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繁華》:外鄉人的上海奮斗史
作品簡介:
霓虹燈下的大上海,是一座承載著無數外鄉人夢想的大都市。他們背井離鄉,用自己的汗水和勞動,建設起上海的繁華。本書的男主王一元,正是本世紀初外來打工者中平凡的一員,作者以此著筆,以其身邊事為發展,描繪出那個時代上海宏觀發展的壯闊畫面。潮起潮落,人人都在時代的洪流中起伏。
作者簡介:
大地風車,起點中文網簽約作家,2018年開始在起點中文網連載現實題材小說《上海繁華》。
文本評析
一、行業寫實,取材典型
《上海繁華》是作者大地風車于2018年開始在起點中文網連載的現實題材小說,講述了一個出生于湖南農村,沒學歷沒背景的“滬漂”青年,從最底層印刷廠業務員做起,白手起家成功在上海立足的故事。
現實題材的勵志網絡文學作品數目不少,有開金手指暢享人生的,有掌握核心技術稱霸行業的,還有得到高人相助一進社會便如魚得水的。這些作品大多讀起來讓人覺得“爽則爽矣”可信度上卻差了不少。像本書男主王一元這樣,成功靠八分努力兩分運氣,實現命運逆襲的小說,實在罕見。
窮苦人家出身的王一元,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兩年之后,悲傷過度的父親也撒手人寰,只留下王一元自己孤苦伶仃。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能為力,帶給了王一元深深的痛苦和打擊。面對最親的人的離去,那種喪心入骨的痛,重的像周圍包裹的空氣,令王一元簡直無法呼吸,黯然魂銷。在痛失雙親的同時,王一元還欠下想當的債務,無奈之下只好另想他法去賺錢還債。
來到上海之后,王一元憑借著一股韌勁,入職業務員后,先申請延長去生產車間實習的時間,熟悉生產中的生產流程,了解公司運營模式,奠定了自己的專業基礎。并在實習最后幾天的空余時間里,結合自己在工廠的見聞,和以前工廠的6S模式生產管理上的經驗,就新公司的生產管理的制度建設,生產組織和協調安排的合理性進行以及生產流程的銜接,車間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等幾個方面,提出了一個五千字的書面建議。這一建議直接得到了主管生產的經理和公司老板的重視,讓王一元得到了自己在新公司的第一筆獎金,也得到了老板的器重,使得后面的合作分廠房順理成章起來,讓王一元這個“小人物”有了在上海立足的第一桶金。
作為一部行業著墨較多的現實題材文章,作者給我們展現出印刷生產行業的工作日常。王一元的成功過程中,突如其來的貴人相助和天降鴻運,有的只是細致描寫的日常工作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不論有沒有接觸過類似行業的讀者,都能從中了解到,工廠生產業車間的精細化管理、6S管理,和工廠現場的管理、效率,以及作業流程和節點的規劃布置上面的學問。如同推薦語所說的那樣,本書更多從現實出發。
二、個人命運和時代大潮的交匯
主人公王一元的奮斗過程中,時時處處都有著大歷史的背景。
他面臨的第一個挑戰也是機遇,就來自于上海虹橋機場的建造工程。那時的他剛剛成為臺滬公司的業務骨干,本以為能在業務上大展宏圖,卻聽說了一個讓人為難的消息。為了服務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海市政府決定建設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包括擴建新的虹橋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和新建一座連接北京上海的虹橋高鐵火車站。小道消息說,火車站的選址,正是臺滬公司所在地的這一大片區域。工廠的搬遷看來是不可避免的,王一元這樣的打工仔,可能馬上又會面臨跟著廠子搬遷和重新找工作兩難的局面。
這時,肖總遞出一個帶著刺的橄欖枝:把公司淘汰下來的設備留給王一元,由他拿著這些設備和一些業務去自主創業。 當王一元在謝老師那里了解到水果也有自己的品牌和產區后,馬上萌發出做馬峰葡萄的包裝,使得葡萄變得高端更有市場的想法。在有了計劃之后馬上和設計公司去聯系生產,在自費生產推廣的過程中,卻遇到了當地政府利益糾葛的“灰色”問題,使得這種帶品牌的包裝在當地完全打不開市場,前期的投資也全部打了水漂。
創業成功的王一元依舊沒有停止自己的步伐,擴展業務范圍,在學校學習管理學的知識,也認識了新的伙伴。2008年初,他提前得到在央企工作的朋友告知,認為2008年爆發系統性世界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正在加劇,便決定調整發展步伐,采取“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進行自我產業的升級和改革,抓住客戶節約成本的需求,從何獲得了更多的訂單和客戶的認可。
作者大地風車并不滿足于勾勒簡單的商戰情節,而是把主角的個人奮斗放進一個較大的社會格局里進行升華。這些個人的機遇和大時代的洪流交織起來,帶有濃厚的社會現實感,讓讀者感覺正在實實在在地經歷著那個時代,對當時中小企業管理者的命運感同身受。并讓讀者感受到主角隨著時代變革的跌宕起伏,驚險和機遇并存。文中還通過王一元的幾次感情經歷,描寫出上海女孩普遍的婚嫁觀和社會現狀,讓人對剛剛過去的那個時代有更為直觀的感受。
三、缺點與不足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小說,可以看出作者對實業的了解非常深刻,具有厚重的時代感。但可能是因為本書是作者的第一篇小說,某些情節有些過于平鋪直述,文筆也略顯生澀。他對于細節的描述過于具體,人物對話過多而心理、環境描寫不足,都給讀者帶來些許拖拉、冗余的感覺。
小說的情節進展更像在寫日記而不是講故事,雖然描繪得很真實、具體,但是某些段落確實略顯平淡。感情上描述的也不夠細膩,男主王一元在書中,無論是遇到重大抉擇時糾結無助的心理描寫,還是大獲成功后的喜悅,被有背景有勢力的人當面壓制欺負,發現自己的決定失誤會導致的后果時的難過……這些對王一元來說刻骨銘心的時刻,他的心理描寫都過于平淡了。
另外書中比較嚴重的沖突和轉機也都刻劃得不夠深刻,比如男主和貴人謝老師的相識來自大巴車上的偶遇,后面的巧合和交往都有些太簡單,所以后面謝老師對男主的推崇和幫助就顯得有些莫名其妙,像是不小心漏看了幾章的內容。而幾段感情處理得都有些草率,對話過多,讓人容易抓不到作者想表述的意思。
總體來說,無論是時代背景的重現,還是人物類型的塑造,抑或是質樸平實的文筆,《上海繁華》都可以稱得上一部非常優秀的現實題材小說,也是作者的一次勇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