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也怕巷子深”
中國的文人,特別是作家和學者,大多秉承那句老話:“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沒有注意到,正是那些大牌名酒早已擺脫羞羞答答的難為情態,走出深巷大宅,多少年來在持續做宣傳,打廣告。那些商家深信的話正好相反:“酒香也怕巷子深”。
莫言的作品如果還養在“深閨”,沒有《紅高粱》電影的強力推介,沒有十幾種外譯本,沒有媒體的深層報道,莫言的“酒”再香也還是儲藏在高密鄉的破爛地窖里,最多是十里八鄉的人花上幾塊錢沽幾壇去,逢年過節或紅白喜事的時候小酌一下。像莫言這樣的“酒”,上海、北京、陜西、四川等地還是有的,而且還不在少數,但多數還都藏在深巷中。
十幾年前《三體》連載的時候,誰也想不到這部作品會在世界引起這么大的轟動,更想不到其英譯本受到那么多西方讀者青睞,還獲得雨果獎、銀河獎、克拉克獎等多種大獎。譯作本身的質量無疑是中國文學走出去的重要因素,而市場因素顯然不容忽視,酒香也怕巷子深啊!隨著文化商品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市場因素對于文學作品的傳播影響也越來越大。要想使中國文學更快地走向英語世界乃至世界各地,恰當的宣傳和正確的推介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和環節。
麥家的《解密》(Decoded,2014)能在海外迅速走紅,與出版公司以及相關媒體等各方面對原作者及譯作的大力宣傳密不可分。在《解密》英譯本出版前后,出版社及作家對其做足了宣傳,其英文版由英國企鵝出版集團(Penguin UK)和美國法勒·斯特勞斯·吉羅出版公司(Farrar Straus and Giroux)聯合出版,在英、美等35個英語國家同步上市,出版不久就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得到讀者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在美國亞馬遜的世界文學榜單上曾位列第十,被英國老牌雜志《經濟學人》評選為年度優秀圖書之一,成為迄今惟一一部入選企鵝經典文庫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麥家成為第一個入選“企鵝經典”的中國當代作家。可見,走出嬌羞態,不再難為情,是中國文學的當務之急,也是文學走出去的堂奧之一。
至于說到作品外譯,認知上則更是亂了套。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像莫言的英譯者葛浩文那樣“隨意增、改、刪”,自己的作品才能走出去。漢學家們的翻譯有些地方是作了調整,但那是根據目標讀者的接受和意識形態的需要而做出的。有些時候我們光是簡單地從字詞語句方面做了簡單的對比,沒有從語意、語境、意境、典故、氛圍、節奏、語氣和韻律等多方面去考量,沒有從深層語境下或從更高層次上去考量漢學家們的翻譯。作為莫言作品的主要英譯者,葛浩文并沒有“隨意”增、改、刪,為數不多的“增、改、刪”也進行得非常審慎,都征求了莫言的同意,有的增、改、刪還是出版社的意見。葛浩文曾多次強調,一個譯者不能做一個文化殖民者,堅決反對個別英美翻譯家所采取的完全歸化(英語化)的翻譯方法,他也正是本著這樣的精神把莫言作品忠實地翻譯到英語世界中去的。葛浩文的譯文越是忠實原文,我們就越能看出莫言作品自身具有的魅力所在,同時也說明像楊憲益等中國自己的翻譯家所采取的盡量忠實于原文的“直譯法”的必要性和存在意義,說明這個時間中國文學文化比較原汁原味地走出去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語境和國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