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成立近70年來首次大規(guī)模集中展示珍藏的近現(xiàn)代海派書畫—— 60件名家珍品,呈現(xiàn)一部微型海派美術史
①吳昌碩《富貴神仙》。(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供圖)②展覽現(xiàn)場。本報記者葉辰亮攝③陸儼少《杜陵詩意圖》。(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供圖)④林風眠《賞花圖》。本報記者葉辰亮攝制圖:馮曉瑜
黃賓虹的大尺幅山水、徐悲鴻筆下的貓、林風眠的花卉圖……這些海派大師難得一見的作品,昨天齊齊亮相上海海派藝術館的“海上風起——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藏品展”。
這是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成立近70年來首次將珍藏的近現(xiàn)代海派書畫作如此大規(guī)模的集中展示,從兩千余件收藏作品中精選而出60余幅珍品,堪稱一部微型海派美術史。它們中,既有海上畫派早期代表人物,如有“海派四杰”之稱的虛谷、任伯年、吳昌碩、蒲華的作品,也有發(fā)展時期的賀天健、朱屺瞻、陸儼少、劉海粟、關良、唐云、謝稚柳、張大壯、江寒汀、王個簃、程十發(fā)等一大批代表畫家的代表作。
只差一步,這組絕世瑰寶就要灰飛煙滅
為開展學術研究之需,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從上世紀50年代起收藏了大量珍貴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上起明清,延至當代,囊括了石濤、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林風眠等一大批重要畫家的代表作,見證了海派美術的輝煌發(fā)展史。
這之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任伯年的金箋工筆重彩《群仙祝壽圖》十二條屏。作為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的鎮(zhèn)庫之寶,這組在繪畫史上具有極高地位的畫作被放置在展廳入口處最顯眼的位置。它高206.8厘米,總寬714厘米,表現(xiàn)的是西王母壽辰召開蟠桃會的盛大場景,畫中出現(xiàn)了西王母、宮女、群仙共46個不同人物。這些人物形象嚴謹準確,線條流暢、洗練,充分體現(xiàn)了任伯年早期“釘頭描”的技法特點,筆法縱肆、勁真。畫作上除了眾多人物形象外,畫家還巧妙地運用山石、奇樹、樓閣以及大量的海水和云氣實現(xiàn)了空間的轉換和透視的豐富。
“用工筆技法繪制如此大的金箋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任伯年深厚的筆墨功力和出神入化的畫面控制力。”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丁設介紹,除了其本身的藝術價值,《群仙祝壽圖》十二條屏的來歷也頗具傳奇色彩。上世紀50年代初,著名書畫鑒定家、收藏家錢鏡塘外出吃早餐,路過一家古玩字畫店時,看見店內有人正在一幅金箋畫上刮著金粉,畫上雖落著“唐寅”的假款,但仔細一看,他認出那是任伯年的作品,趕忙上前問究竟。老板答曰市場不景氣,字畫賣不掉,正打算刮下金粉,熔金賣錢。只差一步這組絕世瑰寶就要灰飛煙滅,再無緣得見!好在錢鏡塘當即出價400元,買下了全部12幅條屏。不久,時任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展覽部主任的唐云在書畫篆刻家錢君匋處得知此事,火速前往察看,確認此作確系任伯年代表作并表達了協(xié)會想要購藏的意愿。最終,錢鏡塘以友情價將《群仙祝壽圖》出讓給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成就一段美談。
難得一見,“晚清畫苑第一家”大尺幅精品亮相
在海派早期代表畫家中,虛谷以其獨特的畫風和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受到世人關注。他被后世尊為“晚清畫苑第一家”,但留存下來的作品并不多。此次亮相的《六合同春圖》手卷,是其難得一見的大尺幅精品。
《六合同春圖》手卷繪于金箋之上,畫幅底部向上伸出兩株勁健的梅花,畫幅右側繪有六枚百合,寓意“六合同春”。所謂“六合”即指天下,李白有詩云“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萬物欣欣向榮之意。丁設說,《六合同春圖》運用了民間喜聞樂見的諧音“討口彩”的手法構思繪成,這正體現(xiàn)了海派美術的重要特點之一,即善于將民間藝術手法和題材與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繪畫相結合,描寫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將明清以來的大寫意水墨畫技巧和濃郁的色彩相結合,形成一派雅俗共賞的新格局。畫幅左側落款:“六合同春圖”“癸未仲冬虛谷”并鈐“紫陽山民”白文印章。整幅作品一氣呵成,用筆老辣洗練,敷色清新,格調高遠空靈,別具一格。業(yè)界專家認為,這種畫風的產(chǎn)生或許與其僧人的身份有一定關聯(lián),這與中國美術史上的梁楷、弘仁、石溪、八大、石濤等同為畫僧的杰出畫家可謂一脈相承。
本次展覽中,海派大家的“少數(shù)派”創(chuàng)作也頗為吸引眼球。比如,世人皆知徐悲鴻擅長畫馬,其實他筆下的貓也別有一番風味。創(chuàng)作時,他往往凝聚貓的瞬間神情,頗具動感。徐悲鴻曾幽默地自詡:“人家都說我的馬好,其實我的貓比馬畫得好。”此外,黃賓虹鮮見的大尺幅山水、擅長仕女畫的林風眠筆下的花卉等,都讓人們看到了大師們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