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清朗網絡文學空間,迎接新中國70華誕 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專題會議在京召開
4月29日,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在北京召開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傾向,共建清朗網絡文學空間,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主持會議,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重點文學網站)參加會議。
何弘指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馬上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周,將舉辦線上線下的“歌唱祖國——全國網絡文學優秀作品聯展”等活動,以共同打造清朗網絡文學空間,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網絡文學數量多、傳播廣、影響大,要特別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傾向。歷史虛無主義在文學創作,特別是網絡文學中情況較為復雜,需要審慎辨析,區別對待。對刻意否定、抹黑黨和國家歷史的作品,要亮明態度,堅決抵制、批判;但對于穿越、重生、架空類作品,要防范其中可能潛伏的思想認識風險,引導其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文學網站要完善三審機制,著力提高網絡文學作者的綜合素養,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基礎,以提高作品質量作為生命線,以優秀的網絡文學精品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與會文學網站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些年,在黨的關心扶持和中國作協等單位的大力引導下,網絡作家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大部分作家主觀上都是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正規網絡文學網站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也有非常自覺的意識。但網絡作家群體龐大,網絡文學作品類型眾多,歷史虛無主義傾向客觀上確實存在,較多表現在對主人公能力、作用的過分夸大和對歷史環境、事件的隨意處置等方面,同時也有些女頻作品以愛情為重點美化反面人物,有些男頻作品片面、孤立地看待歷史事件為反面人物翻案。獵奇、劍走偏鋒、片面追求閱讀量和對歷史缺乏深入了解,是部分網絡文學作品出現歷史虛無主義問題的主要原因。文學網站應當承擔起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加強審查,定期排查,對那些傳播錯誤價值觀念、干擾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作家作品,時時保持警惕,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維護好整個行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會議要求,各網站一定要對歷史虛無主義問題高度關注,對編輯、審核人員加強歷史唯物主義教育,了解歷史虛無主義和其表現形式,提高編輯、審核人員的辨識和防范能力;要引導網絡文學作者建立科學的唯物史觀,避免跟風寫作,惡搞英雄、惡搞經典、片面描述歷史、美化反面人物。各網站在上架前要建立更嚴格的審核步驟,建立違規內容讀者舉報機制,確保讀者可以通過站內信息、舉報郵箱和網站留言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反饋,并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各網站表示,一定加強清查清理,營造清朗網絡文學空間,以真正優秀的網絡作品奉獻讀者,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