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街》:現代為魂魄,傳統乃血脈 ——王方晨長篇小說《老實街》研討會在京舉行
12月7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山東省作家協會、作家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王方晨長篇小說《老實街》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陽,山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姬德君,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黃發有,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伊沛揚等出席會議。研討會由作家出版社總編輯黃賓堂主持。
讀王方晨,讀一種大雪紛飛
近二十年前,評論家李敬澤評價王方晨的小說為“山野間的先鋒”,意思是即便在閉塞山野的孤絕路上,他也能為先鋒這個語詞注滿血淚。二十年后,李敬澤用 “大雪紛飛”來概括王方晨的小說美學。“就我個人的印象來說,王方晨腦中的想法大雪紛飛,他一輩子最重要的斗爭就是和自己那么多的想法做斗爭。”有的作家熱衷虛構世界,也有的作家對生活哲學不求甚解,在李敬澤看來,很少有作家能像王方晨一樣對現實充滿思考,不斷辨析人與生活之間的復雜關系,面對飛速變化的現實生活,王方晨在反思城市文化傳統中展示了自己的答案。
評論家彭程也注意到,《老實街》的藝術探索就如同紛飛的大雪,在一片混沌中展示世界的幽微,清晰與模糊在小說中渾然一體?!皶杏幸徽戮徒凶觥妒澜绲挠奈ⅰ罚w彌漫著說不太清楚、道不太分明的情緒,但這種情緒包裹著一個核,一種傳統的文化和道德。”
評論家胡平用比讀一般小說更慢的速度來閱讀《老實街》,之所以有這種不一般,是“因為王方晨不同于一般的作家,他背后隱藏的東西更復雜”。胡平對此表示認同,他說,優秀的作家應該忌諱把文章的意思讓讀者一望而知,“王方晨的小說是一種混雜主觀的客觀,這種表達世界的方式,我覺得確實是探索和先鋒的,體現了純文學的精神”。
何向陽認為,從早年的“金鄉系列”到如今的《老實街》,王方晨實現了很大的跨越,但在這種跨越中,他絲毫沒有放棄文學根性?!巴醴匠渴且粋€非常有定力的作家,他的沉潛的態度、穩健的作風、低調的風貌,在小說當中都有所反映,表現得非常冷靜沉著?!焙蜗蜿栒f,當前反對浮躁的寫作,其實就是在召喚一種“純真”。小說家王方晨帶有詩人一般的純真樸素,“在《老實街》中可以讀到作家引以為豪的東西,但同時又有一種令人感佩的東西,那就是他保存了世事洞察之上的練達,這是一種最寶貴的品質?!?/p>
為文學魯軍增添新質素
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煒在賀信中提到,王方晨的創作取得了豐厚的成果,而且到達了更上一層樓的節點。人性久而恒成,世界千變萬化,文學揭示人性的奧秘,也許不是最難的,難的是怎樣具體回答和探究人性為何如此。王方晨文思敏銳,沖動多、出手快,能夠及時對客觀事件做出心靈反應,具備一個好作家最難得的素質?!独蠈嵔帧焚N近生活、深入細部,在表現人性及現實的對應和演化中顯示出新的觸點及深刻內涵。
山東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姬德君對王方晨的創作歷程進行了梳理。王方晨用30多年的時間、幾百萬字的篇目構建了“塔鎮”這個文學地理坐標,近年來以《老實街》為代表的作品,探討了常人未曾關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發展問題,展現了一種成熟深刻的中國氣派。姬德君認為,王方晨的創作實踐影響和帶動了更多的山東作家,希望文學魯軍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藝術實踐和文學創作,堅定文化自信、牢記使命擔當,進入偉大時代,創作出一批有格調、有品位、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文學精品。
