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公布2019年度展覽計劃,將推出七個重量級特展 解密中國陶瓷史上的“空白期”
景德鎮窯青花云龍紋大缸。
青銅豬卣。(均上海博物館提供)
上海博物館昨天對外公布了2019年度展覽計劃,將推出七個重量級特展。其中,將于5月底揭幕的“明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因將呈現中國陶瓷史上“空白期”的官窯瓷器而備受矚目。據透露,從學術性上,該展可以跟上海博物館正在熱展的董其昌大展相提并論,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近300件作品厘清“空白期”瓷器真實面貌
據史料記載,從明代永樂年間開始,官窯瓷器上便有落帝王年號款的傳統。然而,十五世紀中期,即明代的正統、景泰、天順時期,帝位更迭頻繁,政局動蕩,至今未見任何一件有明確紀年的陶瓷器物。由于不書年款,史料記載又語焉不詳,這三朝的官窯瓷器面貌一直模糊不清,被稱為中國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期”。學界曾經一度以為,這一時期沒有生產官窯瓷器。但景德鎮御窯遺址的最新考古發掘成果表明:不是不生產,而且數量不小。
據透露,明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共將展出近300件作品,以期揭示“空白期”瓷器的風格特點,厘清其真實面貌。這些展品以景德鎮御窯廠發掘出土后修復完整的器物以及上海博物館的藏品為主,同時向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借展部分時代明確、有代表性的瓷器,其中不少是難得一見的珍寶。比如,來自上海博物館的景德鎮窯青花云龍紋大缸,是目前全球存世的唯一一件完整的明代正統年間的大龍缸。大龍缸制作過程復雜,技術難度大,需三到五名工匠分段拉坯后拼接而成,入窯火候難掌握,成品率低,多為帝王命令燒制,是極為珍貴的御用瓷器。該瓷器為白地青花,口沿下施卷云紋,肩頂部及腹底飾花瓣紋,腹部滿繪雙龍戲珠圖案,輔以云紋。整器雄渾大氣,規整端莊。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透露,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推薦,“空白期”陶瓷的神秘面紗正被逐步揭開,但依舊有許多待解之謎。比如,為什么這一時期的官窯瓷器不出年款,它們的存世量如何。為此,上海博物館在推出展覽的同時,將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推動相關的課題研究。
安格爾最具代表性的大尺幅油畫將來滬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展覽是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藝術精品展。該展將通過約80件重量級展品,勾勒出17至19世紀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藝術史。展覽中的多數作品在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創作,由此觀眾們可以感受法國大革命浪潮對于藝術領域的沖擊和對藝術家思想的影響。同時,這一時期的藝術、人文乃至生活形態也流淌在藝術家的筆端。
本次展覽以油畫作品為主,亦包括素描、版畫、雕塑、模型等藝術作品,涵蓋了多位著名藝術大師的畫作,如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雅克·路易·大衛、尼古拉斯·普桑等。值得一提的,學院派大師安格爾最具代表性的大尺幅油畫《羅慕路斯,阿克隆的征服者》將會在此次展覽上露面。
而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精美的安格爾素描也將首度公開亮相。這是國內現存的唯一一幅安格爾素描,它描繪的是男性人體,尺幅不大,但是簡潔而有力量。據介紹,這件作品與中國文化史上的兩位名家徐悲鴻和邵洵美都有頗多淵源。起初,徐悲鴻的友人在巴黎買下了這幅素描,徐悲鴻親眼鑒定其為真跡。上世紀30年代,該素描曾在《時代畫報》上發表過。后來,這件作品輾轉到邵洵美手上,邵洵美將其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
與往年不同,今年,上海博物館將首次舉辦新年展覽,在農歷新年來臨之際,在大堂展出館藏文物青銅豬卣,以增加節日氣氛。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介紹,卣為盛酒器,以豬作為卣的造型非常少見,這是上海博物館上世紀60年代從冶煉廠征集到的,雖然體積不大,但是精美異常。此外,該館將首次進軍“二次元動漫界”,聯手國內動漫《秦時明月》在春節期間推出“當國寶遇上國漫”線上公益活動,以“文物虛擬代言人”的形式向年輕人介紹文物知識,傳遞來自博物館的新年祝福。
相關鏈接
春節假期的博物館84家開放65家免費
今年春節期間,上海共有84家博物館開門迎客,其中有65家免費開放,多家博物館將在春節期間舉辦新春系列特展和主題展覽。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由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與上海魯迅紀念館攜手舉辦的《魯迅與〈新青年〉》專題展于1月22日起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專題展廳亮相,展期持續至2月24日。
本次展覽共展出70余件實物展品,其中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藏精品文物張人亞秘藏山穴20余年的《新青年》“勞動節紀念號”、引領無數人走上革命道路的《共產黨宣言》《中國革命問題論文集》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譯作和著作,還有《新青年》作者的代表作、多幅名家創作的魯迅筆下經典形象藝術作品等。詳實的資料與生動的圖畫,再現了新文化運動前后《新青年》的產生、發展及其對中國的重大影響。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舊址新貌·紅色傳承——上海革命史跡圖片展從革命遺址、遺跡中精選1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36處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并以所在行政區為單位,按照保護級別和公布時間排序,從歷次歷史建筑攝影大賽獲獎作品以及各相關單位的資料照片中挑選百余幅照片,多角度展現上海城市血脈中的紅色基因與風采,傳承革命精神。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
能動未來-阿斯塔納世博會特展以阿斯塔納世博會引發的“關注能源,關注未來”為主線,通過六個展區的創意新穎的展陳形式,再現阿斯塔納世博會的精彩,令觀眾分享能源發展的經驗智慧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展品是世博館從阿斯塔納世博會各參展方捐贈的展品和影視作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以體現對捐贈方的宣傳回報。其中有一項展品是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核心展項“人造太陽核聚變”,展現了中國在能源領域的科研技術成果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