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語言恰到好處可不容易” ——朱自清佚簡四通考釋
    來源:文匯報 | 戚慧  2019年03月11日08:33

    2018年適逢朱自清先生120周年誕辰,有關部門擬出版新纂《朱自清全集》,因而向學界征集朱自清佚文、佚信。筆者新近發現朱自清佚簡四通,茲全文披露并略加考釋。

    致郭紹虞一通

    朱自清致郭紹虞信,見郭伯恭詩集《饑餓》。1935年11月,《饑餓》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收新詩22首。書首有郭紹虞《序一》、朱自清《序二(代序)》及作者《付印題記》,書尾有作者《跋》。

    朱自清序是其1935年9月寫給郭紹虞的信,姜德明曾在《〈饑餓〉——農村生活的詩集》提到,但未全文披露。茲照錄于下:

    紹虞兄:

    郭伯恭先生的《饑餓》,細細讀過了。有些詩寫得非常親切,像《紡紗婦》《賣布》等。有些詩寫得很悲壯,卻不流于膚廓,像《路上》《燒》等。《饑餓》的特點似乎更在前者。郭先生自己在《跋》里說得明白:

    "我的詩是從真實的生活中體驗出來的,不大草率的寫;雖然我對于鄉村的取材很廣,但那都是我親眼見過的事實,因為我是從小在鄉村里長大的。"

    詩應當怎樣寫,我不知道,但我們這破產的農村的光景,是值得詩筆記錄的。小說取材于農村的很多,詩這方面,似乎還只有臧克家先生和郭先生。

    這種詩顯然不能用歐化文;語言恰到好處可不容易。

    郭先生說:

    "關于詩的條件,我以為應當注意的,就是文字的平民化,詞句的經濟化,音節的天然化。"

    他的確照這里所說的做去;除了第三項有時還不能做到以外,別的都做到了。——用俗字俗語寫農村生活的詩,最早的還有一位蜂子先生(筆名);見于民十七的《大公報》,題作“民間寫真”,用的卻是詩的形式。不過那些詩很少,又都簡單,歌謠味兒比詩多。

    《路上》等詩,魄力大,想像也不缺少,但總嫌露些。《希望》《小河》像別人處太多,不妨刪去。集中似乎只有兩首抒情詩,《我是一只小羊》《江上黃昏》;前一首圓熟些。

    這封信請讓郭先生看看,妄評,勿罪!

    弟朱自清 二十四年九月

    朱自清與郭紹虞交往頗深。朱在北大哲學系就讀時,郭曾旁聽。兩人同為新潮社、文學研究會成員,參與組織中國新詩社,合編新詩集《雪朝》。

    1924年8月,朱到清華大學任教。1927年7月,郭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同在北京,彼此見面機會多了起來。

    1934年春,郭紹虞因燕京大學休假,前往河南大學任教。據郭紹虞回憶:“二十三年春,我以學校休假之暇,在河南大學住過半載。當時,郭伯恭先生亦在開封,以其所著見示。其中一種,即是他的新詩集的稿本。”

    郭伯恭(1905—1952),名習敬,河南人。1926年中學畢業后曾在家鄉多所學校任教,授課之余從事文學創作。1932年秋,他棄教返鄉,任嚴北鄉鄉長。1933年春,郭伯恭來到開封,寓居友人姚雪垠處。

    除詩集《奔流》《激湍》《饑餓》,郭伯恭還著有《歌詠自然之兩大詩豪》《魏晉詩歌概論》等。郭紹虞在河南大學任教期間,郭伯恭在此旁聽學習,他將自己的創作稿本拿給郭紹虞看,郭紹虞將其詩稿推薦給了朱自清。

    郭伯恭看過朱自清信后,在《付印題記》中寫道:“朱佩弦先生在讀后特意為它寫了一篇代序,更是它一種意外的光榮。朱先生所推許的,我不敢當;朱先生所指示的,我已遵辦。所以集中已沒有《希望》和《小河》,為補其缺陷,我又另選舊作《問誰》和《生之路》這兩首小詩”,希望“讀者讀了這兩首小詩,然后再去讀集中的《路上》,至少可以容易窺見我所走的人生的路,是怎樣地坎坷,怎樣地吃力了”。

