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書單”需貼近時代
國產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實力圈粉,點燃了青少年學生對科幻的熱情。但是,翻開一些學校的書單,作品卻很傳統。一些家長直言,如今從文字到影像,我們的優質原創科幻文學正在重塑大家的宇宙觀和想象力,但中小學開出的老舊書單卻難以滿足孩子們的閱讀需求。
科幻屬于幻想文學類,更偏重于科學,主要探索的是人類終極命運、科技和未來社會的發展前景。閱讀科幻作品可以開闊視野、拓寬思維邊界,激發對未知領域的想象力,培養對科學的興趣愛好。但需要看到的是,科幻小說所描述的科技,具有一定的時代性,部分科幻小說雖然堪稱經典,可其描述的內容,已落后于現代科技發展,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
就拿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來說,《八十天環游地球》描述的時代,還需要乘坐火車、熱氣球,現在乘飛機一天就能實現;《海底兩萬里》的潛水艇,在創作時還未發明出來,顯得具有前瞻性,但現在早就不稀奇了。此類經典科幻小說的意義,需要學生具備更多的創作背景知識,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否則僅靠經典二字,無法吸引生活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的學生。
從培養閱讀興趣和啟迪科學思維、創造力、想象力來講,學校要根據當下社會的科技水平,給學生推薦具有未來時代性的科幻作品,同時兼具趣味性,讓學生在閱讀的愉悅中,打開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