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18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
    來源:文藝報 |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  2019年05月31日07:48

    前言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網絡文學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面總結網絡文學20年發展的經驗教訓,隨著引導措施的不斷完善,網絡文學創作進入守正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網絡作家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顯著增強,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自覺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加強現實題材創作、提高作品質量、傳播正能量成為普遍追求。網絡文學數量更多、傳播更廣、影響更大,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愿望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2018年,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高速增長;隊伍更加壯大;研究評論更受重視;引導力度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穩中有變;“網文出海”取得重要進展。

    一、創作

    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創作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現實題材創作受到網站、作者普遍重視,數量大幅增長,水平顯著提高;幻想類小說保持活力,開辟出更加垂直細分類型;歷史及其他各個類型創作不斷涌現出新人新作。但網絡類型小說消費性、娛樂性強,“三俗”問題稍不注意即會沉渣泛起;自媒體興盛,為“三俗”作品傳播提供了新渠道,需要認真加以管理,凈化網絡文學生態。反對“三俗”、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提高作品質量是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長期任務。

    1、現實類

    2018年,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受到網站、作者的普遍重視,現實題材作品大幅度增長,總體基調更加積極健康,社會影響力持續增強,但整體水平仍有待提高。

    引導扶持力度加大,現實題材創作增長強勁。在政策引導下,各網站高度重視現實題材創作,多家網站進行了現實題材作品征文等活動,鼓勵現實題材創作。閱文集團網站開始增設“現實”類型,并通過IP運營,打造現實題材創作的典型。中文在線重啟“四月天”網站發表新女性言情作品。晉江開啟“關愛冷題材”功能,推廣現實題材創作。

    良好的市場表現進一步刺激了現實題材創作。玄幻、穿越的套路化使讀者漸生厭倦,開始對現實題材作品表現出興趣。《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現實題材影視作品表現出色,特別是根據《大江東去》改編的電視劇《大江大河》受到各方一致好評,極大鼓舞了現實題材網絡小說的創作。

    現實題材創作領域不斷拓寬,作品數量顯著增長。2018年熱度較高的幾部現實題材小說,在資料的扎實度以及專業度上,較之以往的現實題材網絡小說,均有很大程度提升。《明月度關山》《大山里的青春》對青年山區支教,《點心之路》對中華廚藝,《翅膀之末》《徐徐戀長空》對航空業,《老媽有喜》對現代家庭生活,《撩表心意》對現代都市生活,《冰上無雙》對體育競技,《白紙陽光》對社區工作等,都有很好的表現。

    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是現實題材小說的表現重點。書寫改革開放進程的作品或從大處著眼展開宏大敘事,或從小處著筆,描寫小人物的不懈奮斗,像《網絡英雄傳》《浩蕩》《大國重工》《商藏》《中國鐵路人》《揚帆1980》《春雷1979》等都是表現較好的作品。

    精品化成為網站和作家的自覺追求。網站和作家都表現出了自覺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抵制“三俗”的意識明顯提高。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思想內涵不斷深化,藝術水準明顯提升。如《摯野》就表現了在喧囂的生活中積極的人生追求。《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從作品構思、人物塑造到作品語言,都相當講究。

    不少知名網絡作家紛紛轉向現實題材創作。一直以玄幻小說寫作見長的唐家三少,創作了《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擁抱謊言擁抱你》等現實題材作品,反響良好。酒徒、管平潮、月關、夢入神機、吱吱、靜夜寄思等也都開始創作現實題材作品。

    類型融合進一步深化,垂直細分類型不斷出現,跨界成為不少作家的自覺追求,一些小分類開始崛起,技術流受到廣泛關注。如以科普為特點的“學霸”題材、職業題材大量出現,《我只想當一個安靜的學霸》《大醫凌然》讀者反響熱烈;《我有一座恐怖屋》內容新穎,以“開腦洞”取勝。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融合的趨勢開始顯現。網絡小說在以幻想、歷史類創作為主時,表現出有意與現實疏離的特點。隨著現實題材創作的增多,網絡小說創作開始逐漸遵循現實邏輯,作品篇幅大幅減小,實體書出版增多,表現出與傳統文學融合的趨勢。

    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中表現不良的“亞文化”內容的作品仍然存在。經過積極引導,網絡文學的主流化趨勢更加明顯,講述中國故事,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作家的普遍追求,但一些網站存在打擦邊球的現象,一些表現官場“亞文化”等不良傾向的作品改頭換面在網站出現。

