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體的“變臉”與人民性
    來源:文藝報 | 謝宗玉  2019年02月13日08:54

    在某市講座,本人腦袋突然靈光一閃,然后就膽大妄為地把一個毫無依據的觀點給拋出去了。文學是因為通往人民大眾的路被隔絕了,才會“唐詩宋詞元曲”,文體不停地“變臉”,向著底層、再底層進發。文學的生命力不在于它本身的優雅深邃與否,而在于它的人民性。

    盡管已無信史可查,但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文學的出現,要比文字的出現早得多。借一種有節奏、有韻律的號子,來反映勞動時的喜怒哀樂,或加強勞動者之間的同心協力,大概便是詩歌的雛型了。而在文字出現之前,要將一件事情口述清楚,也必須得借助文學的修辭手法。文字出現后,由于很長一段時間,識字只是上層人物的特權,原本遍地開花的文學,驟然向中心收攏。文學跟政治軍事一樣,被“集權”了。正史的“目光”,只會關注王權體系里的文學,民間文學則被排除在外。可事實上呢?自古以來,民間文學或許在形式上不如上層文學文采斐然,但在內容上,卻要比上層文學飽滿鮮活得多。但話語權一旦被“正統”所掌握,“粗鄙俚俗”的民間文學只能隱姓埋名了。

    人民性是文學的靈魂,“興觀群怨”,“文以載道”,如果失去了吐槽對象,失去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那就沒有任何意義可言。正因為這樣,正統文學才會開始一次次的“大變臉”,目的就是想讓正統文學從王權中心出發,楔入民間,遍地開花。

    如果說文學源起于《詩經》的話,其實是源于《詩經》里的“風”,“風”正是從民間收集上來的歌詞。《詩經》里的“雅”和“頌”是王權體系下的識字人仿“風”而作,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及“風”,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整個王權體系卻憑借“雅”和“頌”完成了對民間文學“風”的交割。從此說到文學兩字,基本與民間文學無關了。楚辭是王權體系下正統文學的發韌。所以如今的楚人說起文學,會把楚辭當作文學的源頭。由于沒有民眾基礎,楚辭出師不利,只曇花一現,就迅速湮滅了。在歷史的時空中,它僅是作為一個文化符號、或者說一具僵尸被保存下來了。

    到漢代和三國兩晉南北朝,不事稼穡的讀書人多了起來,文學的主陣地稍稍下移,文學成了文人爭奇斗艷、彰顯才華的手段。漢賦和六朝駢文,從語言到形式,都華麗精致得一塌糊涂,但這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關系呢?官方為了彌補這個尷尬,便讓樂府采風民間,于是便有了更接地氣的樂府詩出現。那時期樂府詩或許比駢賦更為流行。但正史里,它的身影只能若隱若現。楊雄及司馬相如等人,才被認作是那個時代的主流。

    建安時期社會動蕩,一批文人飽受戰爭離亂之苦,建安七士和竹林七賢等詩人從樂府詩中得到啟發,將《詩經》中“風”的煙火味給繼承了下來,反而更具生命力一些。延綿到唐代,正統文學再次“變臉”,詩風盛熾,幾乎是凡識字之人,必有絕句律詩出手。但正統的文學依然局限于識字人。所以白居易要問道于文盲嫗姥。他是想讓自己的作品真正走進百姓,這種努力是值得稱道的。杜甫可能就沒有作過這方面的努力。詩圣一生為國為民,詩歌飽含對家國人民的深沉之愛。可“叫喊于生人中,生人卻并無反應”,先是茅屋被頑童所破,后來又客死于湘江邊的破船上,川湘蠻子全然不知此君為何人。

    絕大多數唐詩都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將天下民眾的憂樂記掛于心。但可惜的是,寫唐詩的文人并不了解老百姓真實的困境和欲求,以及審美趣味和欣賞能力。所以唐詩無論怎樣“姹紫嫣紅”,但其“十里春風”并沒有吹進老百姓的心田,這是唐詩的悲哀。

    宋朝則是一個耽于享樂的社會,文學再一次與音樂緊密相連,秦樓楚館中,連那些不識字的小丫頭,都能從咿咿呀呀的唱腔中,感受文學的魅力,浸染詞句的韻味。可宋詞還是因為過于雅致,并且在內容上幾乎把老百姓的疾苦完全置于身外,一味朝著風花雪月的個人情趣去了,從而與廣大百姓失之交臂。但不管怎么說,在宋代,文學的商業性是給充分挖掘出來了。

    元代科舉被廢,不能將才華“貨與帝王家”的文人,終于將目光投向勞苦大眾。而憑借音樂演唱的曲令,對于不識字的老百姓,便是一種最好的文體了。元代成為比之前所有朝代識字普及速度都快的社會。借助劇曲“小傳單”在勾欄市井里的發放,類似文盲“韋小寶”那樣的人,也許不識《三字經》,但很有可能將這些曲目唱詞識個遍。

    明清小說出現,這說明在普通老百姓中,文字的普及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由唱戲劇到寫小說,由唱小曲到說書人,正統文學自《詩經》“收權”后,經過重重突圍,終于與民眾接軌了。四大名著、“三言兩拍”、《金瓶梅》等都成了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

    “五四”以來,白話文興起,寫作門檻一下子降低了,普通老百姓不但能看,而且還能寫(不再是口述了),正統文學與民間文學在這時候原本可以達到完美的交融。但可惜的是,因無堅船利炮,當時的中國處處受制于人。懷疑主義盛行,形而下的貧弱導致了形而上的模仿,西風東漸,白話文之后的文學觀念與理論,幾乎全是照搬西方的。

    在這里,我不想分析東西方文學的優劣成敗。只是想說,依照西方文藝理論創作出的所謂“純文學”,或許并不符合中國人的閱讀趣味。在沒有其他文藝娛樂的時候,借助白話文席卷的浪潮,上世紀80年代,它的確有過一段閱讀上的狂歡史,但在電視、電腦、電游,以及層出不窮的娛樂軟件的圍追堵截下,“純文學”已迅速靡萎到無法想象的地步。正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從本土出發的網絡文學強勢崛起,已有與“純文學”分庭抗禮、并呈全方位超越的趨勢,其意義不管如何夸大都不過分。它意味著經過漫長的幾千年,被忽略、被邊緣化的民間文學借助科技的力量,終于有了與正統文學同臺競技的機會,未來的文學無論以何種面貌出現,民間廣博的沃土依然會承載最厚重久遠的經典。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86|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99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