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英國大眾科學閱讀的興起
    來源:光明網 | 宮艷麗  2019年04月22日08:52

    19世紀是英國大眾閱讀全面興起的時代。隨著機器大工業的深入發展,特別是蒸汽動力和鐵路運輸的引入,英國書籍的生產和分銷能力提升,書籍的印刷成本和銷售價格有所下降。書籍閱讀不再為貴族和精英所獨享,中產階級、工人階級為主體的普通大眾開始成為書籍閱讀的主要群體。致力于實用知識和改革思想傳播的知識人和出版人,對大眾閱讀的興起發揮了重要作用。大眾閱讀的內容主要包括文學、宗教、哲學、法律、科學等大類。19世紀以前,文學和宗教書籍居于主導地位。19世紀早期,隨著科學革命的深化和科學普及的展開,科學書籍的地位快速上升,成為大眾閱讀市場中的后起之秀。

    大眾科學閱讀興起于19世紀20年代,其標志性事件是1827年“實用知識文庫”的推出。該文庫由實用知識傳播協會發起,這是一個具有功利主義色彩的科學知識普及團體。該文庫主要由倫敦出版商查爾斯·奈特出版,每兩周出版一卷,采用較便攜的小開本形式。主要聚焦科學主題,一卷就某個深奧科學主題進行深入淺出的專門講述,邀請該領域最知名的科學家撰寫,如萬有引力由數學家、天文學家喬治·艾里執筆,微積分由數學家、邏輯學家奧古斯都·德·摩根執筆,植物生理學由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執筆。該文庫共出360卷,單冊售價6便士,第一卷就售出3萬余冊,其后幾年每卷的銷量大都超過2萬冊。在協會的支持下,奈特還推出《一便士雜志》《一便士百科》等,自然知識、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是其核心內容。由于價格低廉、知識廣博,其讀者群更為龐大,《一便士雜志》的銷量一度達到20萬冊。

    在實用知識傳播協會的帶動下,一些知名出版社開始進入大眾科學閱讀市場。1829年,倫敦出版商約翰·默里推出“家庭文庫”,共出53卷,單冊售價5先令。其中包括物理學家戴維·布儒斯特執筆的《艾薩克·牛頓爵士的一生》《關于自然神力的通信》等。默里還在1830年成功出版《旅途中的慰藉》,該書由化學家漢弗萊·戴維執筆,是作者離世之前對科學本質和終極意義的沉思錄。該書采用對話體和文學化的敘述方式,其中一段對話通過主人公“陌生人”之口,生動形象地講述了地球自熔巖冷卻到人類誕生的漫長歷史。文筆流暢,帶有詩體色彩,出版后深受讀者喜愛。

    1829年,倫敦出版商朗文推出“珍藏版百科全書”系列,共133卷,單冊售價6先令。該百科全書由狄奧尼修斯·拉德納主編,包括制造工藝、傳記、歷史、自然志、自然哲學等五個部分。采用專題講述而不是條目羅列的形式,內容不再刻板嚴肅,為大眾讀者所歡迎。1833年,愛丁堡出版商威廉·利扎斯推出“博物學家文庫”,共41卷,單冊售價6先令。該文庫由博物學家威廉·賈丁主編,主要包括鳥類、魚類、昆蟲、哺乳動物等四個部分,不僅有昆蟲學家詹姆斯·鄧肯等人的專業文字撰寫,還有畫家愛德華·利爾等人的精美配圖,制作質量上佳,深受讀者喜愛。

    19世紀后期,大眾科學出版和閱讀的熱情依然不減。1866年,倫敦出版商麥克米倫成功推出《初級生理學教程》《初級化學教程》。前者由生物學家T.H.赫胥黎執筆,共售出20萬冊;后者由化學家H.E.羅斯科執筆,共售出43萬冊。該時期甚至出現由業余人士撰文的大眾科學期刊,如1859年創刊的《化學新聞》周刊,1865年創刊的《閑話科學》周刊。