    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水平仍有待提高。尋找符合網絡文學規律的現實題材創作方法、手段,仍是當前網絡文學的重要任務。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仍過度依賴“穿越” “金手指”“賦能”等手段,寫實功力不足與想象力僵化的問題普遍存在。如何在既遵循現實邏輯又不背離網絡文學特點的基礎上表現現實,仍是網絡文學創作的重要課題。

    2、幻想類

    2018年,幻想類作品依然在網絡文學格局中占據重要位置,數量巨大、類別繁雜但質量參差。“靈氣復蘇流”崛起,“硬核”風流行,成為年度重要現象。

    幻想類小說依然受到眾多讀者追捧。閱文、縱橫等重要網站的排行榜上,幻想類作品仍然居多。2018年,不少成名網絡作家開啟新著,如耳根的《三寸人間》、血紅的《開天錄》、夢入神機的《點道為止》、煙雨江南的《天阿降臨》、冰臨神下的《謀斷九州》、貓膩的《大道朝天》、風凌天下的《我是至尊》等都有很好的表現。

    幻想類作品的價值觀、世界觀出現積極變化,“硬核風”開始流行。叢林法則、強者為王的錯誤觀念得到一定程度糾正,如《參天》重點表現了主人公捍衛公平正義甘愿犧牲自我的精神,基調光明積極。在世界觀和作品架構上,幻想類作品開始重視邏輯性和專業性,“小白文”“爽文”漸趨式微,“硬核”成為網絡作家的自覺追求,《詭秘之主》《劍來》都有良好的表現。

    科幻作品熱度大幅提升。《流浪地球》的熱映大大提升了科幻作品的關注度,“硬核”科幻尤受追捧。網絡文學中科幻與其他類型融合,產生出新的作品形式,如《零點》融合了科幻、歷史、軍事、神話等元素,《雙腦醫龍》則將中國醫術和現代科幻元素相結合,《修真四萬年》將科幻與玄幻、修真相結合,其獨特的想象力、細膩的表現力激發了讀者對中國科幻作品的新期待。

    “靈氣復蘇流”成為新的熱點。新一代寫手和讀者尤其是“90后”乃至“00后”,對既有的諸多模式進行了顛覆,過去以宏大敘事見長的玄幻類作品不再受更年輕讀者的追捧,幽默搞笑風格取代了“苦大仇深”模式。《大王饒命》《難道我是神》《全球覺醒》《牧神記》等,都是此類文筆輕松、風格幽默的作品。

    類型細分進一步發展。在傳統幻想類型基礎上,西幻、異界、都市異能開始受到關注,具體又分無限流、洪荒流、機甲流、種田流、凡人流、國術流等。《戰略級天使》《從姑獲鳥開始》等是都市異能類的代表,《點道為止》是夢入神機重新回到國術的長篇新作。

    幻想類作品開始打破媒介壁壘創造出新的形式。視頻直播、聊天軟件被引入網絡文學創作,出現諸如《荒野直播之獨創天涯》《大唐西域直播記》等直播類作品。《修真聊天群》則借助網絡社交平臺進入超凡世界。《超級兼職大師》則以神奇的兼職軟件開啟神秘之旅。

    武俠小說在延續新派武俠精神的同時轉向生活化的表達。武俠小說結合武俠、歷史和言情,將傳統公案與現代推理糅為一體,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出現了一批佳作。如《在七扇門當差的日子》在故事架構和情節設計及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值得稱道。

    模式化問題依然存在,作品思想藝術水平仍有待提高。幻想類作品一直受到大量年輕讀者的喜愛,“小白文”泛濫是其一直受人詬病的問題。對爽、奇的追求使作品常常沿著脫離基本邏輯的隨意想象滑行,嚴重影響了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性。2018年,這些問題雖引起注意,但尚未明顯改觀。

    3、歷史及其他類

    2018年,歷史類作品仍然熱度不減,穿越、架空和歷史傳奇等仍占主流,但正面描寫歷史的作品增長顯著。網絡歷史小說創作還不同程度存在著一些歷史虛無主義傾向,不容忽視。其他如軍事、懸疑等類型也獲得豐收,多類型并存營造了網絡文學繁榮興盛的生態格局。

    以現實主義態度正面描寫歷史的作品數量增長,質量提升。創作態度的轉變帶來了作品質量的提升,《大清首富》《燕云臺》《大漢光武》《楚河漢界》《沉魚策》《中華女子銀行》等在人物塑造和作品思想性上都值得稱道。“大運河”題材的創作在2018年尤為引人矚目,《漕運天下》《運河天地之策馬春風堤上行》《運河武工隊》《運河碼頭》《北洋秘聞》等以不同視角表現了不同時期的運河。

