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徽州大觀”展解鎖千年文化密碼,全景展示其交融裂變和創新成長 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在這里徐徐展開
    來源:文匯報 | 宣晶  2019年04月03日08:29

    徽雕“徽州大觀”展以“反本”與“開新”的視角呈現徽州文化的全景圖,解鎖徽州的文化密碼,剖析徽州文化發生及發展的脈絡淵源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供圖制圖:李潔

    馬頭墻、小青瓦、新安理學、“四大徽班”……對于徽州文化,很多人并不陌生。然而,僅靠這些文化標識,許多人并不能理解為什么清乾隆時期,土地面積僅占全國百分之一的徽州,從事鹽業的徽商手中的資本竟能占國庫的六成;不能理解為什么徽州先后辦有書院156所,只休寧一縣就走出狀元19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科甲之鄉;更不能理解為什么徽州文化能影響思想、軍事、藝術、教育、建筑等方方面面,甚至導引出明清時期的一場文化復興。

    日前,“徽州大觀”展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二樓展廳展出,以“反本”與“開新”的視角呈現徽州文化的全景圖,解鎖徽州的文化密碼,剖析徽州文化發生及發展的脈絡淵源。

    徽州文化既在書畫筆墨中,也在田野阡陌上

    徽州的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它遠不只黛瓦白墻的徽派建筑、天下聞名的徽墨歙硯、施法自然的新安畫派,而是滲入到田間地頭、鄉里陌上,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里。徽茶、徽醫、徽戲、徽菜、徽雕……徽州的文化圖卷在這次展覽中徐徐打開,蔚為大觀。

    明代徽州篆刻家何震,時人稱“海內第一”?!盎罩荽笥^”展覽中呈現的何震印文飽含著正能量:“救人之難”“憫人之孤”“容人之過”“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印文一遍遍地印在書畫上,徽州人的精神風貌也隨之傳揚。徽商馬曰琯、馬曰璐兄弟刊刻《經義考》不惜千金,刻版極為精良,時稱“馬版”。兩兄弟還搜盡各種圖書,藏書十萬余卷。乾隆開《四庫全書》館,詔求天下遺書,馬氏進呈圖書776種,為全國私人獻書之冠。中華文化就在這一收一刻一獻間流轉傳承,代代不絕。

    明末歙縣潘氏遷居吳中以商為業,潘氏收藏文物從潘冕起歷經七代200多年,潘祖蔭收藏的金石書畫圖書甲于天下,著名藏品有西周時代禮器大盂鼎、大克鼎、甲骨、龜板等。潘祖蔭的收藏大都由潘達于繼承??箲饡r期,潘達于把大盂鼎、大克鼎等重要物件埋藏地下,將宋元明清書畫等裝箱秘藏“三間頭”隔房避過戰亂……“徽州大觀”展記錄了這段歷史,潘達于為民族留下流轉有序的“國寶”,留下了永恒的文化關懷。1952年,上海博物館開館,二鼎如愿入館,使國人第一次飽覽了聞名半個多世紀的“國之重器”。

    上世紀50年代,徽州文書在屯溪大規模面世,從宋代到民國的文書檔案不少于50萬件,被稱為20世紀繼甲骨文、漢晉簡帛、敦煌文書、明清檔案發現之后中國歷史文化的“第五大發現”?;諏W由此誕生并發展,進而成為與西藏、敦煌鼎足而立的三大地方學之一。這次展覽呈現了大量買賣契約、賬本、家譜、書信、收據、分家文書等資料,從中可以窺見民間的歷史記憶,樸素的“承諾”和“守信”意識已成為共同的社會心理基礎。

    “徽州文化的豐厚寶藏不僅是磚瓦門墻、筆墨紙硯等實物,還體現在鄉音鄉情,生活方式上?!辈哒谷烁嬖V記者,徽派建筑除了民居、牌坊、祠堂等廣為人知的典型代表,亭、窗、欄桿等建筑細節的運用也凸顯出徽州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態度,更輻射影響到蘇州庭院等建筑風格。

    記者還注意到,在展覽中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聽到徽州諺語、成語、俗語的語音實錄,聽見徽州府城官話中保留著的我國九大語系之一中古吳語部分的古音古調。

    從歷史深處走來,在交融裂變中孕育成長

    走進“徽州大觀”展廳,最顯眼的展品要數三口標著年份的大缸。這三缸“陳釀”分別對應徽州文化發展的不同時期,第一口缸蓋子合起,代表新石器時代到元朝,徽州文化不斷積淀生長;第二口酒缸蓋子打開,意指明清時期,“陳釀”啟封酒香四溢,全盛期的徽州文化影響力輻射全國;標有“2050”年份的第三口大缸又再度合上蓋子,徽州文化進入全新的孕育階段。

    在時間的沉淀中,在歷史的演進里,徽州文化這缸“老酒”醞釀發酵,融合創新,歷久彌香。新石器時代,徽州是良渚文明的文化圈。商代,天下分九州,徽州屬揚州。春秋戰國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秦國統一中國,始置黔歙二縣?;罩莸貐^深受吳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熏陶,逐漸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

    西晉“衣冠南渡”、唐朝“安史之亂”、北宋“靖康之難”,中國歷史上三次人口大規模遷移,改變了徽州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文化也進入轉型。據著名徽學家葉顯恩統計,僅唐朝時就有姚、蔣、范、呂等31姓遷入,兩漢至元朝共有六十多姓輾轉來到徽州地區。展覽圖標顯示,他們大多匯聚到歙縣篁墩等地,再前往徽州一府六縣開枝散葉。中原移民給徽州帶來了北方發達的農業、手工業技術;帶來了儒家文化、諸子學說;帶來了重教育,好讀書,重家教,講家風的傳統。多元文化從四面八方持久地匯集于徽州,與山越文化相互沖突、滲透、圓融,生成新安文化。

    南宋遷都臨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移向南方。展覽中“百川入徽”“走向世俗”等版塊揭示了徽州文化形態出現新的變化:外來人口達到飽和,徽州進入向外移民的新循環;崇文重教結出碩果,徽州士大夫階層逐漸形成,開始步入中央王朝秩序;作為徽州文化內核的新安理學也具雛形,開啟徽州文化復興之路。

    明代手工業陸續發展,白銀貨幣體系確定,商業城市增多,商業流動暢快?;丈添槙r乘勢崛起,在長江流域,創造了一個由坐賈、行商、海商所構成的商業網絡,串聯徽州蘇南密切互動,托舉江南,催生出“無徽不成鎮”的商業奇跡。各地文化源源不斷地引入徽州,推動著文化發展的諸要素進入新一輪相激相依、互動融合的循環。展覽中的大量歷史圖片與實物細節還原著徽州人文生活的點點滴滴,可從中窺見當地文化變遷演化的進程——千年的文化沉淀,歷時數百年持續穩定的釀造,靜悄悄地滲入民間,再經由徽商的龐大體系輻射全國。

    融合、創新、幅射……徽州文化一次次交融裂變,一次次創新成長,它化成眾多子系統蓬勃發展的人文氣象,又聚合成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象,其行進的邏輯范式也成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文化背景之一。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69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国产精品玖玖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免费看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