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伊沛揚說,王方晨的《老實街》寄情濟南本土文化,從容不迫書寫濟南文化性格,寫出了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內在血脈和神韻,讓一條虛構的街巷成了老濟南的縮影,通過老實街的精神密碼,豐富了濟南城市文化的內涵。王方晨對傳統道德文化深刻、獨特的思考,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為鄉土文學大省,陜西作協副主席李國平給山東文學概括了幾個關鍵詞:歷史、道德、質樸、厚重、現實主義品性、浪漫主義激情。李國平認為,王方晨繼承了文學魯軍的寫作傳統,同時他用自己的寫作踐行對先鋒精神的理解,也為山東文學增添了新的質素。從王方晨這一代開始,山東作家迎接著更廣闊的文學背景和文學現場,在藝術上不懈的探索,呈現出了新時代文學魯軍新追求。
“《老實街》給我們提了個醒”
“《老實街》給我們提了個醒,在都市文學的慣常敘述之外,還有更多的傳統經驗可供借鑒?!鄙綎|省作家協會主席黃發有觀察到,近年的都市文學熱衷于追逐潮流,“新”和“流行”是大多數都市文學目光的中心,但《老實街》非常特別,小說寫出了老城在現代化轉型過程當中的變化,作者對這些變化的描寫非常之細。黃發有談到,《老實街》在書寫現代性的“有形”與“無形”上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寫了高樓大廈的崛起,都市化進程不斷的加速,另外一個方面又寫出了傳統精神的逐漸碎裂,“一切人性都像古老的瓷瓶一樣慢慢地開裂,變成一種碎片?!?/p>
“衡量一個作品的價值和意義最關鍵一點應該看這個文本給當下的文學寫作,甚至對整個文壇提供了哪些個性的、新鮮的經驗?!鄙綎|師范大學教授李掖平談到,《老實街》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都市文學貢獻了新的經驗,既寫了傳統文化的敦敦醇厚,同時又帶有魯迅式的狠毒和冷酷,挖掘出了傳統文化中,以道德的之名對個體生存和個性自由掠奪的殘忍。李掖平說,相比于早年的“文學狂徒”、“文學圣徒”的狀態,而今王方晨的寫作顯得更為通透平和,“帶有著張愛玲式的不動聲色,又帶有沈從文和汪曾祺笑咪咪的觀看姿態”,“可以說,王方晨本人見證了中國文學是怎樣從急急忙忙的追趕到華麗的高唱,再回過頭來逐漸沉潛為一種內斂、從容和游刃有余。”
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評論家李一鳴讀完《老實街》的第一感受就是“大”。李一鳴說,這種“大”體現為小說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思考。在王方晨的作品中,讀者能看到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人為萬物之靈的傳統文化的基調,作者把人放在倫理關系中考察,也放到整個濟南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中考察,具有道德化、倫理化的特色,作者對傳統文化有反思也有期待。“大”也體現在他的作品的蘊籍上?!独蠈嵔帧返淖x不透,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花未全開月未圓”的意蘊。如同勞倫斯所說,小說的意義在于可以不斷從閱讀中得出新質,而非固定某種確定的價值。一本書只有在能夠感動我們,而且以不同方式感動我們的時候才能有生命。此外,作者語言古雅、儉省、凝練,敘述不溫不火,時疾時徐,有跳躍、有留白。李一鳴認為,王方晨的小說意味悠長,兼具溫暖盎然的詩意、風流云散的風雅、滄桑蘊藉的味道。
山西大學教授、評論家王春林將《老實街》定義為一部“反市井小說”。在王春林看來,由于現代性的沖擊,傳統的市井社會已經不復存在,同時,以市井生活為表現對象的市井小說也失去了表現的空間。“表面上看《老實街》是在寫一個老街巷的土崩瓦解,寫老實街人的風流云散,其實是要寫中國的文化傳統在現代性沖擊之下的變化。”王方晨的《老實街》是一部帶有明顯的自我顛覆與解構色彩、色彩非常鮮明的反市井小說,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對中國文化傳統的挽歌式的書寫。
