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名畫中的美人,未必都很“美”
    來源:解放日報 | 胡建君  2019年03月08日08:52

    《搗練圖》卷(局部)

    12

    從仙山樓閣上的逍遙女神,到深宮御苑里的皇家貴婦,再到文人空間里的貞靜女史,中國仕女畫有著千余年的悠久歷史。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畫中的美人未必都很“美”,她們有的體態豐腴,有的看起來有些病懨懨。不同時代的畫家都以當時社會對“美”的標準來創作,一部仕女畫史可謂一部女性審美的變遷史。

    高妙脫俗的魏晉女神

    中國仕女畫歷史悠久,戰漢帛畫中已見仕女身影,但“仕”與“女”本不連用,分別指男子和女子。《詩經》有云:“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勺藥。”秦漢以后,二者逐漸合用,意指“女而有士行者”,指德才兼備的貴族婦女。

    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一幅取材自文學作品《洛神賦》的畫作,當時還沒有“仕女畫”一說,但畫中的洛神形象深入人心。“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年賦洛神”。《洛神賦》的作者是七步成詩的多情公子曹植,而賦中那位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洛神,其原型則是歷史上頗具爭議的甄妃。

    甄妃是曹丕的妻子,卻與曹植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甄妃去世后,曹丕將甄妃生前的愛物金縷玉帶枕賜給曹植作為紀念。曹植如獲至寶,抱枕而歸,途經洛水,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而來。一驚而醒,無限唏噓間,曹植就著篷窗微弱的燈光,寫下了千古名篇

    《感甄賦》(后改稱《洛神賦》)。

    被譽為“才絕、畫絕、癡絕”的顧愷之偶然讀到曹植的《洛神賦》,有感而發,以春云浮空般的用筆,將洛神靜止難期、體迅飛鳧的婉轉游離之態呈現于絹素之上。畫卷開處,高柳迎風,曹植帶著隨從來到洛水之濱,凝神悵望。恍惚中,洛神云髻峨峨,輕裾飄飄,手持羽扇,回翔于碧波之間。周遭眾女神在云天與碧波間自由遨游,相與嬉戲,滿目天衣飛揚。

    《洛神賦圖》中女性的頭飾和服裝頗有看點。她們的服飾多為交領束腰,上儉下豐,裙多褶裥,下擺寬松。部分女神穿搭一種半袖衣,袖緣類似今天的荷葉邊。裙裳下擺通常繪有較寬的緣飾,呈波浪狀曳地。衣裙前裾下擺垂有尖角狀裝飾,衣帶當風。因當時女性禮服上裝飾有上廣下狹的圭狀布片,故名“袿衣”,舉步時輕舞飛揚平添姿彩。洛神、南湘二妃頭頂束發成環,這種高髻發式稱為“飛天紒”,又稱“靈蛇髻”,至今在仙神題材的戲劇中還可以見到,靈動飛揚,高妙脫俗。

    以胖為美的唐朝貴婦

    畫史中最早出現“仕女”一詞,是從唐代開始的。朱景玄在《唐畫斷》中贊美周昉:“又工士女,為古今冠絕。”當時的仕女畫不以平民百姓為描繪對象,而是指向上層婦女的閨閣生活。

    張萱和周昉是唐代仕女畫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宣和畫譜》稱張萱“于貴公子與閨房之秀最工”,善于描繪曲眉豐頰、“朱暈耳根”的仕女形象。張萱的原作今已無存,史上留下兩件重要的摹本,即傳說是宋徽宗臨摹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卷和《搗練圖》卷。其中《搗練圖》卷現藏于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表現的是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只見宮女們身著低領窄袖短襦,系高腰長裙并扎絲帶,身披輕薄如紗的印繡紋樣披帛,舉止嫻雅,意態從容。

    細看《搗練圖》,“女主角”眉間的“花鈿”十分顯眼,花鈿的材料一般為金箔、魚鱗片、魚鰓骨、云母片等,以魚鰾膠等粘貼于面部,眉毛上方的紋樣可能由魚鱗點成,可見古人取用于天地萬物的奇思。唐代女子們所用的唇脂已經近似于現在的口紅了,有論寸的管狀,也有盒裝,或以絲綿、紙片、金箔剪成圓形或花瓣形,浸透胭脂汁,曬干以方便攜帶。

    周昉的名作《簪花仕女圖》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畫中體態豐腴的仕女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貴族女子形象。唐代的政治、經濟中心集中在關中一帶,據《宣和畫譜》記載:“關中婦女纖弱者少。”唐代又是一個與邊疆少數民族交流頻繁的朝代,當時的女性多受周邊少數民族影響而熱衷運動。由于水土滋養以及生活習慣等原因,唐代女子以豐肥為美。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用細勁有力、典雅含蓄的琴絲描和堂皇濃麗的色彩,體現出貴族仕女養尊處優、游戲于花蝶鶴犬之間的日常生活情態,更將仕女日長慵困、凝神靜思的神態烘托得恰到好處。

