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舉辦“經(jīng)典翻譯”學術研討會
近日,“經(jīng)典翻譯”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大學外語學院舉辦,學者楊仁敬、史志康、劉文飛、林大津、吳國珍、孫毅、韋忠和、楊士焯、紀玉華、吳光輝等以及來自全國10多所高校的近百名教師和研究生參加會議。會議集中探討了經(jīng)典的詮釋、翻譯和重譯等問題,為“經(jīng)典翻譯”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和翻譯經(jīng)驗。研討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史志康談了他在英譯《論語》時的經(jīng)驗和翻譯方法;《四書》英譯者、廈門大學教授吳國珍以《〈四書〉英譯語內翻譯的若干疑思》為題介紹了翻譯中古漢語的難點;廈門大學教授楊士焯在題為《試論〈孫子兵法〉幾個主要譯本的譯文表達方式》的發(fā)言中強調,經(jīng)典作品的譯文必須結合歷史語境、人物身份和語言特色,才能準確地表達;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劉文飛介紹了他重譯《復活》的體會;廈門大學教授紀玉華談了《古典詩詞漢英口譯方略》;西安外國語大學孫毅教授的《LCCM理論視閾中旅游新聞蓄意隱喻的理解與漢譯研究》從語言學的新視角闡述旅游新聞中對蓄意隱喻的漢譯表述;廈門大學教授吳光輝就作為文化交涉的翻譯作了論述。研討后,楊仁敬做了總結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