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藝術家現場送“福”
新年第一天,中國美術館里人頭攢動,來館里看展覽的觀眾收獲了一份額外大禮。由館長吳為山帶領的藝術家現場揮毫,將一幅幅喜氣洋洋的“福”字送到了觀眾的手中。
下午兩點,“美在新春·祈福納祥”活動正式在中國美術館方廳拉開帷幕。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開場白中說:“我們生活在偉大的新時代,作為這個時代的藝術家,應以自己的情感和手中的筆來歌頌新時代,為人民寫‘福’字、送祝福。”
與吳為山一起揮毫的藝術家,包括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曾來德,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何軍委,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崔世廣,中國國家畫院書法家程興林以及中國美術館副研究館員孫紅健,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研究館員楊應時,中國美術館藏品征集部副研究館員趙輝等藝術工作者。有的受邀藝術家本來已訂好了春節返鄉的車票,但接到中國美術館與觀眾朋友們共度新年的邀請后,都退票或改簽,加入到大年初一為觀眾寫“福”字、送祝福的藝術家方陣中。
節假日原本就是中國美術館的觀展旺季,目前中國美術館“美在河山”“文明互鑒”“生命之樹”三大展覽同時展出,更是吸引了眾多觀眾的觀展熱情。送福字的活動無疑讓新年第一天的中國美術館更加火爆,藝術家們鋪開畫氈,展開紅紙,拿起毛筆,飽蘸墨汁,一張張帶著喜慶的福字立即讓觀眾排起了長龍,隊伍拐了四道彎,隊尾最長時甚至延伸到了3號展廳內。拿到福字的觀眾各個洋溢著興奮之情,他們有的將福字放在廳內晾曬欣賞,有的舉著福字在火紅的背景墻前合影留念,有的拿了一張還嫌不過癮,又快步跑到隊尾再排隊。記者聽到觀眾時不時議論著:“今天來真是賺到了!”
第一個來到長桌前的觀眾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太太,輪椅停在吳為山的面前,老太太一邊望著吳為山揮毫、一邊用手機拍攝起來。很快,吳為山寫完了第一個“福”字,準備送給老太太。老太太說,她93歲了,為了這一個“福”字,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她非常希望吳為山給這個“福”字書法簽上他的名字。吳為山聽后,爽快地重新拿起筆在“福”字旁落款,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60多歲的市民王大爺對記者說到,他之前就是看了北京晚報的報道,知道今天有館長送福字的活動,一大早就帶著老伴來到美術館,上午先看展覽,下午就趕在第一批拿到了藝術家現場手寫的福字。他說,自己平時就喜歡看展覽,這次來美術館看到“美在河山”新年大展展出了這么多藝術名家的山水畫作,感到非常激動,他尤其喜歡吳冠中的作品。
現場送“福”活動持續了一個小時,就在領到福字的觀眾意猶未盡之時,中國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告訴大家,北京晚報的記者還要給大家拍攝一張“全家福”。觀眾們很快將吳為山館長、燕東升書記和藝術家們簇擁在一起,高舉起手中的福字,記者爬上二樓的走廊處,按下快門,拍下了這喜慶的時刻。
閻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