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名發家》:小山村里的大作為
執筆:踩豆子的月亮
故事簡介:
這是一部講述現代農村青年創業史的現實題材力作。主角是一位被家里寄予厚望的大學生。老實聰明,品學兼優。被當地企業看中予以重任之際,卻因為意外丟掉工作并背上巨債,為躲債回到山村。他決心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償還巨債,于是走上了荒誕而傳奇的創業之路。
作者簡介:
多一半,原名王鵬,西安人,2006年創作的穿越種田題材網絡小說《唐朝好男人》被譽為"起點種田流派之鼻祖",新作《第五名發家》獲得了中國作家協會2017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選題,并入選2017年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
文本評析
優秀的作品往往有一種力量,而這力量又多根植于作者本身。可以說,作者的出身背景和他個人的思想高度決定了他筆下的作品有多大的力量。《第五名發家》是一部頗有特色的優秀作品,有著吸引讀者往下探索的力量。曾經寫出“穿越種田流”佳作《唐朝好男人》的作者多一半,是一位寫作能力極強且十分有趣的人。
一、妙趣橫生的敘事方式
顧名思義,“種田流”就是以講述主角通過發展經濟,從而發家致富改變人生為主線的故事。最近兩年,這類題材在男頻受歡迎程度有所降低,可能性之一是設定上先吃一虧,沒辦法天馬行空大開金手指。畢竟老老實實寫創業經歷,比起生死超脫、修仙煉氣來,實在是太接地氣了。
接地氣總也有接地氣的好處。如果把YY分兩種,一種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杰克蘇逆天龍傲天,一種是買張彩票中個五百萬指不定這種餡餅就成咱們的了。多一半寫的就是第二種,帶一點傳奇色彩的現實故事。也許世界上就真的有一個第五名,誤打誤撞,錦鯉轉世,成了主角。
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創世紀的神,但每個人都有那么點希望成為本書的主角第五名。這種心理滿足恰好也是多一半能在種田流里風生水起的利器。多一半早在《唐朝好男人》里飽經磨礪過,再次拿捏這樣的題材更是駕輕就熟。
如今時代,遍地都是電子化成果,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曾讀過紙媒時代的《故事會》。當然它和今天的《第五名發家》并沒有直接的聯系,但若有看過這兩者的讀者,可以默默對比一下。筆者以為,多一半的文風頗有當年《故事會》跌宕起伏情節精彩的既視感。
有的歌手唱歌不好聽并不是跑調或者忘詞,有一種調侃這種歌手的俗稱,謂之“大白嗓”。在我看來,寫故事也忌諱“大白筆”,沒有腔調,沒有感覺,就像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過了一二十年,我還能記起我小時候曾在《故事會》上看過的一篇小故事。我相信,再過若干年,我也會記得多一半筆下的《第五名發家》,印象深刻的畫面感和純熟的氣氛鋪墊讓人仿佛置身其中。在多一半的筆下,人物仿佛動起來了,三言兩語幾句勾勒的場景恰到好處趣味橫生,全篇故事鋪展開來,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說書人在娓娓道來,時不時還有驚堂木一拍的暢快之感,集荒誕傳奇幽默現實于一體。
第五是個冷門姓,家是山里的。山里窮,但架不住人有志氣。噴空一腔熱血,終于考上了省城大學。
這種生動傳神的故事開頭,不太像傳統的網文,反而像是說書人的底稿,讓人一下子印象深刻起來。
