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出精品 奉獻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文藝事業、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在2014年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和2016年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要求哲學社會科學界“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新時代文藝界社科界的工作把握了宏觀方向。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則進一步以“培根鑄魂”四個字闡明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職責使命,并提出了“四個堅持”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號召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講話,深刻認識到:人民需要精品,時代需要精品。走進人民、扎根人民,反映現實、觀照現實是多出精品的必由之路。只有走進人民、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才能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蘊含歷久彌新的思想價值、文化魅力,堪稱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無不是那些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的作品,無不是那些真實、全面、深刻記錄時代、書寫時代、謳歌時代的作品。多出這樣的精品,是每一位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歷史責任和神圣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文學出版工作指明了大方向,提出了總要求,讓我們深受鼓舞,信心大增。文學出版必須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自覺擔當起催生文學精品的主流出版重任?!叭诵氖亲畲蟮恼?,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優秀文學作品在鼓舞人民、凝聚共識方面能夠釋放出巨大精神能量,能夠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要求,發揮出版的“常站在社會的前一步,引著社會向前進”(鄒韜奮語)的重要職能,引導作家深入時代,深入人民,積極鼓勵精品創作,使更多的文學精品走近讀者,鼓舞讀者。
世界聚焦中國,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發生的巨變、取得的成就,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但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在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的時候,是否很好地把我國發生的巨變、取得的成就背后的邏輯和特質,亦即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傳達出來、宣傳出去?在中國的國際傳播已經呈現出轉向戰略主動的新趨勢下,那些講述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的中國故事應當是我們擴大國際傳播的首選、必選成果。讓中國故事在世界廣泛傳播,從而進一步實現國際傳播的有效深入,文學精品出版肩負著重要使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主題出版”大年。作家出版社把深刻反映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斗實踐、藝術展現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優秀文學作品作為“主題出版”的重中之重。對這些作品,出版社投入優質編輯資源,精心規劃生產流程,將按計劃陸續推向市場。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大對這些作品的推廣力度,通過各種宣傳營銷活動,向廣大讀者傳達中國人民砥礪奮進70年的輝煌成就,展示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的優勢,增強自豪感,激勵自信心,充分發揮好精品文學出版的社會效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