    穿越和架空類歷史小說依然讀者眾多,作品更注重以傳統文化統馭故事、統合情節,更切近普通人的歷史想象。《楚臣》《大帝姬》《長寧帝軍》等表現良好。

    抗戰和特戰小說仍然保持較高的人氣。抗戰、特戰小說從歷史和現實兩個層面建構起戰爭想象,成為軍文最主要的種類。《無縫地帶》《山河血》《戰長城》《血火流觴》等都很受歡迎。

    融合歷史、知識、世相和情感等復合內容的作品成為懸疑推理類小說的主流。《外科醫生探案錄》《犯罪畫師》《死亡游戲》等都是很有特點的作品。

    “二次元”小說受到年輕讀者的歡迎,“玩梗”取代故事情節成為作品的重要賣點。年輕一代讀者受動漫影響,熱衷“二次元文化”,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成為網絡文學的重要讀者,帶動“二次元小說”持續走強。年輕一代自小在網絡環境下成長,喜歡“玩梗”,使網絡小說出現了靠各種“梗”來吸引讀者的新類型。《書靈記》以中華各種典籍的書靈展開故事,既生動有趣,又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是“二次元小說”中較有特色的作品。

    歷史虛無主義傾向仍然需要高度警惕。網絡歷史小說雖然客觀描寫歷史的作品越來越多,但一些網絡作家對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存在偏差,作品有歷史虛無主義傾向。引導網絡作家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人民觀,并能夠在保持類型特點的同時對此有正確表達,是網絡歷史小說創作需要高度重視和重點探索的問題。

    二、評論研究

    2018年,網絡文學評論研究受到高度重視,建立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理論評價體系成為熱點話題,現實題材創作問題受到廣泛關注。隨著從業人員的持續增多,評論研究也更加深入,對網絡文學發展狀況、趨勢、問題等把握更加全面準確,對作家作品也能更多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展開。網絡文學評論在批判不良創作傾向、引導正確創作導向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對網絡文學總體狀況及發展規律的研究更加深入。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中南大學研究基地出版《中國網絡文學年鑒(2017)》,全面梳理了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狀況。不少學者撰寫綜述性文章,或對網絡文學在概念形態、學理定位、創作主體、文學傳承、批評理論建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如《從自然生長到有序引導——新文學群體現狀分析》《再論“網絡文學就是網絡文學”》《虛擬體驗與文學想象——中國網絡文學新論》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網絡文學研究不斷向縱深開掘,對網絡文學的表現形態、敘事邏輯進行深入闡發。《論網絡文學的兩副面孔及內在會通》《“選擇服從”與“選擇相信”—“二次元存在主義”的內涵與實踐》《網絡文學再思考》《游戲邏輯——網絡文學的認同規則與抵抗策略》《網絡文學批評的困境與突圍》等,從不同方面探討了網絡文學的內在邏輯與特質。

    現實題材創作受到重點關注。由于政策的積極引導,2018年現實題材創作非常活躍。網絡文學評論研究也及時跟進,在關注現實題材作品的同時,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意義進行了闡釋。如張大海的《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突圍》,認為網絡文學要改變快速消費品的形象,必須面向現實生活,選取現實題材,進行現實主義突圍,這樣才能創作出符合新時代文藝精神的作品。

    “網絡文學20年”成為年度研究熱點。中國網絡文學從1998年發端,到2018年正好走過20年。網絡文學研究以此為契機,從各個角度梳理網絡文學的歷史,展望網絡文學的未來。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與上海作協等單位合作,進行“中國網絡文學20年”研討活動,并推選了20部優秀作品,促進了相關研究。《改革開放宏闊背景下的網絡文學20年》《網絡文學的渠道與內容關系解析》《網絡文學20年:媒介革命與代際更迭》《網絡文學20年發展及其社會文化價值》《態度與方法:略說介入網絡文學20年的學術資源》《中國少數民族網絡文學20年巡禮》等都是這方面的成果。

    網絡文學評論研究更受重視,研討活動連續舉辦,陣地建設得到加強,網絡文學評價體系構建受到重視。網絡文學評論受到各級組織的高度重視,出臺了多種扶持措施。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周組織了系列論壇,各地也結合實際舉辦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網絡文學理論評論、創作研討活動。中國作協實施網絡文學理論評論支持計劃,引領網絡文學研究評論,加快構建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體系。中國作協網絡中心在發揮原有研究基地作用的同時,與山東大學合作成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山東大學基地,匯聚網絡文學研究新生學術力量,加強網絡文學評論研究陣地建設。高校的網絡文學研究學科建設得到加強,推出不少研究成果,培養了一批研究人才。《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開辦網絡文學評論專欄,《網絡文學評論》舉辦征文活動,積極推進網絡文學理論評論。

