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學》舉辦維吾爾文版作家翻譯家培訓班
3月24日,由《民族文學》雜志社主辦的“2019《民族文學》維吾爾文版作家翻譯家培訓班”開班儀式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黨委書記蘭智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語文翻譯局原局長鐵來克·依布拉音,中央民族大學維吾爾語言文學系主任艾爾肯·阿熱孜等出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民族文學》副主編陳亞軍主持。
閻晶明在致辭中說,近年來《民族文學》除了下大力氣辦好刊物,還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致力于培養少數民族作家翻譯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值得祝賀。2009年以來,《民族文學》在漢文版的基礎上先后創辦了5個少數民族文字版,維吾爾文版正是最早創辦的三種民文版之一。10年來的積累為翻譯家和母語作家的成長做了很多貢獻。中國作協一直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積極扶持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工作。《民族文學》組織這樣的作家翻譯家培訓班,正是搭建了一個具體、實在而有效的專業培訓平臺,有利于作家翻譯家的交流、學習和提升。希望大家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要求,在今后的創作和翻譯事業中增進團結,取得更大的成就。
據主辦方介紹,《民族文學》維吾爾文版創刊10周年來一直平穩健康地發展,刊發了大量原創和翻譯作品,有力促進了我國各民族文學與文化的交流溝通,極大推動了維吾爾族文學的繁榮興盛。目前維吾爾文版已經團結凝聚了一大批維吾爾文作家和翻譯家,100多位翻譯家參與了維吾爾文版的翻譯工作。今年的翻譯和創作將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努力講好新時代中國人的精彩故事。希望學員能認真總結經驗,認真討論和思考怎樣繼續提升原創欄目及翻譯作品質量,把刊物辦得越來越好。
蘭智奇說,《民族文學》作為我國惟一的國家級少數民族多語種刊物,是引領少數民族文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陣地。民族語文翻譯方面,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做好新形勢下民族語文翻譯工作。要以工匠精神追求原創作品和翻譯質量高標準,不斷提高民族文學創作和翻譯水平。他表示,今后將更加支持《民族文學》的工作,傳播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中華民族一家親好故事。
學員代表艾爾肯·依沙克說,接觸《民族文學》雜志以來,更加透徹而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熱愛和平、勇敢善良、勇于創新的精神本質,從中不斷改善自己,強化了與時俱進的能力。作為一名翻譯家,自己將努力以優秀的翻譯作品來提高自己和讀者的文化修養和精神生活品質,促進各族人民之間的交流。
此次培訓班為期5天,共有20名維吾爾族作家、翻譯家參加培訓。培訓班針對維吾爾文文學創作與翻譯的需要,精心設計和安排了文學和翻譯課程,包明德、鐵來克·依布拉音、艾爾肯·阿熱孜等為學員授課,培訓班還安排了座談、研討會和文學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