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抒豪情 腳踏實地看發展 中國作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第一團走進貴州
貴州是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省份之一。4月14日至18日,中國作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第一團來到這里,深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陽等地,一路走一路看,用心深入挖掘這片土地上精彩的中國故事。
位于平塘縣克度鎮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新時代我國綜合國力和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的重要標志之一,被譽為“中國天眼”。采訪團實地察看了這項重大科技工程的全貌,向工程技術人員詳細了解有關情況,并參觀了“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事跡展”、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表示,“中國天眼”可以觀測遙遠的天際,讓人類目光走出地球,對宇宙進行探索,給人以蓬勃的力量。科學家南仁東堅毅執著、嚴謹求實,用點點滴滴的平凡工作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輝,無愧為我們身邊的英雄,值得我們學習。新時代的作家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英雄故事,歌唱祖國,謳歌英雄,努力為新時代的巨變畫像。
三農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國計民生,黨的十九大將“精準脫貧”確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這些都是采訪團此次貴州之行關注的重要內容。與以往的主題采訪活動不同,此次采訪團積極創新,首次采取小分隊形式,兵分兩路分頭采訪,旨在更好地拓展基層采訪的深度和廣度,真正取得實效。
由軍旅作家柳建偉帶領的采訪團一分隊深入黔南州,實地走訪龍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易地扶貧搬遷“貴州樣板”奮進社區及部分幫扶安置就業企業,考察貴定縣沿山鎮石板村工固寨文藝家思想扶貧觀摩點、云霧鎮東坪村長壽寨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等地,對優秀駐村扶貧干部代表進行一對一采訪,對他們為民務實、勇挑重擔的精神感佩不已。軍旅作家鐘法權認為,新時代講習所及時傳達了黨的聲音和政策,堅定了廣大群眾的“四個自信”,就像一座凝聚人心、鼓舞大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加油站。來自青海的自由撰稿人索南才讓注意到,當地村口的廣場上有一面小土墻,村民們在此寫下“正直善良”、“誠實守信”等家訓,表達了大家脫去貧困帽、進入新生活后的希望,以及對國家扶貧和新農村建設的擁護和感恩。青年作家甫躍輝表示,文學是對現實的映照,作家要深入鮮活的現實生活,更切近、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這個世界、這個時代。
采訪期間,中國作協“文學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講堂第22期在龍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舉行,柳建偉為當地作家、文學愛好者和師生作了主題為“以人民為中心創作的幾個關鍵問題”的講座。
采訪團二分隊由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帶隊。作家們趕赴黔東南州,在雷山縣和臺江縣分別與當地干部群眾圍繞脫貧攻堅展開座談,并走訪了雷山西江鎮腳堯村、西江千戶苗寨和臺江排羊鄉九擺村等地,認真聽取小康示范建設情況介紹,采訪以旅游和傳統工藝帶動致富的脫貧攻堅先進人物代表。寧夏作協副主席張學東感慨道,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生生不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有一種撼天動地的精神力量始終激勵民族前行。此次在貴州親身感受到不甘落后、自力更生的腳堯精神,可謂中國精神的一個生動注腳,值得認真書寫。
值得一提的是,二分隊的采訪活動也是“‘村暖花開’作家助力精準扶貧公益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不久,中華文學基金會與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會就合作開展此項目正式簽約。此次作家們組成扶貧采訪團來到臺江縣排羊鄉,實地參觀了在平安支持下建起的帶動當地致富的食用菌生產企業,詳細了解平安銀行扶貧模式及其經驗做法。甘肅省作協主席馬步升表示,平安的扶貧行動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深度扶貧模式”,它喚醒了扶貧對象的時代意識,整合了政府、企業和農戶資源,最終是要培育農戶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生存能力,以防他們再度陷入貧困。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南飛雁認為,平安支持下的“臺江模式”以人民為中心,將金融保險手段與助力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緊密結合,取得了顯著成效。無論作家還是金融工作者,都應在各自領域不斷奉獻出來自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并最終讓人民受益的精品力作。
此外,貴州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民族特色、民俗風情和自然資源,同樣為作家們今后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素材。活動期間,采訪團還前往貴陽孔學堂,龍里刺梨產業文化展示廳,貴定云霧鎮鳥王村貢茶碑、茶葉種植基地、茶旅一體化示范點,雷山西江苗族博物館,都勻秦漢影視城、中國茶文化博覽園等地參觀采訪,每到一處都有新的發現、新的靈感。百花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汪惠仁談到,貴州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幫扶工作方法,既實現了可以量化的物質幫扶,又在頂層設計上重視文化幫扶。當地對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對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尊重、保護和開發,令人印象深刻。
采訪活動結束前,采訪團在貴陽舉行總結座談會,作家們從不同角度暢談了此次海南和貴州之行的心得感受。大家表示,此次活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組織周密,讓人收獲頗豐、感慨良多。接下來自己將用手中的筆,傾情書寫此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文學的形式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