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雪松:蒂斯黛爾與中國新詩的節奏建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閆涵  2019年01月02日16:49

    現代詩人視野中的蒂斯黛爾

    莎拉·蒂斯黛爾,美國抒情女詩人。對于中國現代詩歌而言,蒂斯黛爾是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詩人,因為胡適對蒂斯黛爾《Over the Roofs》的譯詩《關不住了》被其宣稱為“我的‘新詩’成立的紀元”。除此之外,被談及較多的是聞一多的《忘掉她》,該詩明顯借鑒了蒂斯黛爾的《Let It Be Forgotten》。這兩件文學“事件”是現代詩歌界屢屢提起的熱點。當然,蒂斯黛爾與中國詩人(文人)的交集遠不止這些,聞一多、郭沫若、羅念生、胡懷琛都譯過蒂斯黛爾的詩作,葉靈鳳在散文《忘憂草》的篇頭則引用了蒂斯黛爾《Let It Be Forgotten》的中文譯詩。

    對于新詩作者來說,在譯介外國詩歌時,都不算純粹的翻譯,而是創作加翻譯。現代詩歌的發生,與翻譯外來詩歌關系甚大,存在大量的創譯現象。新詩草創期,以譯代作的現象屢見不鮮,仿作也不少,即便是獨立創作,也很容易看出外來詩歌的影響。現代新詩人對蒂斯黛爾的詩歌翻譯,為我們研究白話語體詩歌的節奏建構提供了一個有典型意義的樣本。胡適、聞一多、羅念生、郭沫若四人的節奏詩學觀念不同,對源詩的取舍接受不同,呈現的面貌也不一致。對于中國國內的現代詩人而言,在接受這種外來影響的時候,明顯經過了自我過濾和選擇乃至改變,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循環比較,從中發現蒂斯黛爾詩歌在中國的接受和改變,也可從中窺見新詩內部不同的節奏建構及其效果。

    意義節奏和情緒節奏的差異與營造

    胡適說,“內部的組織——層次,條理,排比,章法,句法——乃是音節的最重要方法”。而層次、條理、章法、句法,直接影響著詩歌的意義表達,順暢還是阻滯,迂回還是爽利,簡單還是復雜,構成了詩歌的意義節奏。胡適倡導的是“作詩如作文”,追求一種明白曉暢的效果,他將《關不住了》視為“‘新詩’成立的紀元”,說明他認為這首詩符合他的詩學理想。但是從翻譯本身來看,胡適將原詩幽婉之處皆作了簡單化和直接化處理,將一首小有波瀾、略有愁緒的詩歌“熨平”,甚至有些“僵硬”。

    對于蒂斯黛爾的《Let It Be Forgotten》,聞一多的創作和羅念生的翻譯可放在一起對讀。先看聞一多的創作《忘掉她》。蒂斯黛爾原詩的情感流露比較舒緩淺淡,而聞一多的《忘掉她》比較鋪排,但是又很好地運用理智節制了情感。因此,聞一多的《忘掉她》相比蒂斯黛爾的原作,情感要更深沉一些,意義節奏更為繁復,表達情感千轉百回,不似原作那么平靜。羅念生的翻譯在意思傳達上大體上忠于原詩,但有言不盡意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胡適采取“釋譯”的方式,將原詩意思轉述出來,力求明白曉暢,原文幽婉之處,經過轉譯變得直白;而聞一多則“創譯”的成分更多。

    對于蒂斯黛爾的《Like Barley Bending》,聞一多和郭沫若的翻譯從達意角度看差別不大,但情緒節奏卻不大一樣。蒂斯黛爾的這首詩頗有點像中國傳統詩學中托物言志風格,對物之“性”與人之“志”之間的關聯,原詩和聞一多、郭沫若的譯作都采用了明喻的方式,但聞一多的譯作抒情比較冷靜,情緒內隱,而郭沫若的譯作抒情比較峻急,情緒直露。郭沫若認為詩歌節奏就是“情緒的自然消漲”,而抒情詩就是“情緒的直寫”。