    唐代貴族女子化妝非常講究,步驟包括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點面靨、描斜紅、涂唇脂。據說僅畫眉毛這一項,就有幾十種眉型之多。《簪花仕女圖》中的蛾眉,又名“桂葉眉”,眉型闊短而粗,多將眉剃凈后再描繪,眉頭圓尖,眉腰粗渾上揚,眉梢尖橢,雍容之中亦顯英氣。仕女們頭上所戴的首飾名為“金步搖”。這種步搖在唐代多以金玉制成鳥雀形,在鳥雀口中垂下珠串。除了走路時搖曳生姿,更在晃動太甚時提醒女子注意步態。

    明代高濂評點周昉的美人圖:“美在意外,豐度隱然,含嬌韻媚,姿態端莊。”所謂“神生狀外,生具形中”,可見唐代仕女除了精致的妝容外,更以神采和氣度取勝。

    弱柳扶風的明清仕女

    到了宋代,“仕女”一詞開始普遍使用,成為女子的泛稱。如北宋《圖畫見聞志》記載:“士女宜富秀色嬡婧之態。”隨著文人畫的興起,文人士大夫以山水抒發胸中逸氣,而仕女畫的地位則大大降低。宋畫中偶爾出現的女性形象,受到宋代文人整體的清雅內斂風格的影響,呈現柳腰纖足、清雋文秀的形象。

    明清時期,仕女畫更退去了前代濃重的說教意味而主要滿足觀賞功能,仕女題材“巍然為畫中獨立之一科”。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壯大,明清仕女畫在形象上以世俗風尚為導向,在“陰柔為美弱為用”的審美思想指引下,延續了宋人清秀的審美。從清代畫家改琦的作品中可以一斑窺豹,獲知明清仕女畫的一般情狀。由于市民文學繁榮,以文學作品為主題的畫作亦增添了故事性和情節性,強調環境氣氛的烘染,并題詩闡釋畫意,力求通俗性與文學性兼容。改琦的《紅樓夢圖詠》即詩書畫并舉,并善于補景襯托紅樓女子的情感氣質,如雪中折梅、花間獨酌、月下吹簫等,從而創立了仕女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新體格,時人用“神韻天然”“貞靜之態”等語評之。

    明清仕女畫中的女性形象,賞的是嬌花照水之顏,觀的是弱柳扶風之色,別有一番特殊情味,卻失去了唐宋時期健康舒展的畫風。自此,雍容華貴的宮廷貴婦、端莊妍麗的大家閨秀消逝在畫卷中,明清畫家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中下層平民女子。儒家奉行的女性理想人格在明清時期得到了廣泛認可,時風所及,清代仕女畫中的形象漸漸趨于概念化、程式化,常顯得“愁草草、恨重重”。其發髻、眉型、服飾等細節也突出了人物羸弱的“病態美”。

    從發式上來看,明清女性選擇性地繼承了鳳髻、蟬髻和墮馬髻,顯得楚楚可憐。在眉型上,大多采用眉梢下垂的八字眉以及如煙似霧的遠山眉,描繪出陰柔憂郁的弱女子形象。在服飾方面,往往選擇質地輕薄如紗的面料,衣帶隨風飄揚,以突顯女性弱柳扶風的翩翩逸致。畫家們往往進一步在神情動態上加強柔弱的樣貌,正所謂“態之中吾最愛睡與懶,情之中吾最愛幽與柔”。

    (作者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延伸閱讀

    古代女性在這些名作中“留影”

    《女史箴圖》也是顧愷之的傳世名作。這幅畫貴在“神韻”二字。魏晉之前的人物畫大都不太注重描繪人物的容貌,而顧愷之則用極其細膩的線條描繪了宮廷女性的神韻,他用筆輕盈優美,因此后人用“高古游絲描”來形容這幅名作。

    《虢國夫人游春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繪了唐太宗年間,楊玉環的姐姐虢國夫人及其眷屬,一行八騎九人揮鞭策馬,外出踏青游春的情景。有學者認為,真正的虢國夫人是畫中第一位身著男裝的開路者,這幅畫記錄了唐朝女穿男裝的中性風。

    《彈琴仕女圖》是唐代畫家周昉的另一幅傳世之作,描繪了唐代宮廷貴婦品茗聽琴的悠閑生活。這些貴婦體態豐潤,曲眉豐頰。她們啜茶時出神的背影和調弄琴弦的細致動作,都被描繪得十分精確且富有表現力。

    《修竹仕女圖》是明代畫家仇英所畫的眾多仕女圖中的佳作,庭院內修篁疏淡,奇石臥立,一仕女寬袖長裙,信步閑踱,凝視遠方。仇英用細膩的筆墨,刻畫仕女脈脈含情的心理狀態,也透露出其空虛的精神面貌。

    《調梅圖》出自明代大畫家陳洪綬,畫面描繪的是兩名女仆調制梅子的情景,她們櫻桃小嘴,體態豐腴,面部頗似唐代的陶塑女傭,但臉型卻被拉長,身段也很瘦弱,反映了晚明以清瘦、苗條甚至病態為美的審美傾向。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热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国产精品特级露脸AV毛片|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91精品美女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1卡二卡三卡四卡精品|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内射后入合集| 久久线看观看精品香蕉国产|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