    網絡文學評論前置到網絡,交互式評論增長迅速。網絡文學的傳播特點是其具有交互特征,這為即時評論提供了可能。貼吧、論壇等使跟帖成為重要的評論形式,而起點中文網推出的“本章說”進一步增強了評論的互動性。《大王饒命》成為網絡文學史上首部評論量超150萬的作品,單章評論量近1.5萬條。

    建立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價體系依然任重道遠。盡管網絡文學評論研究在不斷深入,但目前的研究評論基本仍沿襲傳統文學基于文本細讀的研究路子。面對體量龐大的“流文本”,這種方法存在很多問題。建立新的理論體系,尋找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論、評價方法,仍然需要進行積極探索。

    三、隊伍及引導

    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創作群體繼續擴大,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組織化程度大幅提高,團結、服務、扶持、引導措施更加完善。

    網絡作家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普遍增強,社會活動參與度大幅提高,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各地、各部門舉辦多種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網絡作家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顯著提高,肩負時代使命、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增強,參與各類活動更加積極,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年輕人持續進入網絡文學領域,創作隊伍不斷壯大。被稱為“Z世代”的“95后”全面進入網絡文學領域,給網絡文學創作帶來了很多新變化。2018年,注冊作者總數達1400多萬,其中不少年輕作者迅速嶄露頭角。

    引導機制逐步完善,有力保證了網絡文學的正確導向。中國作協和各級政府、有關組織不斷加大對網絡文學的引導力度,使網絡作家積極轉向現實題材創作,自覺傳播正能量。對官場“亞文化”、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傾向,中國作協及時通過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形成工作機制,保證網絡文學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方向健康發展。各地也結合自己的實際形成了各自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浙江實施“網絡文學引導工程”,網絡作家引導服務機制更趨成熟。

    網絡文學組織進一步健全,工作覆蓋進一步擴大,“全國網絡文學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18年,中國作家協會適應網絡時代文學發展的新形勢而成立的網絡文學中心正式開展工作,發揮團結、服務、協調、引導的職能,統籌協調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并加強對省級網絡文學組織的聯絡指導,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全國網絡文學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目前,中國作協共有網絡作家會員214人。2018年,全國又有福建、內蒙等省市區成立省級網絡文學組織,一些網絡文學發達地區還成立了市級、縣級網絡文學組織。目前全國各省市區除新疆、西藏外,都有了網絡文學組織。

    學習培訓分級分類開展,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普遍培訓和重點培訓相結合的培訓體系逐步建立,中國作協全年培訓各類網絡作家學員354人次。江蘇、上海、四川、福建、河北等省作協及阿里、咪咕等網站也組織進行培訓,使不同層次的網絡作家及時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訓。中國作協組織超過300位網絡作家實地感受國家發展的巨大變化,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網絡作家職稱評定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多種服務措施的實施,使網絡作家的歸屬感和獲得感明顯增強。

    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工作成效顯著。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認真做好重點作品扶持工作,2018年共扶持38部作品,其中現實題材和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占大多數,有效地發揮了導向作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組織實施中國當代網絡文學創作工程規劃,作為加強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努力鑄就新時代文學高峰的重大舉措。各地也都采取各種措施扶持引導網絡文學的發展。

    組織評選推介,引導網絡文學多出精品,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中國作協與國家新聞出版署合作,開展網絡文學優秀原創作品推介活動,共推出24部作品。“中國好書榜”首次將網絡文學作品納入年榜評審。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繼續推出年度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對創作發揮積極引導作用。浙江的“雙年獎”、上海的“天馬獎”、江蘇的“金鍵盤獎”紛紛評選或啟動,各地網站組織有獎征文等活動,使網絡作家的精品意識不斷加強,思想精深、藝術精湛開始成為網絡作家的自覺追求。

    品牌性網絡文學活動紛紛舉辦。網絡文學工作受到全國各地的關注,各省市區舉辦網絡文學活動的熱情高漲。2018年5月16日至21日,以“新時代·新起點·新使命”為主題的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周在杭州成功舉辦。“中國網絡文學+”、上海網絡文學周、江蘇揚子江網絡文學周、重慶網絡文學大會等也都辦出了各自的特色,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

