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生石
歐丁劇團,這個來自挪威,由歐洲戲劇大師、戲劇導演尤金尼奧·巴爾巴創辦的劇團,近幾年多次來華,在北京、上海、江蘇烏鎮等地演出。朱莉亞·瓦蕾是歐丁劇團重要的女演員,她參演了劇團的所有演出,并創作了三部尤金尼奧·巴爾巴執導的單人演出。《水石:一位歐丁劇團女演員的筆記》是她的個人戲劇表演文集。
在書中,朱莉亞·瓦蕾用“水石”(stonesofwater)形容她在歐丁劇團最重要的30年戲劇經歷——她的舞臺創作生涯,就像水滴逐漸形成的水石,一顆又一顆,新形成的一顆水石又會融入原有的水石中……
瓦蕾是頗具使命感的女性戲劇人。她在書名、前言、正文中反復強調自己的“女演員”(actress)身份。“在這個充斥著偉大戲劇革命家和戲劇導演的世紀,女性藝術家隱秘在陰影當中”。
上世紀赫赫有名的兩位戲劇理論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萊希特,斯氏推崇的“體驗派”表演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演員表演、藝術院校表演系教學中,布氏主張的“陌生化效果”也對歐洲戲劇乃至中國戲劇的創作產生重大影響,兩人都為后世留下了十分寶貴的戲劇理論財富。本書中,瓦蕾談到自己在某次演后訪談中,無法清楚地回答觀眾的提問,“我無法解釋清楚身為女演員的思考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是我通過多年訓練而獲得的技巧”。她意識到,需要找到一種通過文字進行詮釋的途徑——雖然戲劇表演以“當下存在”的方式被他人感知,但是如果要與過去聯結,在未來得以留存,那么文字形式更合適。瓦蕾為此強調:“女性戲劇人必須肩負責任——以不同文字、不同格式、不同角度書寫其自身的歷史。”
眼前的茍且是生活,詩和遠方是生活,對于瓦蕾來說,戲劇和舞臺就是她的生活。演出時,排練時,早起晨跑時,世界各地旅行時……在這本書里,瓦蕾所記錄下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與戲劇產生妙不可言的化學反應,都可以成為啟發她進行表演創作的繆斯女神。眼中是戲劇,心中就有舞臺,一點一滴,由水生石,恰好印證了書名中的“水石”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