    19世紀英國科普讀物的閱讀者中,工廠主、律師、醫生、教師等中產階級占據絕大多數,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收入水平較高,可以輕松購買家庭文庫、博物學家文庫、珍藏版百科全書等。事實上,推出這些文庫的出版商也是這樣定位其讀者群的。實用知識文庫的讀者定位則有所不同,主要面向工人階級,包括產業工人、手工工匠等。對于他們來說,幾個便士的消費能力是可以承受的,一便士讀物如《一便士百科》更是不在話下。然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實用知識文庫的主要讀者群不是工人階級,而是中產階級。一個重要原因是,盡管超過半數的工人會簽名寫字,但閱讀能力特別是科學閱讀的能力有限。部分科學主題本身深奧難懂,即使進行通俗化、文學化加工,對于那些只有基本識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工人來說,也需要付出較大的精力和時間成本。

    19世紀是一個大眾閱讀的時代,科學閱讀不僅是大眾閱讀的新興領域,而且成為重要領域,可謂異軍突起。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科學知識生產特別是科學革命提供的豐富題材。當19世紀初大眾出版和大眾閱讀在英國開始興起的時候,科學界早已為大眾閱讀準備了豐富而有趣的科學知識,以及科學發現的故事。在第一次科學革命中,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等經典力學的主要理論,極大地啟迪了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們和科學家們。在18世紀的科普作品中,牛頓的科學發現和科學思想占據著很大的篇幅,到19世紀依然如此。另外,第二次科學革命正在全面展開,科學知識出現爆發式增長,為大眾出版和大眾閱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題材。這些新知識和新題材主要包括道爾頓的科學原子論、法拉第的電磁感應說、焦耳的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等。

    二是科普團體、科普作家與出版商的聯合推動。最知名的科普團體是1826年成立的實用知識傳播協會。該協會由輝格黨資深政治家和改革家亨利·布魯厄姆創立,由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組成,包括政治活動家、科學家、出版家等,并與當時新建的倫敦大學學院、各郡的技工學院保有密切聯系。該協會發起大眾科學出版,成為科學家與出版商之間的橋梁。奈特是該協會的主要出版商,主張傳播安全可靠的科學知識,積極引入機器印刷技術,甚至親自研制膠版彩色印刷技術,用插圖增強書籍的可讀性,成為當時大批量廉價出版的領軍人物之一。在實用知識傳播協會之外,還有一大批科學家致力于科普工作,比如上文提到的拉德納、赫胥黎等人。拉德納35歲就被聘為倫敦大學學院自然哲學和天文學教授,他一度放棄教學科研工作,專門致力于“珍藏版百科全書”等科學普及事業;赫胥黎是當時英國科學教育和科學普及的代表性人物,不遺余力地傳播生物進化論。

    三是大眾對科學知識和進步觀念的熱切需求。大眾對科學閱讀的興趣,一是來自科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可以滿足閱讀者天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過天體演變的閱讀可以感受到宏觀世界的壯闊和普遍聯系,通過原子和物質構成的閱讀可以感受到微觀世界結構的精妙和錯綜復雜,通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閱讀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來之不易。二是來自科學知識和技術細節的實用價值,可以促進閱讀者職業技能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人們普遍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認識到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的意義。三是來自科學知識的文化和倫理價值,可以提高閱讀者的文化自信和政治自覺。特別是隨著政治改革的廣泛展開,人們開始意識到科學知識在幫助擺脫迷信盲從、確立自我意識方面的積極作用,認識到科學真理在反對宗教和世俗權威方面的巨大力量。

    大眾科學閱讀促進了19世紀英國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播,有助于樹立專業科學家的威望,還有助于確立專業科學及其分支學科的權威。“科學家”一詞在19世紀30年代科普運動高潮時期開始使用,后來逐漸取代“自然哲學家”和“博物學家”,成為對所有專業科學研究者的通稱。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大半個世紀的科學普及和科學閱讀活動,“科學”一詞從上層社會深入到普通民眾,在19世紀末獲得了普遍的號召力。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 |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一|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a播放|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3d精品重口littleballerina|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