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基層作協負責人培訓班(第三期)在西安舉行
開班儀式現場
3月18日至22日,由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主辦的全國基層作協負責人及文學業務骨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培訓班(第三期)在陜西西安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出席開班儀式并為培訓班授課。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魯敏作開班動員講話。
魯敏作開班動員講話
魯敏在動員講話中表示,面向全國基層作協負責人及文學業務骨干的培訓班,是中宣部《2018-2019年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訓工作計劃》中的重要任務,是中國作協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黨組高度重視、精心籌備,分三期對全國各省作協進行全面培訓。培訓班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廣大文學工作者,尤其是基層文學工作者、創作人員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走與時代和人民相結合的廣闊道路,培養提高文學工作者、創作人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引領,為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吳義勤為培訓班學員授課
培訓期間,吳義勤、辛華、蔣巍分別為學員授課。吳義勤在授課中對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關于文藝工作的歷次重要講話進行了梳理與解讀,同時還針對“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當代文學的現狀”問題談了自己的認識。吳義勤談到,新時代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靈動的現實生活,與我們的精神生活息息相通,如何把新時代的偉大創造轉化為藝術形象,賦予其文學生命,需要作家發揮創造力,發現主題,捕捉靈感,反映巨變。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學從非正常的、扭曲的狀態向五四啟蒙傳統與現實主義傳統回歸,完成了與世界文學同步發展的過程,完成了文學觀念上從社會學、歷史學觀念向純文學本體的轉變,完成了從計劃經濟文學到市場經濟文學的轉型,完成了從傳統形態到高科技全媒體形態的改變。新時代的文學充滿機遇與挑戰,吳義勤鼓勵培訓班學員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發揚文藝培根鑄魂的作用,踐行“四個堅持”,創作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文學佳作。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辛華與學員一道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藝術界、社科界政協委員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并結合具體的文學組織工作與學員分享了推動基層文學事業發展的經驗。作家蔣巍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重要論述,作了題為《從根據地到新時代——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體會與思考》的講座。專題授課后,各基層作協負責人及業務骨干進行了分組討論,相互切磋,分享工作心得與學習收獲。
學員認真聽課
結業儀式
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主任李霄明在結業總結時說,希望各基層作協組織的學員在實踐和工作中,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深化對文學組織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抓好重點工作,創新研究工作方法,執行中國作協深化改革要求,積極開展面向社會、面向基層、服務作家的工作;進一步突出學習實效,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全面工作,力爭推動各級基層作協全面工作再上新臺階。
結業式上,陜西省寶雞市作協主席李廣漢,四川省廣安市作協主席邱秋,甘肅省天水市作協主席王若冰,中國石化江漢油田作協主席陳遠芳,云南省昭通市文聯黨組書記呂亞平代表學員發言,表示要從我做起、扎根基層,讓文學的枝葉踏實伸展,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無愧于手中的筆,無愧于腳下堅實的大地。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賀晉東,陜西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錢遠剛,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副主任馮秋子,陜西省作協副主席、《延河》雜志社執行主編閻安參加培訓班相關活動。
據悉,2018年,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已經在遼寧葫蘆島、山東濟南先后舉辦了兩期全國基層作協負責人及文學業務骨干培訓班。此次培訓班的120余位學員來自1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公安、自然資源、金融、石化系統,是系列培訓中覆蓋面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