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初婚》:“圍城”無處不在
作品簡介:
《第二次初婚》是由凌晨創(chuàng)作的一篇現(xiàn)代都市情感類小說。女主角夏舒是一名新婚的酒店試睡師,但由于婆婆和丈夫不理解她的職業(yè)追求,婚姻陷入爭吵和隔膜的深淵。而此時,夏舒在職場上也遭遇了同事的陷害和栽贓,路程坎坷。最讓她疑惑的是,那位突然出現(xiàn)在她生活里的“穆總”到底有何意圖……
作者簡介:
凌晨,逐浪小說新銳作者。處女作《第二次初婚》一炮而紅,在讀者中廣受好評,其文風干凈利落,情感描寫細膩真摯,人物鮮明立體。
文本評析:
一、欲出“圍城”——家庭矛盾的劇烈碰撞
本書情節(jié)相當貼近現(xiàn)實。作為一篇都市情感小說,本文面向的主要是年輕女性,而“婚姻”和“職場”兩大主題十分貼合讀者群的生活,吸引讀者眼球和閱讀興趣。如同每一個年輕姑娘曾經(jīng)幻想的那樣,女主角夏舒也曾期盼過美滿的婚姻。但是真正走入婚姻之后,夏舒卻發(fā)現(xiàn)一切并未像想象中一樣完美。夏舒與丈夫阮江天相識頗久,共同買房,并肩打拼。他們的結合似乎毫無破綻,但婚后兩人的生活卻都并不如意。
夏舒熱愛工作,阮江天卻不滿夏舒把主要精力放在職場上,希望她辭職照顧家庭,兩人矛盾重重。而婆婆李美麗的參與更是讓事態(tài)惡化。她不理解夏舒酒店試睡師的工作,直指夏舒“下賤”,“工作會得艾滋病”,讓夏舒徹底無法接受。她對于婚姻的美好想象徹底破滅,她在心中甚至這樣描述自己的家庭:
“這是她期盼已久的家嗎?這分明是一個殺人不見血,冷漠無情到極致的地獄!”
這是多么痛苦的吶喊!家庭本應是溫暖的港灣,是暖色調(diào)的詞匯,可是在夏舒眼中,婚姻與家庭已經(jīng)成為她痛苦的來源,如同“地獄”一般。作者凌晨用充滿矛盾的激烈情節(jié),為我們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夏舒身上撕裂的痛苦。
為了將夏舒捆綁在家庭內(nèi)部,阮江天甚至向夏舒提出了條件苛刻的離婚,二人之間的情意也由是蕩然無存。她可以理解男人不愛她,甚至哄騙欺負她,可她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夫妻生活。那是一種冷暴力,比直接家暴的熱暴力更具有殺傷力。它就像一個薄薄的刀片,看起來那么小,可是一旦切入皮膚,就是刀刀見血。結婚后的她幾乎沒有一天是快樂的,和阮江天的相處也越來越有壓力,有時候下班一想到要回家見到阮江天就莫名有一種壓迫感。而這樣長期的壓抑已經(jīng)讓她的精神狀態(tài)出現(xiàn)了問題,她開始失眠,開始逃避,開始用工作來擠壓原本屬于生活的時間。她害怕面對婚姻失敗的事實,也恐懼離婚的后果。也許她也是自私的吧,她也在找理由,找借口結束這段讓自己難堪、如泥沼般的婚姻生活。
夏舒面臨的痛苦并不是個體的,而是來自整個社會上觀念的碰撞。她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女性,從事新興起的“試睡師”行業(yè),立志在行業(yè)中打拼出自己的天地,整個人煥發(fā)著新時代的氣息。但她在生活中面對的卻仍然是充滿了舊觀念的家庭,丈夫不理解她獨立自主的想法,試圖用婚姻捆綁住她向上打拼的腳步;婆婆更是橫插一道,對她大肆侮辱,甚至找好了丈夫的青梅竹馬作為“預備兒媳”。
因此,夏舒面對的并非是簡單的夫妻吵架和婆媳矛盾,而是新女性和舊家庭在觀念上的各種碰撞。在這種碰撞之下,婚姻中原有的溫暖和親情蕩然無存,為夏舒留下的只有折磨和傷痛。作為讀者的我們,也能從夏舒的經(jīng)歷中窺見一個時代的縮影,為之思考,為之扼腕。尤其是同樣身為職場女性的讀者,更是能升起同病相憐之感,為夏舒的遭遇不平。
錢鐘書先生曾寫道:“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夏舒作為“城里人”,亦是在拼命走出這座帶給她痛苦和失望的“圍城”。
二、處處“圍城”——現(xiàn)代職場的精彩描寫
作為一篇以現(xiàn)代都市為背景的小說,本文在職場上的劇情設置亦是可圈可點。
