一代繼續在觀念層面開拓,在更廣闊的時代背景中尋找主題,重新對傳統進行檢驗和汲取,僅中國畫和油畫方面就取得了不少突破。其中,學院里的女畫家們,一方面在古今之間進行“跨越”的銜接,如鷗洋和王迎春;一方面將世界藝術潮流與本土生活結合,創作了一批頗具現實意義的作品,如閆平新作就反映出藝術家在日常生活中的瞬間感受。另外,女藝術家在民間藝術和工藝美術方面,打破原有界限,使純藝術和手工藝制品相融互鑒。

    表達獨特意涵

    從女性視角去發現和思考問題,是新中國女性美術創作的特質。

    女藝術家對歷史的思考,對現實生活中女性問題的關注,對與女性有關的傳統文化資源的轉換和利用,對女性自身感受、心理活動等直率而細膩的表現,都成為中國當代女性美術的重要特征,也成為中國當代女性擁有更為廣闊發展空間的重要表征。

    老一輩女藝術家中,周思聰、王迎春等人的成就尤為引人矚目。她們具有女性藝術家少有的大視野和大氣魄,其作品一直關注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如戰爭、建設、家園、土地等等。她們在處理這些題材時駕輕就熟,從選題到立意,從畫面結構到具體人物塑造,從場景控制到細節表現,頗具開創性,將高超的現實觀察力與藝術表現天賦完美融合。

    例如,周思聰中國畫“彝女系列”,以在大涼山彝族地區的寫生,尋找與之相應的生動、空靈的藝術語言,表現了彝族女性勞作中別具一格的美,以及女性柔弱身軀里堅韌的精神力量。王迎春創作了一系列女性題材和少數民族肖像作品。例如《慈母手中線》,表現了戰爭年代婦女們為前方戰士和親人縫制衣服和鞋子的場景。兩位女藝術家以令人感動的樸實語言,表現了女性內心對人類、社會、文化等問題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具有明顯的女性視角和女性意識。

    新一代女藝術家中,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對特殊意象語言的探索更加突出。閆平油畫《母與子》系列作品中,在一堆散亂的顏料罐、靜物、書籍和生活用品之間,母親和孩子在嬉戲,藝術而真實地描繪出事業女性忙碌的身影和對生命的思考。喻紅的作品則通過回顧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表達人生的真實,尤其是女性成長的真實。雷雙、王季華、蔡錦等則不同程度地利用了花的象征涵義,這種特殊的視角展現出作者賦予作品的特殊意味。如雷雙的花具有情感表現的象征性;王季華通過花的“震撼”之美,表達對“真實”的認知;蔡錦的《美人蕉》系列似乎在講述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正是這些作品所體現的女性視角,使它們具有了新的精神意蘊。

    迸發創造活力

    女性藝術家不僅在創作題材上展現出豐富的多樣性,更在形式創新中迸發出無限創造活力。

    鷗洋、龐濤、何韻蘭是老一輩女性藝術家中新形式的開拓者。鷗洋不顧同行勸說,開始“意象油畫”的探索。她筆下的女性和花卉柔美清澈,層次豐富,重視肌理效果,筆觸的自由揮灑,形與色的層疊照應,就像河流中水波互相撞擊、交匯一般,呈現出不同于西方油畫的東方美。龐濤和何韻蘭的探索,重在從傳統文化或自然意象中提取母題,以平面化和抽象化的方式,表現歷史的啟示和生命的色彩。這些優秀女藝術家的作品境界更加超脫。

    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迅速建立起女性主義相關學科,而美術界年輕的女藝術家們也投入其中。這一年,與女性主題相關的藝術展覽有30多個。

    此后,年輕一代的女藝術家開始將國際視野和個人視角相結合,積極探索利用各種媒介表達自己對現實和人生的思考。尤其是近些年,隨著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她們的創造活力,在國內外引起越來越多關注。一些女藝術家,以“我”為敘事的載體,表達人類尤其是女性自身各種復雜精微的文化體悟和生命感受。如采集、紡織、制陶等手工藝活動,綿延、豐富了人類生命。施慧用棉線和紙卷做材料,表達出女性世界與自然密切相關的、充滿手工勞作歷史的記憶。還有一些女藝術家將許多過去“不入畫品”的手法和材料搬入創作中,比如針線、布衣、生活日用品等等,通過重復的手法,使觀者感受到材料背后的文化觀念;一些女藝術家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恰當轉換,為繪畫拓展了新的空間和可能性,如彭薇通過表現傳統女性服飾,賦予經典圖像符號以新內涵。

    新中國女性美術創作走過70年,既植根傳統文化和時代土壤,又表達出獨特的女性意識、女性身份和女性視角。女性美術創作不斷豐富著新中國美術內容,為其注入活力。未來,隨著對女性創作的研究不斷深入,相信將涌現出更多優秀女性美術創作。

    (作者為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www.午夜精品|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