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靰鞡草的故事》進京演出 演繹抗聯小英雄的成長之路
《靰鞡草的故事》劇照 圖片來源于網絡
“靰鞡(wū lā)草,靰鞡草,鉆出土,長成苗……深深扎根泥土里,風中雨中越長越高。”1月15日、16日晚,2018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吉林市話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兒童劇《靰鞡草的故事》登上中國兒童劇場的舞臺,帶領大小觀眾重溫崢嶸歲月,銘記抗戰歷史。
《靰鞡草的故事》是一部以東北抗聯為大背景的兒童劇,內容豐厚,情節曲折,地方特色濃郁。該劇描寫東北抗聯隊伍中許多“編外”的抗聯小英雄積極投入到全民族的抗日事業中,在經歷血與火的考驗、經過戰爭的洗禮之后,成長為堅強勇敢的抗聯戰士的故事。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靰鞡草”,靰鞡草纖維堅韌,不易折斷,舊時東北用其來做防寒鞋保證腳不被凍壞,是貧民們心愛的“草履”。在《靰鞡草的故事》中,靰鞡草以堅韌、耐寒、頑強等特質,象征了抗聯戰士身上所具備的寶貴品質。
作為整部劇的“魂”,靰鞡草串起了這部劇的劇情。該劇看似簡單卻有戲劇懸念,看似自然卻暗涌著激情。劇作以特有的故事情節和想象力塑造了福生、虎子、二丫等一系列生動鮮活的舞臺人物形象。故事通俗易懂、人物生動好看。在服裝和音樂方面,《靰鞡草的故事》既尊重歷史也有所創新,在強調地方特色的同時,也融入現代元素。全劇用適合當代青少年審美情趣的方式,帶領他們在和平年代聆聽戰爭的回響,在平凡生活中讀懂偉大。
(文 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