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下半年至2020年 《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等精品將陸續展出 辦“最好的展覽” 迎故宮600華誕
電子版《清明上河圖》
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迎來它的600歲誕辰紀念。故宮單霽翔院長3月4日透露,故宮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為它慶生——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最好的展覽將在最優質舒適的參觀環境中向公眾展出。
這些展覽從歷史遺存、書畫器物、宮廷文化、文人雅士、節慶風俗、世界文明、考古發現等方方面面,展現600歲的紫禁城和95歲的故宮博物院的魅力,將持續到2020年。
《清明上河圖》
明年再次展出
這些展覽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清明上河圖》與歷代風俗畫”。
風俗畫作為人物畫的一個分支,是以習俗生活為題材的繪畫。它采取比較客觀的視角,描繪社會習俗的場景。在故宮博物院數以萬計的古代繪畫作品中,風俗畫占有相當比重,反映了各個朝代的民俗風情。宋代是中國風俗畫創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北京青年報記者確認,2015年因《石渠寶笈》特展而轟動一時的《清明上河圖》將于2020年9月與參觀者見面。
養心殿
明年10月開放
單霽翔院長同時透露,養心殿計劃2020年10月研究性保護竣工并開放,以原狀展覽為主,同時于西配殿舉辦“養心殿項目保護性修繕成果展”。
據介紹,養心殿區域的原狀展覽從上世紀70年代直至現在,已經展出了40多年。目前養心殿區域古建筑正在修繕,在古建筑修繕期間,故宮博物院對養心殿所陳文物根據內容加以整理,在各地的博物館進行展覽,使得更多的觀眾都能深入了解養心殿以及建筑背后的歷史知識,并有機會欣賞到養心殿的精品文物。
延禧宮
明年“變身”外國文物館
因《延禧攻略》熱播而成網紅的延禧宮計劃2020年改造成外國文物館。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外國文物類別豐富,包括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琺瑯器、金屬器、織物、繪畫、書籍、雕塑、家具、鐘表、科技儀器等,國別五花八門,分別有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俄羅斯、意大利、奧地利、美國、保加利亞、日本、朝鮮等國家。其來源主要是清宮舊藏,也有部分為民間征集或個人捐贈。其時代從16世紀至20世紀初不等,而以18、19世紀居多。展覽通過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外國文物,展現所屬國家的文化風貌,反映出中國與其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況。
奉先殿原狀
明年首度亮相
作為院慶系列活動之一,故宮奉先殿將恢復奉先殿原狀及供奉明清帝后的場景,計劃2020年9月向公眾開放。
奉先殿位于東六宮南端,是明清帝王祭祀祖先的場所。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按太祖之制建奉先殿于乾清宮東側,以作為家廟祭祖。清順治十四年重建,后經康、乾兩朝改建形成了現在的奉先殿建筑布局。1949年以后,奉先殿經改造,先后作為文物庫房及專題展廳,目前祭祀原狀無存。
為了豐富故宮博物院展示內容,將通過展覽的形式復原前堂后寢的清代祭祖場景。前殿9間擬恢復原狀7間,陳設清高祖努爾哈赤至嘉慶朝寶座、供案、祭器。工字廊擬陳設清代奉先殿的祭祀程序、祭品說明,以便觀眾了解奉先殿的祭祖程序。后殿靠墻部分按道光時的陳設恢復:“中室列龕三,奉太祖、太宗、世祖;左一室龕二,奉圣祖、高宗;右一室龕二,奉世宗、仁宗。昭穆仍舊制,余四室分列八龕焉。”擬恢復5間11室原狀陳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