    聲音節奏和視覺節奏的選擇與建構

    跟舊詩相比,新詩在可讀性(聲音表現上)遭受的詬病較多,但在可視性方面,卻有著自覺的身份意識,詩歌的視覺文本和聽覺文本合在一起構成了新詩文本形態。因此,在面對蒂斯黛爾詩歌漢譯時,現代詩人對聲音節奏和視覺節奏的選擇與建構也是值得關注的地方。

    胡適對于詩歌的音節十分在意,可稱之為自然音節理論。在他的節奏詩學理論中,“節”指向聲音的停延節奏,“音”指向詩歌的聲韻節奏,而這兩種節奏都要受到語意節奏的統領,以自然與自由為原則。蒂斯黛爾原詩是隔行押韻,胡適也循此規則,但他在押韻音節的選擇上卻使用了原詩不曾有的陰韻做法。既擺脫了舊詩詞的鬼影,又能自由地融采西方詩法,按己所需自由裁剪詩料,達到了他心目中自由與自然的理想狀態。

    聞一多是較早對新詩節奏有自覺建構的詩人兼詩論家。聞一多的節奏詩學強調的是“相體裁衣”,所謂“戴著鐐銬跳舞”,在外在節奏表現上是音韻節奏和視覺節奏和諧,在內在節奏表現上是理智節制情感,忌情感泛濫而不知規約,而內外的節奏也須和諧統一。聞一多對詩歌的視覺節奏比較注意。在《忘掉她》中,聞一多借鑒了蒂斯黛爾原詩外形,但在視覺節奏上有獨特創作。在詩節造型上,首尾兩行長而中間兩行短且呈現對稱形式,像一個小小的棺槨,與懷念的主題相協調。在聲音節奏處理上,聞一多充分利用了聲音節奏與情感的互動關系。在聲音節奏中,旋律句和韻都是明顯的節奏點,能夠引起注意,具備了一定的形式美感,帶來感官舒適,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詩意本身帶來的傷痛。利用聲音節奏帶動情感的抒發,同時又利用聲音節奏節制情感的泛濫,聞一多對節奏的把握的確收放自如。

    跟聞一多比起來,郭沫若在視覺節奏和聲音節奏上有自己的特點。郭沫若的譯詩分三節,每節其實就是一句語法成分完整、邏輯嚴謹的歐化句子,切分為行式時雖然合乎語法,但由于每行的意未完而氣不敢斷,故而生理上必定保持緊張以備氣力,特別是尾行字數多于聞一多的譯詩,在單位時間內,分配給每個音步的氣息顯然不如只分配給單音步那樣充足,故而生理上有緊張之感,不似聞一多譯詩那樣舒緩。

    羅念生從實字虛字的角度提出中文詩的語言基礎是實字和虛字,根據實字和虛字的發音特點,指出中文詩可以利用輕重音形成語音節奏。大多數的舊詩是用“重重”律寫出的。輕音字采用得過少,不能生出很大變化。對于新詩而言,羅念生指出,新詩里的輕音字既然加多,節奏底變化也多起來,復雜起來。雖然在實踐中很難做到他所說的節律感,但羅念生敏銳感受到輕聲字大量進入新詩后帶來的變化,跟舊詩的“單調與沉重”相比,新詩的節奏顯然有了變化。在詩歌中部分運用輕重節奏,能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

    綜上,胡適翻譯的策略是按己所需選擇詩料、裁剪詩意,追求明白曉暢的意義節奏,在聲音節奏上創造性運用“陰韻”方式,注重新舊之別;聞一多注重音、意、形的和諧,在視覺節奏上細心經營,同時又注意利用聲音節奏來引導和節制情緒節奏;郭沫若的譯詩中主體情緒外化,因借鑒西方的語法句式而顯得意義節奏緊密嚴謹;羅念生在翻譯中特別注重“輕重”節奏的運用,較好傳達了原詩的意蘊和情調。通過細讀這些譯作,可以發現中國現代詩人對于英文原詩的接受和改變情況,為我們研究白話語體詩歌的節奏建構提供了一個有典型意義的樣本。

    (王雪松,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副編審,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原文發表于《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18年06期。中國社會科學網 閆涵/摘)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999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9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99ee6热久久免费精品6|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