    致王平陵一通

    1940年7月9日,貴陽版《中央日報》開辟副刊《文藝周刊》,由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編,實際負責人為王平陵。

    1941年11月13日,《文藝周刊》第四十七期始設“作家書簡”欄,“編者案”云:“書簡是應用文的一種,作家的書簡,雖屬信筆直書,然別有風味。在各學校特別重視應用文的此刻,本刊遇有較好的書簡,當隨時介紹給讀者。”這一期,同時刊登了朱自清和蘇雪林書簡各一通,收信人均代之以“××”,落款僅署寫信人姓名,無年月日。

    朱自清信如下:××:

    在聯大時,接到你的信,當時很高興,但因為想不出題目,不能交卷,便一直延擱沒有復你。這些年教書的關系,留意的范圍,狹窄得很:所以老找不著題目寫近乎文藝的東西。去年過重慶,當時就決定寫一些重慶印象給你補白。后來到成都,一忙就擱下。今年夏末秋初,重慶又經過大轟炸,使我覺得我的印象寫出來也許太不符合,就索性不寫了。近來檢舊信,重讀你的那封信,便決定還是將那些印象寫出來給你看,但是寫出來很短,只好補寫罷了,對不起得很!你的地址,是向李季谷兄打聽來的。祝好

    朱自清

    信中,朱自清告知對方其地址是向李季谷打聽來的。

    查朱自清日記,1941年3月13日,“李季谷先生下午來訪,我們暢談。他被任命為四川大學西方世界史教授與歷史系主任,但仍負責讀書俱樂部的《通訊》。他答應寄我一整套雜志,邀我向它投稿”。3月14日,“寫成文章《重慶一瞥》”。3月15日,“寫信給王平陵,附去給圣陶的《重慶一瞥》”。據此可斷定,此信是朱自清寫給王平陵的,寫作時間為1941年3月15日。

    朱自清隨信所寄 《重慶一瞥》,是僅500來字的短文,后發表于重慶《抗戰文藝》1941年11月10日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署名佩弦。

    致游國恩二通

    朱自清致游國恩信,來源于游國恩《悼念朱自清先生》文。此文作于1948年8月23日,同年9月1日刊于北平《正論》新9號“文藝”欄,文中抄有朱自清信兩通。

    第一通信是朱自清在成都寫的:

    澤承先生:

    囑鈔《三秦記》,已鈔如右,乞察。此間友人頗有欲讀尊詩者,便中如承鈔寄一二十首最為感盼。《村居雜詩》亦盼將《中央日報》刻稿惠寄。以前蒙錄示各首除“粲”字韻二首外,俱未帶來,鈔時不妨重復也。潘伯鷹君在渝印《飲河》副刊專載舊詩及詩論文(多白話作)。過渝時曾示以滌非詩,潘君選錄五首,頗為讀書所重。在此查病訪友,已了一月,本意在休養,亦不以無工作為悔也。胃病或謂十二指腸潰瘍,或謂遷性胃炎,大概不太嚴重。知注并聞。弟回昆約在九月二十日左右,匆上即頌著祉

    弟朱自清頓首 二十一日

    “澤承”是游國恩的字,亦作澤丞。《悼念朱自清先生》中,游國恩稱“這是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寄給我的信”。查朱自清日記,1944年8月22日記載:“星期二晴 莘田 士選 澤承。”可見此信寫于8月21日,22日寄出。

    1944年暑假,游國恩與羅常培、鄭天挺等人受聘為云南省大理縣修縣志,因某問題要查書,遂托即將赴成都的朱自清把《二酉堂叢書》所輯《三秦記》某部分抄寄給他。游國恩到大理不久,突患盲腸炎,一月后才回昆明,而朱自清已將“要查的東西鈔寄來了,并且細心校對,加以按語,底尾還附了下面一段話”。所附“一段話”,即朱自清寫給游國恩的這封信。

