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 “老舍筆下的人物及街市”亮相首博
豐碑 何雨春 作
老舍先生畫像 蔣兆和 作
和爺爺說再見 李濱聲 作
龍須溝(老北平系列) 盛錫珊 作
駱駝祥子 陳興杰 作
王利發 張麗飏 作
老舍愛貓 徐德亮 作
生命 李燕 作
白塔斜陽 侯志民 作
老舍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以跨越時空的生命力感染著當下的讀者。2019年適逢老舍誕辰120周年,1月13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聯、北京演藝集團主辦,老舍紀念館、中國老舍研究會、北京市老舍研究會、北京市曲劇團承辦的“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老舍筆下的人物及街市”畫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76幅國畫、油畫、素描等作品,觀眾可直觀感受到老舍文化的獨特韻味與北京傳統民俗風情。
據悉,此次參展的畫家年齡跨度較大,其中既有耄耋之年的老藝術家,也有頗具實力的中青年畫家,他們的不少參展作品都是專門為此次展覽精心創作的。參展作品中包括蔣兆和的老舍像、盛錫珊的北京市井風情系列作品,以及李燕、李濱聲、牛星麗等名家作品。如與老舍在上世紀50年代共事多年的李濱聲以一幅《和爺爺說再見》,畫出了老舍離家出走時的復雜心情,展現了中國文人的風骨;李苦禪之子、書畫家李燕則以一只可愛的小鳥詮釋了老舍名句“看生命、領略生命、解釋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北京人藝已故藝術家牛星麗為話劇《龍須溝》創作的一組人物服裝速寫,相聲演員徐德亮所繪的老舍先生最愛的貓,亦無不是對其性情及筆下人物的一種懷念。同時,部分“80后”藝術家以創新實驗的形式表達對老舍精神的理解。為使觀眾與作品更好地進行互動,藝術家們還根據老舍作品創作布置了3D立體畫。李燕表示,希望觀眾透過這些作品,近距離感受老舍先生筆下的歷史與人物。
老舍先生長于寫人,此次的不少參展作品都刻畫了這些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如《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市儈狡猾的丁務源,《茶館》中一心實業救國、晚年心有不甘的秦二爺,《駱駝祥子》中看似強壯、實則虛弱自卑的祥子,《四世同堂》中正直善良的祁老太爺,等等。展覽現場還對與老舍有關的經典場景進行了實景還原,如裕泰茶館的八仙桌、祥子的黃包車、丹柿小院的柿子樹等。縱觀展廳,畫作布置有秩,場景栩栩如生,老舍筆下的經典人物形象和北京市井風情躍然眼前,仿佛令觀眾穿越時空,重拾那些質樸斑駁的老北京記憶。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20日,是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畫展作品已結集成同名畫冊,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推出。
活動策劃人之一、老舍紀念館主任何婷表示,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滿著“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有著鮮明的創作個性與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創造出了許多獨樹一幟的文學人物,充實了中國的文學寶庫,描摹了中國人的情感空間,引發了許多讀者的強烈共鳴。單純的版本展、圖書展已不能滿足讀者和愛好者的要求,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的互動和直觀體驗來展現老舍作品里的寓意、文化精神和內涵。這次紀念活動正是要讓這些打動人心的文學人物從紙上“走出來”,以另一種形式走進觀眾心里,帶給觀眾一種“生動感性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