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現實更奇幻,比科幻更現實 ——中國作協“深扎”作品龐貝長篇小說《獨角獸》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作協“深扎”作品龐貝長篇小說《獨角獸》研討會現場
曾以小說《無盡藏》驚艷了文壇的作家龐貝,時隔五年后又帶來新作《獨角獸》。這位生活在改革開放前沿、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作家,站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時代前沿,同時一頭扎進生活深處。正如該書封底的一句話:《無盡藏》作者龐貝回歸現實,而現實即是未來。
5月11日,在京舉行的中國作協“深扎”作品龐貝長篇小說《獨角獸》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高度肯定了《獨角獸》這部具有某種科幻色彩的現實題材長篇小說,認為它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與可讀性高度結合的精品力作。
拓寬了現實題材的視野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閻晶明在研討會上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閻晶明表示,《獨角獸》作為2016年中國作協的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申報選題,體現出在中國作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題實踐活動中,現實題材作品在創作上的開放性、前沿性、當代性比以往更強。在科技日新月異、經濟發展飛速的當代中國,我們面臨的國內環境和國外環境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現實題材的創作并非都要求回到農村、工廠,回到最傳統的生活,而是需要作家用敏感的神經去感悟新時代,《獨角獸》就是這樣一部具有前沿意識、領先時代創作追求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我們對現實題材創作的理解。
閻晶明認為,《獨角獸》是一部現實題材作品,但同時又有非常鮮明的科幻文學元素,這在當代小說格局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和標識性。他表示,近年來科幻文學在中國的崛起超乎我們的想象,科幻文學不僅進入主流文學范疇,其國際傳播力甚至超越了傳統文學。而龐貝敏感地抓住了熱點,將現實與科幻、文藝與科學融合,創作了這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現實題材長篇小說。《獨角獸》有很多值得探討的空間,能夠在更大的層面和意義上給我們更多啟示。
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評價說,《獨角獸》是一部文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結合得較完美的作品,這部作品可以說是站在時代前沿,扎進生活的深處,以粵港澳大灣區和科技創新為背景,以人工智能為內核“他書寫的是中國夢,展示的是中國風采,體現的是中國精神,是中國作家協會組織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踐行‘四力’主題教育實踐的重要成果。”
廣東作協文學院院長熊育群曾在龐貝創作《獨角獸》時多次與之溝通,他透露,“故事是基于粵港澳大灣區多位人物的傳奇經歷改編而成,主人公是有原型的”,作品塑造了人工智能專家艾軻這個人物形象,他是一個有智慧、有情懷、有夢想、有境界的高科技企業創業者,這是文學作品中的“新形象”。在熊育群看來,“這是一種極具難度的寫作,作者正在嘗試探索一條科技現實主義創作之路。” 深圳市文聯副主席張忠亮表示,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重鎮,有非常多的人工智能公司、機器人公司非常多,《獨角獸》的出現彌補了文學創作在科技領域的空白,滿足了現代讀者尤其是年輕高知人群的心理需求。
評論家白燁評價道,龐貝是一位辨識度較高的作家,“他的造詣情趣跟別人不一樣,是一個十足的具有原創性、獨創性的作家。他年富力強,寫的東西總讓你有一種好奇心想讀下去。”白燁坦言,直接以科幻瞄準現實的寫法難度很大,極具挑戰,而龐貝卻完成得非常好。
對此,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張志忠也感慨:“我也覺得龐貝寫作的眼界很開闊,可以沉潛到一千年之前,也可以嵌入當下正在蓬勃發展的現實。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斷的開拓是一種路子;如果順著《獨角獸》這種方向,沿著科幻文學和純文學相結合的方向去做,我可能具有某種示范意義。”
無論現在還是未來,最終都要回歸人文
蒸汽機的發明開啟了人類工業革命,人工智能又將為人類帶來怎樣的前景?未來已來,現實即是未來。文藝反映現實,《獨角獸》對正在改變人類生活的人工智能革命進行了獨特呈現和深度思考。
中國作協“深扎”作品龐貝長篇小說《獨角獸》研討會現場
“文學說到底是要寫人的,寫人的善惡搏斗。在這部作品中,你始終能看到善與惡、美與丑,看到人生不同選擇之間的矛盾以及人性的掙扎和人物內心豐富的世界。”《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認為,現實主義不是要一味的歌頌,或者一味的涂脂抹粉,回避社會矛盾。《獨角獸》一方面反映科技發展對人生活的改善,反映人探索科技的可能性;同時也對當代社會問題進行了批判,這才是現實主義的精神。
“其實小說探索的還是人的底線,拷問的是人的底線。”在《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看來,人究竟能夠膨脹到什么程度?是應該有一種警示性的堅硬底線的。類似《獨角獸》這樣,以科技為抓手,探索思考人類未來及現狀的小說,自己也看過不少,但《獨角獸》無疑是這幾年國內作家所寫的相關題材中最有深度、也最好看的一部作品。
“龐貝顯示出來的最過人之處,就是這種非常犀利的創意,同時他的創作還有十分認真的思考,很嚴整的構思。”評論家胡平分析說,“這部作品對于科技種種新的進展和考察,都顯示出他與普通網絡作家不一樣的氣質。用嚴肅文學的創作來處理科幻題材,這是龐貝的價值所在。”
《科幻世界》雜志主編姚海軍認為,《獨角獸》有望改編成一部與《流浪地球》等宏大制作不一樣的“小而美”的科幻電影,而這種故事性與文學性兼顧的作品正是中國科幻電影所需要的新類型。據悉,小說的電影改編正在籌備中,已有數家影視公司與作者接洽改編事宜。
作者龐貝在研討會上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作協“深扎”辦公室、廣東省作協、深圳市文聯和花城出版社聯合主辦,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主持,張懿、王宏圖、范黨輝、趙靖等參加研討。
攝影:王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