    朱自清告知游國恩,成都不少友人欲讀他的舊體詩,請他抄寄一二十首。朱自清對游國恩的舊體詩很是激賞,而游國恩“偶有所作,必要抄給他看”。朱自清希望游國恩將他刊發在《中央日報》上的《村居雜詩》寄給他,并說潘伯鷹在重慶主辦《飲河》副刊,專載舊體詩及詩論文。游國恩《村居雜詩》(共五首)原載昆明版《中央日報·文林》1944年6月12日第五期,后由浦江清寄潘伯鷹,發表于《時事新報·飲河集》1944年10月3日第七期。

    朱自清還告知游國恩:“在此查病訪友,已了一月,本意在休養,亦不以無工作為悔也。胃病或謂十二指腸潰瘍,或謂遷性胃炎,大概不太嚴重。”朱自清此次回成都主要是看病、休養,其間仍不忘替友人查抄資料,推薦詩歌,這份情誼令游國恩倍加感動:“為了文字,他這樣的為朋友揄揚,我不僅是感激他,我真佩服他這種‘見善如不及’的態度。”

    原計劃于9月20日左右回昆明,結果直到10月1日朱自清才到達春城。

    第二通是朱自清1947年4月19日寫于北平,托人轉交給游國恩的:

    澤承先生左右:

    久未晤,為念。前得潘伯鷹君一書,囑向先生索詩,原函附奉。乞逕洽,為荷!《京滬周刊》一冊并附上,并乞轉寄滌非。五月節日多,文債累積,太苦太苦!明日偕學生及眷屬游山,真所謂偷閑學少年也。匆此,即頌

    文祺

    弟自清頓首 三十六,四,十九

    1946年5月,西南聯大解散,朱自清回清華,游國恩回北大。

    清華、北大雖一墻之隔,但兩人僅見過幾次,因此朱自清說“久未晤”。朱自清告訴游國恩,潘伯鷹擬向游國恩索詩,并附上潘伯鷹原信及《京滬周刊》一冊,希望他轉寄給蕭滌非。1947年2月9日,潘伯鷹主編的《飲河》詩刊由重慶移至上海,在《京滬周刊》上增列“詩葉”,故寫信向舊友邀稿。同年6月8日,《京滬周刊》第一卷第二十二期“飲河集”欄同時刊登蕭滌非《呈佩弦先生》、朱自清《滌非惠詩次韻慰之》和游國恩《題楊可澄山水畫冊》,均由潘伯鷹手書。此后,他們的詩作多次見載于《京滬周刊》。

    朱自清在信中說:“五月節日多,文債累積,太苦太苦!”據朱自清日記,四五月間,他一直忙碌不停,寫文章,參加各類活動,體重僅有47.3公斤。無怪乎游國恩感嘆:“他的生活也真夠苦的”,“他患胃病20年,在昆明七八年已經夠苦了,回北平仍然是苦,而經常要上課,開會,講演,寫文章,接見學生,終日不得休息,怎么不會累壞了他呢?他生平為人方正嚴肅,言笑不茍,負責任,重然諾,是一個極有學養的人”。

    此后,游國恩曾在學校、聚會上見過朱自清幾次,不久聽到他病重的消息,心中滿是擔憂。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游國恩參加朱自清出殯及火化儀式,寫了挽詩《哭佩弦先生》:

    十年漂泊得生還,塵浣征衫鬢欲斑。

    反胃陳王妨飲食,解頤匡鼎動愚頑。

    文章新變空余子,憂患平生塞兩間。

    太息唐樓成故事,與君斟酌陸渾山。

    在《悼念朱自清先生》文中,游國恩滿懷深情地寫道:“朱先生啊!我們的友誼以詩始,也應該以詩終。現在我寫了一首詩來哭你,掛在你的靈前,不知道還能博得你的謬賞否?”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麻豆|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d动漫精品专区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99久久99久久精品|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