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藝術的當代價值
所有今天依然存在的傳統藝術,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即它們都是從歷史深處走來,一直堅韌地生存、發展著,在當代的文化藝術領域依然占據著一席之地。比如,戲曲等舞臺藝術、書畫篆刻藝術、各種非遺藝術傳承,以及古典音樂、詩詞等。和現代藝術不同,這些帶著時光痕跡的古老藝術門類多了一個任務——它們需要處理自己的藝術形態和歷史的淵源、和今天的關系。如果,它們在當代的創作中,能夠找到自己的藝術形式和今天的時代生活的契合點,并且能夠以合適的方式恰如其分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提供自己對于生活的思考,那么作品就比較容易放射出歷久彌新的、蘊含著當代價值的光芒。
在這些古老藝術進行當代表達的時候,有兩點彌足珍貴:一是尊重藝術創作規律,傳承這種藝術體裁所承載的、前人留下來的寶貴經驗;二是與當代生活相貫通,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以充滿生命力的作品奉獻給今天的讀者和觀眾,以嶄新的內容和精湛的技藝向自己的古老傳統致敬,同時大膽走進當代沸騰的生活之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對詩詞的觀察,就非常需要回歸到對詩詞藝術創作本身的考察上來,這樣可以簡潔很多,那些因為歷史、審美慣性等原因而附加在詩詞身上的種種繁雜斑駁的東西就比較容易被剝掉。一個簡單的評價標準是:作為藝術作品,今天的詩詞如果仍然能夠用情感的力量深深打動人心、撫慰靈魂,用理性的光芒照亮生活、揭示生命的存在,就說明它的存在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在古人的筆下,我們仍然聽得見鐵馬金戈、看得見大漠冰河、感受得到殺敵復國的豪氣或依依惜別的不舍,這是歷千載而不變的心靈交流,是超越時空的情感信息在時時激蕩。那么,在今人的筆下,是否聽得見時代的交響、看得見世界的紛紜、感受得到現代人生存的質感呢?很欣慰,在一些優秀的當代詩歌作品里,我們仍然是聽得到、看得見、感受得到的。
當代的優秀作品,呈現了當下的生活和情感并做了當代的表達,它們對生活進行了獨特的觀察,也進行了獨特的淬煉,將情感與藝術形式作了別具匠心的結合。詩詞獨特的“有意味的形式”給予了作者無限的揮灑空間。
當然,優秀的作品畢竟還太少太少。
詩詞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在一個時代是否能夠找到它的一席之地,還要看它在那個時代里所面對的審美接受的情況?;蛘邠Q言之,要看它所發揮的社會作用和時代價值。詩詞創作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個人創作,強調創作主體的主觀藝術體驗,與個人的精神境界、眼界情懷、文化品位,以及審美偏好、表達風格等等有直接的關系,作品的品質和段位也就由此而決定了。
從審美接受的角度看,詩詞創作的這一特點和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都非常不同,比如,舞臺藝術要考慮上座率,影視創作要考慮票房和收視率,書畫展要考慮參觀者的數量,也就是要明明白白地考慮觀眾的接受,而詩詞在這一點上非常不一樣,因為詩詞創作首先是創作者個體生命情感的抒發,它的讀者基本是隨機的有緣之人,所以通常來看,詩詞在創作的時候,審美對象感就比較淡薄,它的審美接受通常也難以普泛。尤其是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不斷在變化,社會大眾的生活狀態、情感節奏、審美方式等等也在不斷變化,詩詞如何能夠契入當代人的心靈,是一個特別值得深入探索的課題。
在當代的文化和文學環境中,詩詞創作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是由詩詞作品本身與審美接受的互動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作為評論家,可以引導大眾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懂得去欣賞詩詞之美,但是,不可能越俎代庖,為詩詞創作刻意去安排其在當代文學中的座次。
我們尋找詩詞的當代價值,可能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當代表達是所有傳統藝術形態共同面臨的時代命題,每一個藝術門類的具體答案各自不同。屬于詩詞的獨特答案是什么?
藝術是對生活獨特的發現,當代詩詞創作對當代生活有什么獨特的發現?
情感與形式相結合的探索是藝術創新的靈魂,當代詩詞創作在這方面究竟做了什么樣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