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宏偉(讀者): 因為《鍾山》,所以更愛閱讀
從 2013 年遇見《鍾山》,將近五年的時間,每期不落地閱讀了 27 期《鍾 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 : 我是《鍾山》的忠實讀者。
書能香我何須花,茶亦醉人不需酒。我常常以這樣的格言自足。捧書 而眠,嚼字為生,亦是我最大的嗜好。于是,在與書為伴的日子里,去書 店買書,進圖書館借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書店不可常去, 去了也不見得非買不可。因為買書需要花錢消費,對于我這個靠工資養家 糊口的人來說,買書真的有點奢侈。而進圖書館則不同,花 100 元辦理一 個借書證,就可以無限期免費借閱,而且還是全省聯網共享,真是讀書人 天大的好事。2013 年新落成的縣圖書館對外開放,我在上百種琳瑯滿目的 期刊雜志中首先發現了《鍾山》,第一反應想起了毛澤東寫下的《七律·人 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豪邁詩篇:“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p>
2013 年的《鍾山》,封面背景是方格稿紙式的設計風格,稿紙上配有 形態各異的黑白人物,充滿了濃濃的眾生煙火氣息,又不失強烈的藝術氛 圍,如此新穎獨特的封面,確實難得一見。打開扉頁,上有江蘇省作家協會的字樣。初見《鍾山》,有一種對遙遠的江南水鄉無限向往和新奇之感。 于是坐下來靜靜地讀著,一字不落地讀完了兩個中篇,已是中午下班時間。 由于圖書館規定期刊雜志不準外借,只好把雜志放回原處。下午兩點又早 早守候在閱覽室門口。連續三天,終于從頭至尾讀完了 2013 年第 1 期《鍾 山》。以后每逢單月新一期《鍾山》一到,我總是先睹為快,是不折不扣 的第一讀者。時間長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看在我愛讀書好學習的勤奮精神上, 破例同意我把《鍾山》帶回家里閱讀。
作為在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期刊,多年來《鍾山》一直秉承著 純潔干凈的辦刊宗旨,甚至純的從來不刊登廣告,沒有訂閱宣傳語。在欄 目設置上更是簡潔明了,雅俗共賞。除了三大重頭戲“中篇小說”、“短 篇小說”、“詩與詩人”之外,其他欄目如“鍾山記憶”以思想的筆觸和 人文的關注,往返古今,探幽入微?!皺跅U拍遍”像一位睿智博學的歷史 老人,究東西義理,通古今之變,一路娓娓道來,講述著前塵往事。“我 的詞條”、“泥丸小記”以散文和小品文的形式出現,以小見大,短小精悍, 閱讀這些作品如同撫摸春天的臉龐,出入山水之間,流連于繪畫與音樂的 美妙意趣之中。
如果用一個恰當的比喻來形容閱讀《鍾山》的感受,那就是播種與收獲。每一期的《鍾山》,就好像是一塊塊充滿了希望和豐收的肥沃土地, 筆耕猶如農耕,編輯老師和作家在《鍾山》這塊土地上辛勤播種,秉筆耕耘, 廣大讀者從中收獲的是文學藝術的累累碩果。我常常想,在這個眾聲喧嘩、 浮躁無處不在的網絡讀圖時代,何處尋找靈魂的家園?有人說,要么讀書, 要么跑步,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而閱讀對于我是一種享受,更 是一種收獲。文字生涯,冷暖自知。置身每一期《鍾山》金燦爛的字里行間, 猶如行進在閃光的田野溝壟里,咀嚼著這些傾注著心血與汗水的文字符號, 精神食糧所帶來的是無法言說難以自拔的滿足和陶醉,多年來使我愈發熱 愛閱讀,鐘情文學!
2013 年第一次閱讀《鍾山》,印象最深的是第 1 期孫頻的中篇小說《一萬種黎明》,第 2 期姚鄂梅的長篇小說《西門坡》。尤其是讀完《西門坡》, 為女性理想主義實驗和烏托邦夢想破滅扼腕嘆息,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還 專門寫了一篇評論《悲憫與思考》。2015 年第 1 期開篇是西元的中篇小說《死 亡重奏》。這是一部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殺傷力、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 性都堪稱難得一見的優秀力作。正如作家在開頭所寫的那樣,“你把苦難 強加于我,我把苦難變成武器……”,血腥慘烈悲壯的戰爭畫面使人屏緊 呼吸,不忍卒讀,又愛不釋手,一讀再讀。2015 年第 3 期黃孝陽的中篇小說《眾生》,第 4 期鮑貝的中篇小說《書房》同樣精彩紛呈。記得《書房》里有一段話至今還安放在我的靈魂寓所?!拔易鰤舳枷霌碛幸婚g自己的書 房,對我來說,書房就是一個人的圣地,是可以安置靈魂和全部秘密的地 方”。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期還有畢飛宇的文學講座《“走”與“走”—— 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讀完之后令人如夢初醒,給我醍醐灌頂的美 妙之感,為我打開了重新閱讀理解《水滸傳》《紅樓夢》的另一扇窗口。 2016 年第 3?期呂志青的長篇小說《黑屋子》,以男女婚姻現實問題為背景, 對“背叛和忠誠”進行了層層解剖,深刻拷問。在罪與罰、救贖與寬恕中, 對熟視無睹的夫妻關系來了一次無事生非式的檢驗,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驚心動魄又令人坐臥不寧。?第 5 期海桀的中篇小說《麥仁磨快的刀子》, 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時代需要怎樣的法制小說,讀者眼里好小說的標準是 什么。2017 年第 1 期蒼城子的詩歌《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讓我想起了中 國作協主席鐵凝說過的 :“好詩驚醒心靈。”“一個個我隨手扔下的日子 / 又被誰收斂?我們不停地談論著風 / 這不是一個英雄的時代 / 我懷揣落日, 看著黑夜來臨 / 表演的時代,我裝作無所事事 / 每天步履匆匆行走于方格之 中。”讀這樣的詩我的血總是熱的,這樣的詩歌無疑是人間的藥!
閱讀《鍾山》五年來,對《鍾山》的喜愛和追蹤閱讀從不是做出來的。 就像對一個人的愛發自肺腑,那種愛的感覺是不容玷污的?!舵R山》是我最為敬重的文學刊物。從《西門坡》到《死亡重奏》,從《眾生》到《書房》,從《黑屋子》到《麥仁磨快的刀子》,文本的脫俗超群,結構的推陳出新, 語言的詩意干凈,故事的隱喻智慧,始終深深吸引著我,給我以癮君子般 致命的誘惑?!舵R山》對于我僅僅是內心的滿足,在這個享受文字帶來滿 足的過程中,我心甘情愿一直淹沒在《鍾山》的文字叢林里,孤獨而幸福 地走下去。
最后,我想提一點小建議??赡苁切Φ氖杪?,《鍾山》偶爾也出現 了一些不該出現的紕漏。例如 2015 年第 3 期中篇小說《眾生》,29 頁“回 去嫁人先孩子,”應該是“生孩子”。41 頁“曾經落在王語如發梢上的那枚”, 應該是“王詔如”。希望今后在校對過程中多加注意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