她走了?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走了?有什么事兒不能說出來;難道自己就那么靠不住,讓她一句話不說就跑了?第五名覺得心臟有些不舒服,扶著玻璃窗,覺得里頭被人活生生挖走一塊兒,疼得很;想罵人、打人,想砸玻璃,憋著的一股火兒堵在嗓子里,讓人發瘋……手機落在地上,也不想撿,總覺得孫婷的聲音似乎能從那里傳來,想抽她一巴掌出口惡氣。
寫到男主第五名和孫婷的陰差陽錯的誤會時,作者的筆法傳神又有力度,愛情啊,讓人瘋狂失魂落魄,在意一個人記住一個人,呼應開始兩個人”冰火兩重天”的見面,打打殺殺的相見,互相誤會惹別離。這就像是張無忌對趙敏的郁結于心怨中生愛,愛情書寫得妙不可言。
二、貼合實際的劇情發展
對一部種田文來說,最重要的可能就在于寫出真實感。畢竟一步登天的金手指一開簡直就是一瀉千里,一旦走了毫無下限濫開BUFF的捷徑,讀者的快樂閾值就會水漲船高,一百萬不算什么,一城商界霸主也不算什么,到最后難不成要統治世界?到這種程度的文,還是不要叫種田文了,那得是“魔幻現實主義巨作”才行。
本書非常接地氣。主角是一個大山里出來的孩子,在城里的文玩市場渾水里攪了個趟兒,又回歸了大山;靠山吃山的路子也寫得一環扣一環,從一開始的將林業害蟲轉化為家寵小鳥們的高級飼料賺得第一桶金,到誤打誤撞地幫孫婷養錦鯉抓小蟲——用中學老師的話講這都是變廢為寶,取材都是咱們身邊的事物:
桌上的兩碗面剛拿熱油澆過,紅艷艷的辣子滋滋作響。深深吸了口氣,那是油潑蒜蓉混著調料熬過的醋水的香氣。
他們挨在炕桌邊,臉對臉地吃著。第五名大口吸溜著,啃著一瓣白胖的蒜。在這個家里,這樣吃是不用擔心被毛倩倩罵的,更不用擔心會被同事們嗅到嘴里的蒜臭味。
這樣質樸到了極點卻又讀起來十分舒服的文字,沒有足夠生活底蘊的作者是絕對寫不出來的,多一半的文字功力可見一斑。而個人致富還帶鄉村脫貧的設置,更帶出了農村城市兩股勢力的典型對比,使讀者得以進行延展思索。這樣,第五名的故事既來源于神州大地困苦的鄉村,又脫離了簡單追求金錢無視隔閡的邏輯。真實感保證了故事具有打動人的力度,間或可見的諷刺和討論也能激發讀者的思考。小說在嚴肅與娛樂之間游走,并保持了分寸。
三、細膩豐滿的人物塑造
主角第五名在出場的時候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好男兒,卻在謀求升職時被坑害,事業告急,愛情也告吹。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秉承山間生活培養出的淳樸,天真地覺得領導會有點良心:
“萬一他說的是真的呢。”第五名也不確定,“城里人多,但也不能這樣平白無故地,就把誰的前途犧牲了吧。要是放我們村上……別說村,就算鎮上,誰要敢做出這樣的事,脊梁骨都會被人戳斷,往后就別出門了。”
即使不切實際的天真終于被殘酷的現實戳破,他也“死要面子”地不向家人吐露半分,裝作衣錦還鄉。面對含辛茹苦把自己供養出來的寡嫂和家里的清貧,他猶豫、掙扎、糾結:
他不想讓眼淚流下。伸手在懷里摸摸,那兩萬塊錢是最后的積蓄了,本想著回城后靠這些錢過日子;但現在,拿著卻覺得十分扎手。他想把錢都塞給劉秀娟,又猶豫著,偷偷留下了五千塊。
這種真實蹩腳的糾結輾轉引發多少人的共鳴,心有戚戚。第五名不是一個完美的神,而是一個能引發讀者共鳴的角兒。他比起那些沒有靈魂的紙片人,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除了男主角的出彩,其他配角也各有特點。虛偽的不落窠臼,愚昧的讓人忍俊不禁;在城市里玩弄權勢的也有苦出身,在山村貪戀權威迂腐不堪的人里競也有馳騁疆場的老兵。他們不是片面的單箭頭壞人,也不是偉光正虛而不實的神人。人人都有小心思,人人也都有小溫暖。種田是真,求富崛起是真,好好活著也是真,活出精彩傳奇也是真。這樣一個萬千世界,種種情感的行文巧妙,值得一個好字。
小說并未完結,第五名的故事還在繼續。他的發家之路還有多長恐怕只有多一半其人才知。但我相信,這個故事一定能讓你讀得開心,讀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