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警事》:小民警的大作為
執筆:納蘭朗月
故事簡介:
著眼身邊、以小見大的現實主義佳作,情節細密流暢,人物豐滿有趣,通過解決群眾的小問題,將民警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展示在讀者面前,傳遞了青年一代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真實而親切,令人手不釋卷。
作者簡介:
卓牧閑,男,江蘇南通人,起點中文網知名作家。代表作有《超級警監》《江山皇圖》《韓警官》《朝陽警事》等,其中《韓警官》獲2016年首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題材征文大賽”優勝獎,《朝陽警事》于2018年獲第二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題材征文大賽”二等獎。
文本評析
一、 題材獨特,引人入勝
《朝陽警事》是作者卓牧閑于2017年開始在起點中文網連載的現實題材小說,它講述畢業自音樂學院的實習警察韓朝陽,因專業不對口、自身思想不積極,從而在派出所不受領導重視,被派往社區警務室工作。韓朝陽在社區警務室腳踏實地、深入群眾,依靠群眾力量屢破大案,被上級評價為“小社區,大社會;小民警,大作為”,在這一過程中,韓朝陽的思想也發生巨大變化,成為一名真正的社區民警。
警察題材的文藝作品自來為數眾多,但多集中在刑事案件偵破上,電視劇如《重案六組》(徐慶東2001)、《刑警使命》(鄭曉龍2005)、《白夜追兇》(王偉2017),小說作品如《人民警察》(程琳)、《余罪》(常舒欣)、《老李探案筆記》(丹山白鷺老孤云)等,均以大案、重案的偵破為要,很少涉及警察的日常生活,民警更罕見進入人們的視線。
卓牧閑的《韓警官》延續了偵破大案的題材,勝在對警察日常工作、生活的描述更為詳細,面面俱到地向讀者展示了主角韓博從基層到高層的經歷。而新作《朝陽警事》則進一步貼近普通讀者的生活:普通人能夠經常見到民警,但究竟民警與輔警有什么區別,公安局、派出所和警務室的工作側重又是什么,哪些事情該找警察,哪些又是公民該盡的義務……大部分人并不明白其中門道。
《朝陽警事》一開頭便講述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主角韓朝陽大老遠蹬著車送一位迷路的老奶奶回家,回到派出所卻被告知這位老奶奶經常報假警讓民警送她回家。
到社區之后,韓朝陽遇到的事情也多是寵物蛇出逃、鄰居口角一類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韓朝陽從小事當中看到機遇,有心將社區群眾發展為自己的“朝陽群眾”,向社區群眾宣傳防騙、安保等知識,將社區力量組織起來建立義務巡邏大隊,清查涉毒、賭博等人員,保證社區安全。
對讀者而言,刑事大案固然緊張刺激,這些身邊小事卻更為重要,日常事務在鮮活的視角里重新煥發新鮮感,就連韓朝陽的巡邏路線都別有講究,絕非漫無目的亂走。主角“最美警察”稱號與群眾微信群的建立,都緊貼時代特色,給讀者帶來強烈的代入感,牢牢抓住讀者注意力。
正如起點中文網讀者@藍崖 所說:“我現在對這篇文的期望,不再是網文里常見的酷炫狂霸吊炸天,橫踩上流社會,我就想看看這些在真實生活中的無解難題和苦難,在作者筆下,有什么樣的方法化解。哪怕說只是特例,并不能推廣普及,只要合情合理,有機會發生,也會讓我覺得很欣慰溫暖啊!”類似說法在本書評論區俯拾皆是,可見這種貼近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多么難得和可貴。《朝陽警事》恰好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在寫主角為群眾、為同事、為自己解決一系列小問題的同時,作者也沒忘了讓主角從小案情牽出大案子,屢立功勛。盡管這些功勞顯得巧合而充滿“主角光環”,但主角踏實勤奮的作風和獨辟蹊徑的思維方式,使情節發展合情合理,哪怕最挑剔的讀者,也只好與配角們一起嗔罵一句“他運氣真好”,而不會覺得故事過于天馬行空和不真實。
二、人物豐滿,形象生動
幻想類小說大可通過雄奇的設定、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彌補人物形象不足之處,但現實題材的人物形象并不好把握,刻畫太多顯得用力過猛,描述不足又難免有人物立不住的嫌疑。
作者卓牧閑在人物刻畫上頗有獨到處,從主角到戲份吃重程度不同的配角,都各具特色。韓朝陽作為絕對主角,一開始是一個迫于就業壓力,不得已拋下專業,考上公務員的實習民警。他將工作僅僅當成一份工作去做,上班時間還算認真,一到下班時間就跑去兼職,更拒絕加班。不久后,他主動貼近群眾,愿意站在警、民雙方角度考慮問題,積極解決一些本可推諉了事的問題,心態已然有所不同。等到拜顧爺爺為師傅,更是被顧爺爺人格魅力所感染,真正認同自己的民警身份,為社區群眾做實事,凡事想在前面。心路轉變自然而合理,感染力極強。
以往文藝作品中,警察或一身正氣,或英明神武,距離感十足,但《朝陽警事》的主角是一位社區民警,一舉一動都在群眾眼中,甚至連感情經歷都離不開熱心“朝陽群眾”的幫助。讀者不知不覺便被引到主角身邊,仿佛也成為社區群眾的一員,既樂于調侃主角犯下的小小錯誤,更津津樂道他的事業成就和戀愛經歷——顯然,在讀者眼皮子底下產生的這份愛情,受到了讀者如對友人的真誠祝福。
文學作品難免將愛情浪漫化,本文對愛情抱持的態度卻是務實而不乏情趣。同為公務員的黃瑩并非文藝作品中常見的鄰家女孩或高高在上的女神,他們的感情充滿生活氣息,黃瑩的小小任性常令讀者莞爾:我們認識的那些漂亮可愛又有點小脾氣的女孩子,何嘗不是這樣?
