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發條橙》有續集《發條情況》,手稿約200頁尚未完成
據BBC報道,當地時間4月25日,庫布里克著名電影《發條橙》原著小說的續集手稿對外公布。
這份從未發表的手稿名為《發條情況》(A Clockwork Condition),是小說作者安東尼·伯吉斯基于他1962年的小說《發條橙》的主題,所寫作的一系列想法的集合。手稿大約200頁,尚未完成,對于《發條橙》中描述的人類生存狀況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這份非虛構題材的續集手稿被形容為“一半自傳性質,一半哲學反思”。
據英國《獨立報》,手稿在伯吉斯位于意大利布拉恰諾(鄰近羅馬)的家中被發現。1993年伯吉斯去世后,這幢房子也隨之出售,而他的檔案被移到了曼徹斯特,由安東尼·伯吉斯國際基金會歸納整理。
在這份手稿中,作者伯吉斯也對斯坦利·庫布里克1971年改編自該作的電影《發條橙》所引起的爭議進行了一些表述。盡管這部電影相當引人爭議,但它也獲譽為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伯吉斯本人評價他的作品《發條橙》為“一部對于當代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哲學陳述”,并強調了他對技術,尤其是媒體、電影和電視對人性的影響的關注。
當解釋他小說標題的由來時,伯吉斯寫道:“1945年,當我離開軍隊時,我在一家倫敦的酒吧里聽到一個80歲的本地人形容某個人為‘像一只發條橙一樣古怪’。將近20年來我一直想把這個說法作為我某部作品的標題,這是一個很傳統的修辭,它適合用在一部描述傳統與奇怪技術之間的關聯的作品里。”
手稿面世的消息發布時,倫敦設計博物館也即將舉辦一場斯坦利·庫布里克展,會展出部分與《發條橙》有關的展品。
安東尼·伯吉斯國際基金會會長安德魯·比斯維爾表示:“這部未發表的續集對布吉斯、庫布里克以及這部小說做出了新的闡釋。它詳述了伯吉斯對于犯罪、懲罰以及視覺文化的腐化作用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