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軍《巴顏喀拉山的孩子》出版
作家楊志軍創作的 “藏地少年系列”《巴顏喀拉山的孩子》近期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出版。作品以藏區牧民生活為題材,既塑造了豐滿的人物形象,又飽含豐盈的情感和冷靜的沉思,是書寫藏地少年和藏地生活的兒童文學力作。
《巴顏喀拉山的孩子》圍繞藏地少年喜饒一家展開。喜饒家世代生活在黃河的源頭巴顏喀拉大草原。但巴顏喀拉山草原由于大氣變暖和牲畜采食過度,面臨退化。藏民們紛紛遷居城鎮。喜饒一家也被迫放棄草原,走向都市。作品以孩童的視角,著力刻畫了淳樸善良的藏地牧民,以及他們與大自然生靈的樸實關系,通過對藏地這種原始自然的生命樣態和社會形式的細膩描繪,一方面頌揚了藏地樂觀豁達的人生智慧和高潔堅執的精神信仰,同時深刻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對立與統一,自然文明與城市文明的矛盾與調和,蘊含著作者對自然環境、人性倫理、生命存在的深刻反省和理性思考。
據悉,楊志軍從小生活在青海,其代表作《藏獒》三部曲發行量達數百萬冊。他的“荒原”和“藏地”兩大作品系列,以想象力、悲憫心、批判精神,以及自由開闊的視域,創造了葳蕤浩瀚的藏地文學世界。在《巴顏喀拉山的孩子》的創作中,楊志軍充分調動豐厚的藏地生活經驗,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和審視藏地的社會文化和藏地人生,一改以往在成人文學創作中尖銳的批判精神和沉郁的悲劇意識,用從容恬淡、平靜克制的敘述方式將故事娓娓道來,不著痕跡,而大量真實細膩的草原生活場景描寫,以及對于藏地俗語鄉諺、宗教典故、歌謠頌詞的信手拈來,使得作品字里行間透溢著的作者樸素的情感和藏地情結,將讀者帶入陌生遼闊、充滿風情的藏地高原,去觸摸藏地少年的成長歷程和精神世界,為兒童文學書寫帶來全新的格局和氣象,拓寬了兒童文學創作的邊界,進一步豐富了相關的主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