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新年大展“美在河山”開展,館長為參觀者講解、送“福” 大師名作薈萃,齊展壯麗風景
饒強 攝
昨天,中國美術館一樓大廳,幾十名小朋友正在老師的指引下,欣賞齊白石的一幅水墨畫。在己亥新春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國美術館策劃并主辦的“美在河山——中國美術館藏風景題材作品展(1949—2018)”開展,為京城觀眾送上一場藝術盛宴。
齊白石、賀天健、李可染、黃賓虹、傅抱石……這些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風景畫創作,觀眾都能在此次展覽中看到。水墨畫大師賀天健1952年創作的金碧山水名作《錦繡河山》,是此次展覽的封面藏品。李可染創作的《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其同名作品曾于2015年在拍場以1.84億元成交。潘天壽《記寫雁蕩山花》、吳冠中《春雪》、林風眠《魚鷹小舟》等皆是中國美術史上的扛鼎之作。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此次展覽從館藏作品中梳理并遴選出251件,以1949年至2018年的美術史發展為時間尺度,分成六大篇章——“北國風光”“青山嫵媚”“古都新貌”“山川巨變”“山川不朽”“民族精神”,篇篇關聯,皆以物傳情,以美言志,以山河壯麗贊美祖國,贊美時代。
這些作品涵蓋多個不同流派與風格。例如黃賓虹“渾厚華滋本民族”的水墨氣象,傅抱石“待細把江山圖畫”的淋漓與磅礴,劉海粟云海蒼蒼的潑墨黃山,吳作人視野里的黃河急流,朱德群色光交融的朦朧之美,吳冠中點線面構成的形式樂章等,觀眾可以從中感受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家從對創作的藝術性追求升華為對民族精神的構建。
“看這幅畫的時候,我們第一眼就看到山很高很有氣勢,再仔細看山腳下有什么?”昨天,在傅抱石的《待細把江山圖畫》前,正上三年級的洪嘉易小朋友在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的提示下湊近作品仔細觀看,有了更多發現:“山下的人們有的在辛苦地勞動,還有的在院子里聊天……”
以這幅畫為例,安遠遠向觀眾講起如何欣賞美術作品:“看畫就像品茶,從名家名作看起,你的判斷才會準確,品味也會更高;看畫又像識人,你要進入細節與藝術家進行精神世界的交流。你在這里看這幅畫時,想象自己坐在石凳上,感受松間的風,坐一天也不會累。”
在展廳的某個角落里,吳為山館長頭戴一頂紳士帽,默默觀察來來往往的觀眾。“他們有的是趴在地上臨摹的小朋友,有的是坐著輪椅的老人,還有的是舉起手機拍攝展品的觀眾。對我來說,觀眾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每年春節,館領導都會與觀眾互動,今年也不例外。吳為山還透露,今年大年初一早晨,他將為觀眾送“福”字,做義務講解,與熱愛藝術的人們分享他眼中祖國山河的美和藝術家創作這些作品的故事。
安遠遠則注意到,近年來春節期間有外地觀眾全家專程乘車來看展覽,在藝術熏陶中度過新春佳節成了不少市民的選擇。“去年我們舉辦花鳥畫新年展,今年是風景畫新年展,如果說新年大展是一份‘大餐’,那么每個月的重點展就是給大家準備‘時令鮮果’,這些都是為普通人敞開的精神文化福利。”
據悉,“美在河山”展覽將持續至2月24日,每周一及2月4日(除夕)閉館,2月5日至10日正常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