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清代民間的活字版印刷
    來源:善本古籍(微信公眾號) |   2019年04月01日08:41

    自宋代畢升于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發明活字版印刷后歷經宋、西夏、元等數朝長達三百多年的應用與發展,到了明代,我國古代的活字版技術,已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各種材料都有使用,技術和工藝已齊備。到了清代,只是仿用前代的工藝方法,雖有改進,但沒有較大的創新。

    清代的最大的特點是政府積極使用活字版印書,雍正四年(公元1728年),用銅活字排印了大部頭書《古今圖書集成》,共刻鑄銅活字二十多萬個。乾隆年間,武英殿又刻制木活字十五萬多,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政府大規模使用活字版印書的行為,對于民間活字版的推廣和使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木活字版印刷在民間的使用

    由于乾隆皇帝為木活字取了聚珍版的雅名,提倡用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因此,民間聞風而起,紛紛效仿。其木活字印刷在民間的廣泛使用,大大超過了元明時代。

    民間木活字印本,影響較大的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萃文書屋排印的清曹雪芹、高鶚續《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書前有圖贊二十四葉及圖贊序文為刻版,封面題刻“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萃文書屋”,卷末題“萃文書屋藏版”。

    嘉慶年間活字印本的代表,有:嘉慶十年(1805年)周氏易安書屋排印的《甫里逸詩》二卷、《假年錄》四卷(卷三題《甫里遺文》又分上中下)、《甫里聞見集》一卷;昆山陳元模編輯的《淞南志》;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吳淑騏企瑤山館排印明黃端伯撰《瑤光閣集》;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張金吾愛日精廬排印的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

    道光時期的活字印本,有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安晁氏活字排印曹溶編、陶越增訂的《學海類編》叢書。收錄古今書籍四百二十多種。此外,還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崇敬堂排印的清華恕撰《燕香居詩稿》;道光三十年(1850年)金陵甘氏津逮樓排印的清黃鴻沐輯《帝里明代人文略》。

    咸豐、同治期間,因經濟、文化事業衰退,印書業受到影響,不僅印書數量較少,而且工料粗糙,質量不高。

    光緒、宣統時期,已到了清代晚期,距今較近,活字印本的流傳也比較多了。民間私坊印書有:吳江陸同壽排印的陸文衡撰《嗇庵隨筆》六卷、末一卷;昆陵匯珍樓排印江陰夏敬渠《野臾曝言》二十卷,一百五十二回;常熟趙氏印舊虞山趙士春《保閑堂集》二十六卷;會稽董氏取斯堂排印陳洪綬《寶綸堂集》十卷、拾遺一卷;江蘇存古學堂排印吳縣曹之忠《孝經學》七卷;文則樓排印鄞縣陳僅《群經質》二卷;瘦影山房排印的《徐霞客游記》以及江蘇有古學堂排印《經學文鈔》、蘇州文學山房排印的莫友芝撰《持靜齋藏書紀要》等等。北京的書坊大多采用木活字排印通俗文學書籍,以隆福寺街的聚珍堂書坊最為典型,排印了許多鼓詞、小說。自兼發行,流傳很廣。流傳至今的如光緒二年(1876年)排印的王希廉評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光緒三年(1877年)排印的二十回本《濟公傳》;光緒五年(1879年)排印的石玉昆的《忠烈俠義傳》(又名《三俠五義》);光緒六年(1880年)排印燕北閑人評《兒女英雄傳》四十回;光緒七年(1881年)排印賈鳧西的《歷代史略鼓詞》。其所印《兒女英雄傳》、《醉菩提》都附有活字本排印書目。

    總之,木活字印刷,在清代民間也有較大的發展,地區漸漸普遍起來,印刷內容十分廣泛。

    二、金屬活字版印刷在民間的使用

    清代的金屬活字印刷主要是銅活字。清代政府最大規模的一次銅活字印刷是雍正四年(1726年)至雍正六年(1728年)排印的大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全書一萬卷,書籍卷帙之大,排字、印刷之精,聞名于世。

    銅活字版在我國古代有不同的名稱,曾用過的名稱有:活字銅板、銅字版、聚珍銅板、銅擺板、銅板、仝版、同板等。

    在清代民間,也有采用銅活字印刷書籍。

    目前見到的清代最早的銅活字印本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吹黎閣排印的《文苑英華律賦選》。封面題:《吹黎閣同板》五個字。該書印刷十分精致,此外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侯官陳夢雷撰《松鶴山房詩集》九卷的銅活字印本。

    清代后期銅活字印書比較少見,只有福建人林春祺,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花費白銀二十萬兩,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完成正楷體大小銅活字四十多萬個,他是福建福清縣龍田人,因而把銅活字命名為“福田書海”。這批銅活字印有顧炎武的《音學五書》,其中《音論》為上、中、下三卷;《詩本音》十卷。在《音論》卷首,林氏寫有一篇《銅版敘》,記錄了他刻制銅活字之起因及經過。林氏的今體銅活字,楷書精美,紙墨上品,印刷清晰。林氏用銅活字除印有《音學五書》外,還有《軍中醫方備要》等。

    在杭州,只有吳鐘駿用聚珍銅板印其外祖父孫云桂所著的《妙香閣文稿》三卷,《詩稿》一卷。

    當然,使用銅活字,造價是很高的,因此,作為私人印書來說,沒有雄厚的資本,是難以制成一幅銅活字的,這也是銅活字遠不如木活字使用普遍的主要原因。

    在金屬活字中,除了銅活字外,鉛活字和錫活字在清代都有使用。

    道光三十年(1850年),廣東佛山鎮唐姓書商,出資一萬元鑄造錫活字,共計鑄成扁體字、長體大字、長體小字三套,約有二十多萬個。其扁體字為正楷,兩種長體字近似仿宋體,都較美觀。

    唐氏鑄造錫活字的方法是:用木活字制成泥字范,澆上熔錫,凝固后取下,加以修整即成。咸豐元年(1851年)曾用這批錫活字印成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共一萬九千三百四十八頁,訂成一百二十大冊,印刷墨色清晰,受到社會的好評。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湖南人魏崧在他所著的《壹是紀始》中說:“活板始于宋……今又用銅、鉛為活字。”可見,早在近代鉛合金活字傳入中國之前,已經有人用鉛做活字了。可惜早期的鉛活字印本沒有流傳下來。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精品系列|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久久九九青青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日韩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优势 | 国产精品99亚发布|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