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催生大內容消費時代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顯示,消費支出同比增長6.2%,其中,居民教育文化娛樂占居民消費支出的11.2%至2226元,增長6.7%;據閱文集團活躍用戶在線閱讀年內支出293元的數據看,中國網絡文學用戶的數字閱讀消費占其文娛消費支出總額的13%。?
從另外一則數據看,中國網絡文學已經成為大內容消費的最佳載體。據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32億,占網民總體的52.1%。中國網民平均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 27.6 小時,其中7.8%的時間分配給網絡文學,這也就意味著,一個普通的中國網民每周看網文的時間超過2.15個小時,折合每天18分鐘,與當下流行的短視頻旗鼓相當。
如果把網文IP改編的影視市場納入考慮范疇,網絡文學無疑處于在線內容舞臺的中央。前不久發布的《中國網絡文學IP影響力報告2018》認為,“網絡文學的產業聯動、跨界傳播趨勢明顯,從最初的小說到躍然屏幕的電視劇,再到身臨其境的手游,網文IP通過影游聯動實現了內容二級跳。”
毋容置疑,網絡文學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有信號的地方,就有人在看網絡小說。
中國網絡文學用近20年時間做到文創行業最上游。閱文則憑借其豐富的內容儲備資源及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持續向整個產業鏈輸送內容和故事,扮演了文創內容源頭的角色。?
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8年網絡文學IP影響力研究報告》統計,在最關鍵的IP內容資源總盤子中,閱文集團以72%成為行業領頭羊,中文在線與掌閱分別以27.5%,5.2%位列內容資源占有量的第二、第三位。閱文平臺匯聚近730萬創作者,1000余萬部作品儲備量,月活躍用戶超過2億戶。
近年來的熱門IP改編劇幾乎都帶著濃郁的閱文基因。從經典的現象級IP改編的《斗破蒼穹》,到熱播出圈的《將夜》《扶搖》《雙世寵妃2》,僅2018年,閱文集團旗下15部IP改編影視劇作品上線,帶來超過700億的總播放量,摘得改編劇播放量桂冠。
由閱文帶動的網絡文學作品內容改編已被運營成一條成熟產業鏈,內容改編的行業已經涵蓋至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絡游戲和動漫等方方面面。據中金公司估算,網絡文學在線閱讀和版權運營有望在遠期合計達到500億市場空間。
網絡文學的源頭價值被更多參與者所效用。愛奇藝就提出“以文學驅動影視”的發展方向,通過各期“云騰計劃”助力自身文學業務的發展與影視化。阿里文學也為阿里大文娛提供內容源動力,致力打通IP變現的產業鏈條。
與此同時,網絡文學巨無霸閱文集團踏上內容多元化、跨界融合新征程。向其他內容類型擴張,是閱文的第一個變化;向產業延展完成從“數字閱讀-版權孵化-衍生品開發”進化路徑。
閱文集團認為,網絡文學應該是一種包容的文化方式,不僅有長篇網絡原創文學,還應該有嚴肅文學、娛樂文學、短篇、漫畫、聲音等不同題材類型。
從這個角度看,網絡文學已經踏上成為中國居民文娛消費支出的內容價值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