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漢字:中國書法藝術的根基
    來源:光明日報 | 雷黎明  2019年04月20日08:55

    【語言論壇】

    漢字作為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早已成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元素。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說:“漢字是中國通用的唯一的交際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國文化的脊梁。”根植于漢字書寫,以漢字獨特形體而成就的書法藝術,受中華豐厚傳統文化的歷時性滋養,積淀成了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標識之一,成為彰顯民族精神、展示民族品格的典型代表,在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漢字構形成就書法形成基因

    “書”與“畫”本質區別較大,但“書畫同源”,最初都是描摹物象。英國哲學和社會學家斯賓塞認為,文字起源于原始圖畫。我國文字學家唐蘭也說:“文字的起源是圖畫。”圖畫是世界各民族文字共同的來源,象形是各民族文字形成的基本方式。但漢字的象形與其他民族古文字的象形多有差異。漢字采用點、線等相對抽象的符號來刻畫物象的最根本特征,并對其進行提煉、概括和加工,甚至夸張變形,通過寫意的方式展示物象本性,追求的是神似。而其他民族古文字的象形一般采用寫實的手法描摹物象,側重于形似。漢字的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屈”,“山”字像高山矗立之形,“水”字像河水流動之形,但它們只是輪廓式的粗線條勾勒,并非真實的描摹。這種象形方式為書寫者超越物象進行藝術塑造提供了可能。

    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方”是一個極為重要又極具理想色彩的范疇。《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戴圓履方,抱表懷繩。”在先民的概念中,連大地都是方的。人類視知覺對方形結構強烈認同的生理驅動,早期原始圖形符號的遺傳,特別是中華民族對方形的嗜愛崇尚,讓漢字自誕生之日起,即以近似方塊形的平面空間展示身姿。甲骨文作為最古老的成系統的漢字,形體上繁簡并存,異形嚴重,但都在平面二維空間里布局建構。金文字體漸趨劃一,行款也趨整飭,字體、字距已日趨均等,甚至出現了先打格、后書寫(如頌壺、宗婦鼎)的情況。可見,漢字的方塊形態早在商周時期就基本確定了。漢字不只形體上一個個獨立布局,而且能夠兼容一個個獨立的音義,其獨特的點、線構件和二維空間架構等特性,為書法藝術提供了物質基礎。

    崇尚對稱平衡,是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的一大特征。中國古代建筑,總是沿著一條中軸線布局,且將最重要、最高大的建筑置于中軸線,主次分明,平衡對稱。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駢體文也講究工整對仗。從實質上說,對稱的結構布局給人一種穩定感、秩序感、莊嚴感、神圣感,即美感。中華民族的這種審美運思方式反映在漢字構形上,必然也注重結構平衡。漢字的方塊形結體,為先民造字構形時追求對稱平衡之美提供了用武之地。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劉志基說:“方形之內,乃對稱平衡意識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現天地。”漢字構形對方形空間的情有獨鐘,漢字結體對平衡對稱的不懈追求,即是書法藝術形成的原始主客觀因素。

    漢字演變標識書法時代精神

    書法藝術的形成與漢字的誕生同步。漢字三千多年來形體演變的歷程,也是書法藝術發展的脈絡。

    甲骨文奠定了中國文字發展的基本框架,也成就了其在書法藝術史上特殊的地位與價值。郭沫若認為,甲骨文“行之疏密,字之結構,回環照應,井井有條,足知存世契文,實一代法書,而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鐘王顏柳也”。堅硬的龜甲獸骨等特殊載體,以及“書之契之”的書寫方式,讓甲骨文的書寫成了一種極易顯示創作主體個性的藝術活動,而這種藝術活動是殷商社會占卜祭祀文化興盛的時代印記。時代精神如影隨形,推動了甲骨文書法藝術的燦爛輝煌,也開啟了漢字體態歷時演變呼應時代精神的傳統。

    甲骨文之后,漢字字體從金文、籀文、小篆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再到今天各種書體流派競相紛呈、爭奇斗艷,每種字體的出現和相應書法藝術經典的生成都建立在書者深刻理解當時文化精神的基礎之上,都與當時的歷時文化背景緊密相連,成了一面反映時代文化精神的明鏡。

    任何藝術作品都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作為書法,其內容就是書法文本。書法文本是書家精神品格和情感表達最直接的載體,受到歷代書家的高度重視。那些歷代沉淀下來的書法經典,經過歷史的沖刷洗禮,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書法文本堪稱絕倫。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筆畫纖細輕盈,瀟灑流利,直觀呈現了行書獨特的字體風貌,展示出王羲之出神入化的書法技藝,其文本內容融匯儒、道兩家思想,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聚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對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感嘆。字體、技法和文本內容完美結合,深刻體現出書者對所處時代文化精神的精準把握。

    漢字生命預示書法發展前景

    漢字從誕生之日起,雖歷經坎坷,但生生不息,一脈相承,一直很好地服務于漢語,服務于社會生活,展示出奇跡般的傳承性和穩定性,成了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力。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主要靠漢字來記載、傳承和擴散,千萬種歷史經典文獻主要靠漢字來保存。就《二十四史》而言,世界上只有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以來在一直不間斷地續寫著本民族的歷史,“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全靠了漢字。特別是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后,便捷的數字化處理方式和大信息容納功能,更讓漢字魅力無窮。有研究表明,漢字的信息熵很高,其靜態平均信息熵的值(平均信息量)為9.65比特,是當今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文字符號系統,這是聯合國其他工作文字所無法比擬的。漢字與數千年的中華歷史文化血肉相連,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一盞明燈。

    漢字還為中華文化向世界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推進,漢語、漢字已經雄壯地走出國門,而作為漢字藝術的書法,因其獨特的藝術性和審美性,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中彰顯出了優勢,受到世界各國友人的喜愛。漢字在走向世界,走向未來;書法也正從中國傳統藝術發展成為人類共同的藝術。

    漢字源遠流長,具有歷史生命力,也具有超強的文化創造力。習近平總書記說:“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書法以漢字為載體,不能脫離漢字而獨立存在。它是漢字的藝術化,應表現和闡釋漢字之美。作為獨特的漢字藝術,書法正如法國漢學家熊炳明所說,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更應肩負起展現中華文化內涵的重任。

    (作者:雷黎明,系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精品国产三级a乌鸦在线观看| 91人前露出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只做精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伊人 久久 精品 |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51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www.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