“如果說他以前的人物是無聲地大吼,現在變成了嘆息。”作家喬葉看中的是王方晨總體寫作氣質的改變,“他以前的人物,戰斗型的、擰巴型的居多,現在由擰巴變為了寬和,戰斗變成了和解,抗爭懂得了悲憫?!眴倘~說,這種“懂事”的本質是“懂人”,文學是人學,所有的事情是在人身上發生的,人與事之間本質互通。喬葉談到,她與王方晨相識多年,曾經一同在魯迅文學院高研班進修,多年來王方晨的作品里的故事不斷變幻,但始終不變的是字里行間的詩意與超脫?!啊独蠈嵔帧吩谒囆g上是空靈的、留白的、隱藏的、跳躍的,像風吹過花枝一樣,搖曳的非常漂亮,就像齊白石的色彩一樣,墨的干枯濃淡很有韻致?!眴倘~說。
通往人性隱秘的幽微
如果說展示人性的隱秘是純文學的重要的標志,王方晨的小說無疑在重申一種純文學精神。汪政談到,《老實街》是一部書寫人性隱秘的作品,對作品做數據化的分析后,他發現作者寫暗夜多過白天,寫房間多于街市,寫內屋多于廳堂,而這些隱秘之處正是老實街故事誕生的地方?!帮L俗不是炫技,不是獵奇,也不是懷舊,風俗最重要的東西是人情,《老實街》恰恰寫出了人情?!蓖粽J為,《老實街》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幅不可多得的全景式風俗圖畫,作者以一條普通街巷為例,展示出改革開放40年來景觀變化對人心理和文化的影響。
《文藝報》副總編輯胡軍從語義層面分析了“老實”的兩種含義,“說這個人是個老實人,是說這個人遵從內心道德律定;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講,比如說‘你老實點’,這個‘老實’就是必須要服從,對外在規則的臣服。”在胡軍看來,王方晨敏銳地把握住了傳統社會現代轉型時的“幽微”。如果幽微指人性幽深的微細,那傳統社會中,“所謂的老實,其實體現著某種生存狀態。”而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物質生活、精神世界都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巨大的改變,“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利益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什么叫老實,變得越來越難以把握了”。胡軍認為,傳統觀念上的規則,盡管有著種種的冷漠,但總夾雜著脈脈溫情,但現代社會對人的規訓讓人變得既敏感又淡漠,實質上,人的精神反而更焦慮、更浮躁。
作家、評論家房偉認為,和早期抒情風格濃重的鄉土文學相比,《老實街》體現了王方晨創作的“中年變法”。“小說通過濟南老街巷把獨具北方意味的傳統文化標識了出來,‘現代’是它的魂,‘傳統’則是它的血脈?!狈總ビ^察到,王方晨的小說人物很多是對稱的出現,比如說阿基和米德、陳玉伋和左門鼻,在對比中塑造人物的豐富性與立體型,表現出對市井生活的別樣理解。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劉大先從文本敘述的角度對作品展開分析?!拔覀冞@些老實的孩子,如今都已經風流云散?!眲⒋笙劝l現,《老實街》開篇以“我們”開場,這種以第一人稱復數作為敘事人的小說相對少見?!拔覀儭奔仁桥杂^者,又是敘述者,既是議論者,還是抒情者。“小說的議論和抒情中有一種內在的自我瓦解的張力,敘事者是一個超脫于歷史之外的觀察者,雖然這條街道有著城市化進程的背景,但是它顯然超越具體時空。老實街幽微、質樸,似乎有一種悠長的光芒,仿佛是一個永世長存的世外桃源。”但也并非真的世外桃源,“那些居民把不是世外桃源的老實街,過成一種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悠長歲月中掩藏著許多人生的悲哀?!?在劉大先看來,這種空靈的敘述透露出中國古典造型藝術,在老實街意象形成當中,有一種含蓄不盡的余味,建構了一種變動中的時代情緒。
參加研討會的還有施戰軍、李朝全、劉瓊、楊慶祥、趙寧、聶夢、李珍等專家學者。
(攝影: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