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三少:網絡文學也是文學
唐家三少(原名張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網絡文學代表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作協網絡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自2004年2月,從事網絡文學創作至今。著有《光之子》、《狂神》、《善良的死神》、《惟我獨仙》、《空速星痕》、《冰火魔廚》、《生肖守護神》、《琴帝》、《斗羅大陸》、《酒神》、《天珠變》、《神印王座》等20余部作品,總字數近4000萬,出版200余本圖書,以其小說改編的漫畫,總銷量突破5000萬冊。2012~2016年,連續五次居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富豪榜榜首。
中國作協發布的《2017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絡文學用戶已達3.78億人,中國網絡文學創作隊伍非簽約作者達1300萬人,簽約作者約68萬人,總計約1400萬人。
中國網絡文學20年來的發展,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如今,網絡文學是代表著未來方向的文藝樣式,正處于蓬蓬勃勃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新現象、新問題也層出不窮。
對于一些年輕的網絡文學創作愛好者來說,如何看待網絡文學創作?應該注意什么?有什么創作新動向?這個行業今天遇到了什么樣的新問題?日前,《中國青年作家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網絡文學知名作家唐家三少。
鼓勵:網絡文學作者用業余時間創作
很多年輕人的基層網絡文學愛好者,普遍存在“痛點”——收入不高。離開還是堅守?這是他們繞不開的現實問題。唐家三少的答案是——要為興趣而寫作,但不能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唐家三少認為,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傳統文學創作,都要從興趣出發,喜歡寫作才去創作,年輕人不要考慮太多,想寫就去寫。因為“沒有人能確定,自己寫的內容別人就一定喜歡”。
唐家三少認為,寫作最好不要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我一直鼓勵網絡文學作者用業余時間創作,通過寫作可以養活自己后,再考慮往專職去轉,而不是一上來就要專職寫作。”
他直言,好多人覺得寫作沒成本,只要一臺電腦。其實不是,寫作是有巨大成本的——看得見的時間成本和看不見的底蘊積累的成本,“年輕人不能為自己的社會責任打折,不能連自己都養不起。”
他舉例說,“我也是寫了大概兩年多,才逐漸轉為職業寫作,而且我那時寫作排名成績是第一名,有了穩定的收入后,才轉為職業創作。”
唐家三少預計,今年起網絡文學可能會經歷寒冬,“不過,網絡文學的內容創新應該不受影響。對于數量眾多的網絡文學作者來說,收入的影響可能不大。”
注重:現實主義題材與網絡文學結合
一些人認為相比于傳統文學,網絡文學沒有深度。
對此類看法,唐家三少并不認同。他說,網絡文學被社會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了,它不是一種青年亞文化,網絡文學也是文學。網絡文學也有劣幣,傳統文學也有劣幣,但它們同樣都有良性的東西。
“可能一些不夠了解網絡的人,才會認為網絡文學沒有深度。隨著管理的規范,網絡文學其實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現在出現的亂象,我們要盡快去遏制它,不能讓它對優秀的網絡文學產生負面影響。”唐家三少說。
網絡文學的存在,有其存在基礎和合理性。唐家三少非常贊同一位學者的觀點——網絡文學的出現和繁榮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盛事。
因為,在任何年代、任何國家,都沒有出現過同時有這么多人正在進行文學創作。
“哪怕網絡文學作品只有1%的精品,那也是文學的盛事。”他認為,網絡文學的總量大,大浪淘沙一定會淘出“鉆石”。
唐家三少坦言,要求網絡文學有正能量的內容,有好的故事,還要與社會相結合,對作者的要求其實很高,有一批網絡文學作者正在努力。
現實主義題材與網絡文學結合是否可行?
唐家三少說他一直都在做:“我的作品《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就是反映了改革開放的后20年——有了網絡以后,中國社會發生的巨大的變化。”唐家三少還向《中國青年作家報》透露,他近期會發表一部與大運河有關的作品,“這是一本都市小說,用現代年輕人的視野去看待大運河文化,展現年輕人如何去努力保護大運河,很有故事性。”
另外,唐家三少近期還會創作一部與冰雪主題相關的小說,希望通過自己創作上的努力,為冬奧會和中國的冰雪運動作一點微薄的貢獻。
擔憂:一些流量惹的“麻煩”
讓唐家三少感到頭痛的是網絡圈的一些亂象:有一些微信公眾號和網站,打著色情暴力的擦邊球推送很吸引人的標題網文。
這些內容為什么堂而皇之地出現?唐家三少認為,源于一些所謂“免費網站”,他們用吸引人的標題,來抓取讀者的獵奇心理,以此吸引流量,然后再賣廣告變現。
“相當于回到了網絡文學最初那個年代,在那個時候才有這種東西!”唐家三少對此很擔憂。為此,他今年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規范網絡文學類產品審核標準的提案。
他呼吁,從目前情況來看,諸如一些新媒體平臺和各大應用商店并未對上架App的相關行業資質進行審核,導致其中存在不少低俗、盜版內容。
唐家三少直言:“去年,我談到網絡劇現在已經是世界四大文化現象之一,網絡正在幫助我們中國文化走出去。我希望能盡快把一些亂象遏制住、打壓下去,讓真正好的作品繼續成長起來。”
對策:可以借鑒PC互聯網監管盜版經驗
盜版也是網絡作者的一個痛點。唐家三少說,隨著這幾年打擊盜版力度持續增加,盜版的網絡小說越來越少了,一些網絡貼吧里面也沒有了,但是盜版依舊大量存在。
唐家三少認為,其監管制度可以借鑒PC互聯網的相關經驗。他建議,監管部門可以出臺統一的審核細則,以清單形式列明各類型新媒體或App應具備的相關資質。
就閱讀類產品而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網絡出版服務,必須依法經過出版行業主管部門批準,取得“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有必要通過細則的方式制定統一的上架審核標準,明確新媒體平臺和應用商店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在閱讀類產品上線時核實其是否取得該許可證,禁止未取得的閱讀類產品上線。
他還提出,現階段應當加強對相關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管理,網信辦應提供統一查詢服務,面向全社會公開備案新媒體平臺、應用商店信息及黑名單。對于審核不嚴、投訴較多卻仍不改正的新媒體平臺、應用商店,應加入黑名單,被列入黑名單的,應暫停提供服務,并進行整改。對于違規情況嚴重的平臺,應當要求關閉服務器,并對運營者采取罰款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