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劉濤:論新世紀“中國文學”的復興
    來源:當代文壇編輯部(微信公眾號) | 劉濤  2019年03月06日08:43

    21世紀,粗疏而言可謂“新文學”時代。1902年,梁啟超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推尊小說,冀小說承擔新民大任。1905年,王國維《人間詞話》已有“優美”“宏壯”“關系”“限制”等語,“原道、宗經、徵圣”云云不再言之,宗西端倪已見。1917年,胡適作《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作《文學革命論》,貶中國文學崇西方文學,舉起文學革命大旗,吹響號角,遂興起新文學。1918年,魯迅發表《狂人日記》,始顯示出“新文學的實績”。鄭振鐸作大量文章,提倡新文學,抨擊黑幕小說、武俠小說。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出,于是有“工農兵文學”。之后盡管有“三突出、三結合”“改革文學”“先鋒文學”“新寫實”等等,但皆為新文學內部之變。又因有“大系”,有文學史,有體制保障,有經費支持,有高校人才輸出,新文學遂成一統。

    當然,20世紀“中國文學”這股“執拗的低音”一直存在,只是有時聲音甚小,未必聽得真;有時喬裝打扮,或附著依附,未必認得清;有時被壓抑,未必看得見。譬如,有《狂人日記》文言小序。有陳師曾《文人畫的價值》。有“鴛鴦蝴蝶派”。有各種類型文學。馬一浮沉浸宋學。章太炎倡國學。錢穆撰國史。有張愛玲之傳奇。有胡蘭成自述與政論。有南懷瑾解三教經典。有潘雨廷易學史與道教史。《林海雪原》有武俠的底色。《青春之歌》有言情底子。知青文學則似秀才落難。有汪曾祺。有金庸。有阿城。有馮驥才。有尋根文學。

    20世紀國運總體頹勢,于是有新文學。21世紀逐漸復興,中國文學當復興。可戲仿胡適、陳獨秀二公,比較新文學與“中國”文異同。新文學是貶中崇西的文學,是“原道、宗經、徵圣”體系破碎、新的經典體系尚未建立的文學,是欲小說承擔經史之任的文學,是不得已的文學,是權變的文學,是越俎代庖的文學,可行于特殊時期,但終究力小任大,今已踉踉蹌蹌。中國文學是崇尚中國主體性的文學,是逐漸建立起“原道、宗經、徵圣”體系的文學,是充分吸收新文學長處、客觀評判新文學不足的文學,是重新認識中西文化大傳統的文學,是常態的文學,是文學回歸其本職的文學。

    21世紀雖只開頭,但幾微已見,或新文學將消,或中國文學將興乎。目前,國家、文學界,已形成一股復興中國文學的合力。更重要在于,國家倡導“中國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翌年全文刊發。講話第四部分為“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強調中國精神是重要的轉折點。2015年,《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發布,第三部分為“讓中國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2016年,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7年,中辦、國辦出臺《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雖曰工程的意見,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原則皆在。

    而新文學的知識結構有所偏差,對于西方文化有盲目崇拜,對于中國文化有莫名鄙夷,故對于中西文化大傳統缺乏深入認識與整體理解。李長之說:五四“對于西洋文化還吸收得不夠徹底,對于中國文化還把握得不夠核心。”(李長之:《“五四”運動之文化的意義及其評價》,見《迎中國的文藝復興》,商務印書館2013年,46頁)21世紀以來,文學界有人相對客觀、深入地認識中國文化,逐漸向中國傳統尋找資源,形成了創作的思潮,呈現出不同于新文學的知識結構。

    李敬澤曾言,凡外出隨身帶者多是《左傳》,此書可謂其知識結構的壓艙石。在其著述譜系中,《小春秋》居重要位置,欲理解其當代文學批評,欲知作者之志,可觀《小春秋》。詠而歸,夫子嘗與也。敬澤用之,亦知其與,故斯書有春和景明氣象。敬澤言:“這本書大概也是詠,所詠者古人之志、古人之書,時自春秋以降的中國傳統。而歸,是歸家,是向可歸處去。”此《詠而歸》之志。