首先,女主角夏舒的職業(yè)并不常見——“酒店試睡師”這一設定十分新奇,讀者對此比較陌生,自然也就會產(chǎn)生閱讀興趣。隨著故事的展開,讀者會漸漸認識到,酒店試睡師這一行業(yè)的工作內(nèi)容,了解到這個新興行業(yè)不為人知的艱辛和來自各方的誤解。正如文中所說:外行人可能以為像夏舒這樣的試睡師是個簡單的工作,可以經(jīng)常免費地體驗不同的床,不同的酒店,工作時間也自由,可其實不是。用夏舒的話來說,她睡了不下一千張床,為無數(shù)出門在外的人減少了失眠的可能,可她自己卻因為經(jīng)常輾轉(zhuǎn)不同的床榻,失眠嚴重。
這樣新奇有趣的設定不僅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吸引閱讀興趣,也為女主角在家庭和職場之間的矛盾糾葛提供在公司了合理的背景,讓整個故事更加具有說服力,讀者代入感更強。
其次,家庭中矛盾重重,職場上的路程也并非一帆風順。雖然只是一個LV4的新人試睡師,夏舒卻卷進了職場的斗爭浪濤之中。在故事的開頭,夏舒就因為被人誣陷所推薦的創(chuàng)意是“抄襲”,被公司警告,遭受了不公的對待。上司主管吳雪雁和孫沁沁之間的斗爭亦是殃及池魚,夏舒波及其中,和同事蔣芳產(chǎn)生了矛盾。
作為一名將要離婚的女性,公司天堃的制度也給了夏舒不少壓力。天堃對員工的要求很高,感情美滿也是其中的一個考核指標,如果公司里人知道她離婚了,她便會被殘忍地踢出局。離婚,很可能讓夏舒的夢想隨之破碎。
在公司管理層眼中,離婚就意味著處理社會關系的能力不足,不足以勝任公司的工作。這樣的規(guī)定,同時折射出整個社會環(huán)境對于離婚女性的偏見與歧視。這樣的偏見無疑并不合理,給了夏舒這樣婚姻痛苦的女性更多的壓力和疑慮。因此,離婚對于夏舒來講,并不只是家庭內(nèi)部的矛盾,更有著阻礙職場發(fā)展的風險。
不過,夏舒的上司和同事們并非冷冰冰的臉譜化反面角色。最典型的就是夏舒的新上司女經(jīng)理孫沁沁,出場就以嫵媚成熟的形象示于讀者面前,看上去并不是一個十分討喜的形象。尤其是初期對女主嚴苛的對待,更是讓不少讀者對其印象大打折扣。但在阮江天給她打電話,想要直接替夏舒辭職,逼她回歸家庭時,孫沁沁卻一反嫵媚溫柔的語調(diào),直接地拒絕了阮江天。這一舉動不僅使得阮江天和夏舒頗為吃驚,屏幕外的讀者亦是眼前一亮,感受到了角色身上的人情味兒。在夏舒的職場中,除了勾心斗角之外,更有溫暖人心的體諒,和同為女性的守望互助。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困住夏舒的并不只有婚姻這座“圍城”,職場的勾心斗角,社會環(huán)境的歧視偏見,無一不像“圍城”,困住夏舒的自由與夢想。因此在書中,“圍城”處處皆是,給夏舒更多的壓力,也給了她更多的舞臺,讓她發(fā)現(xiàn)愛情,收獲友情,沖破牢籠,展露精彩。
三、缺點與不足
本文作為一篇都市情感類言情小說,在女主形象的刻畫上鮮明立體,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小說名為《第二次初婚》,顧名思義,女主應該收獲第二次成功美滿的婚姻,走出前一段婚姻的陰影。但是目前男主角穆一凡出場次數(shù)偏少。有出場且著墨較多的基本只有第三十七到三十九章,其他章節(jié)則大部分著重于女主角夏舒和阮江天、李美麗的矛盾。家庭矛盾雖然也有滋有味,但未免讓不少期待言情的讀者不過癮,失去部分閱讀體驗。男主目前還只是一個籠統(tǒng)的描邊形象,作者著墨不多,形象并不具體,在讀者心中印象不夠深刻,讓整個文有重心不穩(wěn)之感。
此外,由于目前作者的筆墨更多地落在夏舒與阮江天的第一段婚姻上。此時的夏舒婚姻不順,工作亦處處碰壁,可謂是處在人生的低谷期。這就決定了到目前為止,本文的氛圍一直是較為壓抑的,少有輕松溫馨的時刻,難博讀者一笑。因此,這樣的壓抑基調(diào)或許也會讓本文讀來有些疲累,損失一部分工作之余想要休閑閱讀的讀者。
不過本文還在連載之中,目前篇幅亦不算很長,夏舒的人生正在逐漸走向幸福,相信這些缺點在后續(xù)的發(fā)展之中也會被漸漸修正,讓整個文章重心更穩(wěn),情緒色彩搭配更加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