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力作承擔起培根鑄魂的職責 網絡文學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及政協文藝界社科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在京召開
3月19日,網絡文學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及政協文藝界社科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在京召開。座談會由中國作協主辦,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魯迅文學院承辦。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出席并講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徐可、邢春、李東華,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25位代表,魯迅文學院第15期網絡文學作家培訓班的40位學員參加座談。
李敬澤在講話中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政協文藝界社科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與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一脈相承,為新形勢下推動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指明了方向。網絡文學界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要求我們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端正創作思想,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堅決抵制虛無歷史、泛娛樂化、泛物質化的錯誤思潮,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推出更多具有歷史底蘊、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自覺地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政協文藝社科界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這些表述透徹地指出了廣大作家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網絡文學有著龐大的讀者群,其中包含著廣大的青少年讀者,他們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因此,網絡作家尤其要注重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創作出更多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學作品,以佳作滋養人心。在新時代,廣大網絡作家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文學網站要加強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培育網絡文學良好生態,共同推動網絡文學從數量主導型發展向質量主導型發展轉變,以更多精品力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真正承擔起培根鑄魂、以明德引領風尚的使命。
陳崎嶸說,網絡文學與當代人的精神生活緊密相連,與移動互聯網等媒介技術天然一體,形成了全民寫作、全民閱讀的文化態勢。網絡文學這些年來的蓬勃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其影響甚至擴展到海外。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期待出現更多與偉大時代相匹配、相適應的偉大作品。網絡作家要自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關注新時代、把握新時代、反映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學創造。網絡文學的題材豐富多彩,我們要鼓勵網絡文學創作的多樣化和多元性。在此基礎上,尤其要注重加強現實題材創作。時代在迅猛發展,人民群眾正進行著偉大的創造實踐,網絡作家要善于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新的靈感,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網絡作家和文學網站管理者要增強自律意識、精品意識,以更多優秀作品奉獻人民,推動網絡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
據介紹,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將擴大工作覆蓋面,加強對網絡作家的團結、引導、協調、服務,推動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魯迅文學院在學員培養中將注重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員理論和創作水平,鼓勵大家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氣象和人民心聲的優秀網絡作品。
叨狼、蘭月熙、萬路之遙、紫伊281、朽木可雕、柳賦雨等6位魯院學員在發言中暢談了網絡作家在新時代的責任和使命。大家認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文學作品對讀者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文學讀者眾多,傳播速度也極快,這就要求網絡作家下筆要慎重,要在作品中傳達正確的價值觀,真正對社會、對讀者負起責任。網絡作家要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堅守高尚的職業道德,真正擔負起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職責,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在風云激蕩的新時代,網絡作家不能缺席,應該與時代同步伐,緊扣時代脈搏,從時代的進程中發現新題材、捕捉新靈感,加強現實題材創作,書寫新時代的新氣象。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描繪人民的偉大創造實踐、抒寫人民的喜怒哀樂,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信念。要樹立精品意識,不能用低俗媚俗庸俗的內容來吸引讀者眼球,單純博取點擊率,嘩眾取寵,賺取不當得利,而要在提升作品質量上多下功夫,沉下心來打磨作品,創作出更多有溫度、有風骨、有情懷的網絡文學佳作。
來自阿里文學的周運和來自晉江文學城的劉旭東在發言中談到了文學網站的管理問題。他們認為,整個網絡文學就像是一個森林系統,而文學網站編輯就是護林員,要承擔起維護良好生態的責任。要按照文學的時代性、人民性來衡量、挑選作品,把提高作品質量作為生命線,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催生精品力作上,推動網絡文學的精品化發展。對作家、作品、編輯的考核,不唯點擊量論,而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積極為進行現實題材創作的網絡作家提供實際幫助。網站自身要加強管理和引導,保證作品具有正確的價值導向,杜絕低俗、媚俗、庸俗,推出更多的與時代共激蕩、高唱時代主旋律的優秀作品,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學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