    四、產業及海外傳播

    2018年,網絡文學產業穩步發展,玄幻類大IP表現欠佳,現實題材勢頭強勁,IP聯動成為主流。“網文出海”取得重大進展。

    主流、創新成為文學網站的自覺追求。各方面對網絡文學的引導扶持,對推動網絡文學主流化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主流文化立場和內容創新成為發展的關鍵。行業逐漸擺脫了之前畫大餅的方式,開始做深做精。

    IP聯動成為行業發展共識。2018年,總體來說IP降溫、爆款難求,粉絲眾多的玄幻小說,改編為影視劇少有成功案例。各網站紛紛啟動IP一體化開發,建立IP垂直生態體系。現實題材成為IP改編的主流,各大網絡文學企業都增加了自身現實類題材的儲備。二次元類型則延續了2018年的良好勢頭,周邊產業開發成為熱點。女頻網文IP改編劇表現較好,催生了《延禧攻略》反向定制網絡小說。為分化市場風險,IP價值重塑、IP聯動成為行業共識。

    免費閱讀模式回歸。在政策引領下,網絡文學平臺開始打造各種閱讀品牌。阿里文學推出“天貓讀書”和“妙讀”,打造電子書渠道和快速閱讀平臺,同時也為傳統圖書的網絡閱讀開辟新渠道。閱文集團推出“元氣閱讀”的二次元品牌和“紅袖讀書”,主打青年女性品質閱讀。同時,各網站紛紛打造免費閱讀模式,掌閱、今日頭條、點眾、連尚讀書、追書神器、米讀、趣頭條等,分別處于開發或運營免費閱讀產品的不同階段。

    自媒體開始成為網絡文學傳播的新平臺。微信公眾號、APP等自媒體創作更加活躍,并開始形成新的贏利模式,依賴網絡傳播的短文大量出現,泛文學類作品急劇增加。自媒體的普及使泛文學化現象更加突出,并對類型小說閱讀形成沖擊。

    網絡游戲開發加快步伐,音頻IP發展勢頭良好。2018年由網絡文IP改編的游戲受到市場的積極反饋,優質內容的稀缺性使得平臺深入產業鏈與上游的原創文學,平行端的影視、動漫等形成了更深入的合作。越來越多根據網絡文學IP改編的影視作品先以有聲書、廣播劇的形態登陸音頻平臺。

    網絡文學內容體量持續增長,閱讀群體年輕化趨勢越發顯著,閱讀平臺收入同比下滑。2018年網絡文學作者達1500萬左右,讀者達4.32億。19-24歲群體占比45.1%,與此相對應,“90后”作者占據主流。網站月平均付費用戶和月付費比率下降。

    網站編輯管理人才缺失問題嚴峻。網絡文學產業規模龐大,但人才嚴重缺失,特別是網站編輯。人才缺失加劇了企業競爭,造成了企業之間的緊張關系。相互挖人使從業經驗不足的編輯快速升職,卻缺乏實操訓練,小馬拉大車,直接拉低了行業整體素質。

    新的盜版問題出現。由于自媒體平臺快速崛起,除原有的盜版網站和相關應用外,出現了自媒體平臺洗稿現象。海外盜版侵權問題也更加嚴重,加大了維權難度。

    “網文出海”取得重大進展。起點國際訪問用戶超2000萬,掌閱覆蓋40個國家。起點國際目前已上線英文翻譯作品150余部,上線原創英文作品累計達10000余部,其中最受歡迎的作品多數帶有中國元素。閱文向日韓泰越及美英法土等授權數字出版和實體圖書出版,涉及7種語種,20余家合作方,授權作品達300余部。掌閱海外版已上線英語、韓語、俄語、印尼語、法語、泰語、阿拉伯語、烏爾都語等14個語種版本,覆蓋4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100多部原創網絡文學作品授權到海外,翻譯成韓日泰英多種文字。中文在線的海外平臺目前注冊用戶達500萬,是中國最大、全球前三的海外視覺小說平臺,開創了業態新模式。中國網絡小說的英文網站WuxiaWorld已擁有28個職業譯者/翻譯團隊,開始推行“提前看”預讀付費機制,活躍用戶達400萬,讀者遍布100多個國家。

    海外輸出向正版化轉變,輸出內容題材進一步拓展,網絡文學IP生態鏈條向海外延伸。國內網絡文學付費模式輸出海外,目前主要分為廣告、打賞與眾籌等商業模式。題材方面“男頻玄幻、女頻都市”的輸出格局被打破,現實題材等不同類型的網絡文學受到海外網友的喜愛。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除翻譯平臺、數字出版和實體書外,開始啟動以內容為基礎的泛娛樂IP開發模式。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精品99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完整版|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3at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