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主題小說《深藍色的七千米》書寫青少年的海洋夢
4月25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共同主辦,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承辦的“于瀟湉長篇兒童小說《深藍色的七千米》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深藍色的七千米》是青年作家于瀟湉經過深入采訪和深度藝術加工,融合真實原型與虛構人物創作的長篇兒童小說,這也是我國第一部以蛟龍號深潛工程為背景的兒童文學作品。本書通過一群來自不同家庭、懷著對蛟龍號的熱愛而走到一起的青少年的成長故事,將蛟龍號的科研工作融入引人入勝的情節中,塑造了蛟龍號團隊鮮活的人物形象,弘揚了團隊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向青少年樹立了正面榜樣,凸顯了我國海洋自主科研的突出成績和世界領先地位。本書有別于當今很多勵志小說,也不同于單純的科普和科幻作品。作者通過流暢的文字,表現出對文學作品精神的堅持,以及對讀者閱讀感的期待。
研討會上,本書人物原型之一、蛟龍號潛航員唐嘉陵發來祝賀視頻,并對作品背景——蛟龍號的研制和海試過程做了介紹,我國深海探測工程所取得的偉大成績以及蛟龍號團隊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參會人員。與會專家從時代意義、文學價值、語言風格、主題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充分肯定了作品的重大社會價值和突出的文學優點。
與會專家們認為,《深藍色的七千米》最大的特點是題材的開拓,對海洋文化及海洋文明和科學題材的書寫對兒童文學寫作本身有創新,洋溢著現實主義精神。作品人物設置充滿童趣,對深海景觀的描寫令人震撼。作者對海洋情感深沉細膩,以發自內心的驅動力寫作,這對兒童文學本身題材的擴展,開拓少年兒童視野都能起到積極作用。專家們尤其對作品的時代精神提出稱贊和表揚,認為作者讓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栩栩如生,具有了極強的生命力和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