配角當中,最早出場的派出所所長,幾句話便顯示出剛烈如火焰的性格,他精明強干,但又過于武斷,對主角抱有偏見。主角的同事中,不乏陰陽怪氣者,可又能同情主角,在他困難時給予幫助,這與讀者尋常所見警察形象截然不同,他們顯然是有血有肉的尋常人,人格并不完美,卻也因此顯得真實。
吳偉這個在體制內過于“正確”,在讀者眼中“假正經”的存在,也因為在追捕罪犯過程中為戰友擋住攻擊受傷,而使他的角色、言論都更具說服力。
對二級英模顧爺爺的塑造又是另外一番風格,他的能力、經驗、境界都在韓朝陽之上,從不以自己的身份為傲,比韓朝陽更加恪守民警的本分,也更加發自內心地幫助群眾。例如一次業主抗議樓盤爛尾事件,一樣是苦口婆心地勸說,顧爺爺通過提醒小朋友不要摔倒來掌控場面,春風化雨般解決了群情洶洶的困境,從書中角色到書外讀者都不由嘆服,這位白襯衣民警是真正將“為人民服務”刻在了心里。他的形象不是一往無前的烈士,而是慈祥微笑的智者,更是韓朝陽的引路人。
此外,主角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與之打交道的角色眾多,如何將每一個角色描寫得有血有肉、個性分明便是一個巨大挑戰。本文中,社區居委會成員、保安隊長、城管大隊長乃至于查案過程中遇到的刑警隊長等人各有立場、各有心思。他們的小心思也許顯得不那么偉光正,卻不會引起讀者反感,反而令讀者覺得熟悉,仿佛自己身邊便有這樣的人和事,更完全符合人物內在邏輯,因而情緒飽滿、骨肉豐盈。
細密流暢的故事情節和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足以使讀者放下對文筆的挑剔,作者的遣詞造句并不特別講究,沒有贅余的形容詞、佶屈聱牙的生僻字,卻格外準確生動,讓本文擁有了影視劇一般鮮活的畫面感,氣韻生動,生命力旺盛。
三、 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現實題材作品關心現實和實際,表現的正是當代人最了解、最關心的事物,傳達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追求。
諸多文藝作品強調追求個人利益和成就,固然是當代青年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但真正腳踏實地的實干家,英雄和利他主義者,為人民服務的人反而越來越引人注目。
《朝陽警事》主角身份特殊,民警正是讀者所熟悉的社會服務者角色,隨著網絡的發達,縈繞在他們身上的話題也日漸豐富,有些人將他們神圣化,另外一些人則將他們妖魔化。民眾希望走近他們、了解他們,但由于種種限制又很難做到去偽存真。
本文既是讀者了解民警工作的窗口,更傳遞了務實勤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書中每一個正面角色都在認真努力工作,這種勤奮自然而然會感染讀者。本文既展現了警察、公務員辛苦工作的不易,也描寫了他們對困難群眾的同情,對犯罪者的痛恨,這些情緒與普通群眾的情緒并無不同,但他們的身份又注定在工作中必然要堅守原則。現實中的警察與公務員無法在群眾的憤怒中做出解釋,本文卻可以讓讀者對他們多一份理解和溫情。
雖是小小社區,卻映射著整個大社會,小民警韓朝陽的工作看似尋常,對每一個當事人而言卻是大作為。本文并沒有進行口號式的宣傳,卻通過一件件小事,傳遞出和諧、文明、敬業、守法的價值觀,潛移默化浸潤人心,在現實題材中,更增添一份文以載道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