    李瑾對身處的時代、中國新詩、新時期詩歌等皆有大判斷。新詩與新時期的詩,是現代性形態的詩,是“孤島”狀態的詩,是不同于古詩的“新詩”。明白時代,于詩歌變遷大勢及問題了然于心,由是清楚自身使命和其詩歌定位。反抗“現代性”是李瑾的追求,走出“孤島”是其詩歌品質。如何走出孤島?須有整體性判斷。地勢各樣,何必是島?島有千萬,豈能為孤?走出“孤島”,具體到今日而言,關鍵須明白中西之變與古今之變,進一步還須明白“我”在大變中的使命和定位。

    21世紀出現了不同于新文學的主題。近年,一些作品突破新文學格局與趣味,或向中國傳統文學致敬,或可謂是中國傳統文學主題的現代翻版。《繁花》描述上海和上海人的今昔生活,其筆下的市井生活瑣屑卻真實。這些細節,因為“繁花”之名有了一以貫之的道。很多古典小說通過不同的故事反復述說“花開花落”的道理,但此調不談久矣,金宇澄復談之,意外成功。《繁花》中女性光鮮亮麗,流水席里歡聲笑語,花團錦簇,觥籌交錯,然而一朝宴席散盡,鮮花枯萎。可是,幾個人聽得進?孰能繁花之際,作花衰時想?孰能在天堂中看到地獄,孰能在地獄中看到天堂?陰陽二氣,流轉不息,孰能思慮深遠,見幾而作?

    師力斌、安琪編纂《北漂詩篇》(中國言實出版社2017年),收錄100余位老少“北漂”詩人或曾漂詩人,數百首風格不一詩作。北漂大都一省、一市、一縣、一鄉之俊彥,外迫于生計,內感乎不遇,不平則鳴,病而呻吟,于是有詩。《北漂詩篇》所收詩歌雖類型、風格不一,粗疏言之主題可謂“詩可以怨”。怨之為情雖為一,然發則多矣,散則殊也。幸福的北漂是相似的,不幸的北漂卻各有各的不幸。怨之為情亙古不變,所變者具體時代和處境,今之北漂詩人與北漂詩歌,或可為“詩可以怨”傳統下一新的注腳。怨發諸詩,作者怨稍得舒,有益于身心,觀風者由此或知百姓辛苦,或當有所調整。

    “中國文學”有豐富的文學形式,各有所適用,但一度被認為不能處理西方的和當下的題材,于鮮有提及者。近年,有實踐“中國文學”文學形式者,成績斐然。楊典,居北京之隱士,擅古琴,長繪畫,能小說,寫詩歌,有《懶慢抄》(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16年)《七寸》等。楊典說:“宣室獨異,閱微草堂,冤魂啖影,情史稽神,幽怪詩談,那一度被批判為‘舊小說之糟粕’者,實為漢語幻想力之精粹。”他就是從“舊小說之糟粕”中尋求資源,亦創作“糟粕”。內中短章,多涉神怪,或作者聽聞,或自作,或抄自它書。所涉人與事,或古代,或當代,或中國,或西方。語言則近《閱微草堂筆記》。

    馬笑泉《巫地傳說》,結構如《儒林外史》,雖似長篇,實同短制。“我”既是故事主角,也是這片“巫地”“傳說”的記錄者,還承擔小說敘述者的功能。《巫地傳說》共分六部,每部寫兩三位奇人。第一部“異人”。 第二部“成仙”,讀之覺鬼氣襲來。第三部“放蠱”。”第四部“魯班”。第五部“梅山”,或取自傳說故事,蓋已經時間淘洗,廣在民間流傳,故今天讀之亦不隔膜。第六部“師公”,寫法術在現代沖擊下已然失效。

    文學通過塑造人物,表現時代精神。時代風氣一變,文學形象亦將有變。近年,文學作品出現不同于新文學的人物形象,可謂時代精神變化表征。任曉雯《好人宋沒用》視野在家庭范圍,父子兄弟夫婦倫理是小說重心。簡言之,宋沒用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其婦德無虧,其婦言無夸,其婦容不冶,其婦功有成。觀其一生,宋沒用深具“三從四德”,可謂節烈之婦矣。此恰是“五四”所批判的女性形象,然而任曉雯卻視其為“好人”。“五四”認為的“好女人”今天未必然之;“五四”認為是愚昧的人,今天被當作“好女人”。

    電影《相愛相親》反思新道德的婚姻,將類似朱安式的人物阿祖描寫成正面形象。俗稱“相親相愛”,電影名“相愛相親”,讀之別扭。非故意反常,乃有所指。愛,是現代性的發明,“五四”之際,尤被強調,今為廣泛接受,視為婚姻之基礎。親,古可形容夫妻,譬如成親、結親、親家、迎親之類。今之婚姻重愛,古之婚姻重親,此古今之變,不可不察。顧名思義,這部電影涉及相愛與相親之爭,即新道德與舊道德之爭。

    21世紀以來,隨著對西學的深入認識和中學的再認識,隨著中西實力之消長變化,民族文化自信漸恢復。在此形勢之下,文藝界亦出現新情況:化西之舉亦時有之。徐冰英文方塊字基本思路為,單詞以漢字結構為結構,英文以漢字模樣呈現,貌似漢字,其實英文。徐冰又借鑒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掃盲班”形式,以教學的形式推廣英文方塊字,有教室、桌椅和黑板等,參觀者可嘗試書寫。晚清以降,西強中弱是基本格局,今漸有變化端倪,徐冰見幾而作,以英文方塊字的形式呈現出來,可謂新形勢下的“造字者”。王曉鷹以中國戲曲演繹了莎士比亞《理查三世》。在此劇中,中國元素不是獵奇符號、外在標簽,并未浮在表面,而是貼切融合。蓋王曉鷹或覺與徐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遂請徐冰以英文方塊字為書劇名,又寫劇中的幾個關鍵詞power、 curse 等,為戲增色。中國版《理查三世》何以能達成如此效果?因有導演、編劇、演員、舞美等齊力同心,以中國哲理闡釋之,中國舞臺呈現之,中國演劇結構貫穿之,中國打擊樂聲音之。亦因莎翁此劇在較深層面與中國經典有契合處,理查三世等王之間互相斫殺,頗似春秋時期父子兄弟相殘。

    而21世紀網絡文學的發展成為中國文學興起的重要表現。小說不再承擔“新民”任務,逐漸回歸本職,故日趨娛樂化。一個重要表現是,網絡文學興起。何謂網絡文學?網絡文學并非橫空出世,而是既新又舊。新在何處?載體。舊在何處?內容。網絡文學可謂新文學范式之外的文學類型。因小說受眾頗廣,但內容陳舊,故倡導“新民必先新小說”。“五四”之際大致秉此觀點,“新戲曲”“新文學”“美術革命”成為強音。文藝被改造,形成新文藝范式。未被改造的文藝是否從此絕跡?其實一直存在,只是附著于不同載體,呈現不同面目。或稱鴛鴦蝴蝶派,或稱通俗文學,或稱大眾文化。網絡興起,遂附著之,改頭換面,名網絡文學。孔二狗《東北往事:黑道風云二十年》,可謂武俠、言情和黑幕合一。黑道風云,打打殺殺、快意恩仇、兄弟情義等,似《水滸傳》,亦是武俠之變;其中的愛情故事,是言情之變。黑道所牽涉者,頗似黑幕小說。血紅《光明紀元》是個人成長故事、武俠、仙幻的疊加。小說主線是主人公林齊的成長過程;故事一直伴隨著暴力,是武俠小說的變體,能清晰看到金庸小說人物影子;小說人物具各種超能力,可聯想到仙俠傳統。張嘉佳微博上寫“睡前故事”,成書《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他將故事收攏起來,分為“七夜”,每夜又有幾個故事,頗似“心靈雞湯”。2016年《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拍成電影,除了喝酒還是喝酒,可謂年度最爛片。又有《讓我留在你身邊》,是段子、童話、變形記的先鋒文學、動畫片和神話故事的大雜燴。大鵬《屌絲男士》,是段子串,接續了“笑林”傳統。很多段子,或是網上流傳,或是新編,或古代流傳。《笑林廣記》《笑府》《廣笑府》若一則一則拍成影像,也就是如此。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xxx国产精品xxx| 日韩精品国产丝袜|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