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米沃什:從自我的經歷,總結出普遍真理
    來源:新京報 | 趙瑋婷   2018年12月08日09:31

    切斯瓦夫·米沃什 波蘭詩人,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其詩歌注重內容和感受,廣闊而深邃地影射了二十世紀東歐、西歐和美國的動蕩歷史和命運。其主要著作除詩歌外,還有《烏爾羅地》《路邊狗》《被禁錮的頭腦》等隨筆,被視為二十世紀東歐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1911年6月30日,切斯瓦夫·米沃什出生于立陶宛考納斯附近的謝泰伊涅。六歲前,米沃什住在母親的家族留給他們一家的白色庭院里。家人之間用波蘭語交流,同時也能讀俄文和法文。米沃什的父親是一名土木工程師。在《記事》這部詩集中,詩人曾回憶幼年時期他和母親跟隨父親在俄國游歷的經歷。

    “我乘西伯利亞大鐵路列車到達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同行的有立陶宛人奶娘和母親;一個兩歲的世界公民,

    我享有有福分的歐洲時代。

    父親在薩彥嶺山脈中獵紅鹿。

    艾拉和妮娜在比亞里茨海灘跑跳。”

    ——《西伯利亞大鐵路》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fā)前,六歲的米沃什跟著父母舉家離開了故鄉(xiāng),此后,他經歷了幾乎整個二十世紀所有的動蕩,成為了一名時代的見證者和評述者。

    對戰(zhàn)爭和歷史的思考

    米沃什的中學和大學時期是在維爾諾度過的。他大學一開始選的是人文學專業(yè),后來轉學法律。1930年,米沃什通過波蘭語言文學社在《維爾諾母校》雜志上嶄露頭角。大學期間,米沃什曾去巴黎探訪他的遠親奧斯卡·米沃什,后者的象征主義詩歌對米沃什產生了深刻影響。1931年,幾個大學生創(chuàng)辦了“扎加雷”詩社,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燒焦了半截的干樹枝,米沃什是創(chuàng)辦人之一。他在詩社的同名雜志上陸續(xù)發(fā)表了一些詩歌作品,詩歌的思想基礎是悲觀的災變主義。1933年,米沃什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凍結時期的詩篇》。1935年,米沃什在波蘭廣播電臺維爾諾分臺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次年,他出版了第二部災變派的詩集《三個冬天》。米沃什的早期詩歌具有哀婉的格調,并且善于運用象征手法。

    “當偉大的真理尚未活生生地出現(xiàn),

    當春天和天空、海洋和大地

    屹立在某一時刻的光輝之前,

    撒謊者們定會獲得三次勝利。”

    ——《緩流的河》

    1937年,米沃什前往意大利游學,回國后依然在電臺工作,但地點換到了華沙。戰(zhàn)爭打響后,米沃什主動申請去前線電臺支援,卻沒能如愿。在國外輾轉一段時間,他又回到華沙,在華沙大學圖書館工作。在那期間,米沃什在地下詩歌團體中非常活躍,還用筆名楊·瑟魯奇出版了一本詩集。華沙起義失敗后米沃什又輾轉到克拉科夫近郊,住在朋友家。1945年,米沃什在克拉科夫發(fā)表了他最重要的詩集之一《拯救》。該詩集是二戰(zhàn)后人民波蘭出版的第一批書籍之一,也是1989年以前詩人在波蘭出版的最后一部詩集。從書中我們可以讀到詩人對華沙戰(zhàn)時的記錄,以及他對戰(zhàn)爭和歷史的思考。詩集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不帶任何象征意義的用現(xiàn)代口語寫出的組詩《世界:天真的詩》。在這些詩中,詩人把我們帶到一個未受戰(zhàn)火紛擾的回憶中的童年。

    “信念的含義就是當一個人看見

    一滴露珠和一片漂浮的葉子,

    便知道他們存在,而且必須存在。”

    ——《信念》(組詩《世界:天真的詩》)

    選擇移民

    遭到波蘭文壇的強烈抨擊

    1945到1951年,米沃什先后在波蘭人民共和國駐紐約、華盛頓、巴黎大使館任文化參贊。1951年,米沃什向法國當局申請了政治避難。第二年米沃什離開巴黎,到西南部的多爾多涅省待了幾個月,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攫權》。這本書的波蘭語版本直到1955年才作為耶日·蓋德羅伊茨主編的“文化圖書館”叢書的第九卷問世,在此之后出版的《伊薩谷》是這個系列的第十卷。《被禁錮的頭腦》也是在那前后創(chuàng)作的。米沃什在書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局推行的“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不滿。他在蓋德羅伊茨主編的《文化》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不》的文章,里面解釋了他為什么要選擇移民。米沃什的出走自然遭到了波蘭文壇的強烈抨擊。波蘭作協(xié)將他視作叛徒,不僅他的作品無法在國內發(fā)表,甚至連他的名字都被禁止出現(xiàn)。

    1960年,米沃什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邀請赴美國教授斯拉夫文學。在美國教書的日子帶給米沃什巨大的滿足感。近二十年內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他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詩歌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深入到政治、哲學、歷史、文化各個方面。在美國,他還編寫了波蘭文學史教材,將波蘭的文學介紹給西方。1973年,米沃什的第一部英文詩選Selected Poems出版。

    1980年,瑞典文學院授予切·米沃什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寫道:“他在自己的全部創(chuàng)作中,以毫不妥協(xié)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滿著劇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脅。”米沃什獲獎的這個時間很特別,當年團結工會在波蘭走上歷史舞臺,一場席卷東歐的變革正在醞釀。因此也有人把這個獎的授予看作是來自西方的某種支持。也正是因為獲得諾獎,米沃什得以重新回到波蘭讀者的視野,詩集《太陽從何處升起何處降落》在波蘭出版。此后他開始頻繁地有機會回國。英國劍橋大學也邀請他去講授斯拉夫文學。1986年,米沃什的第一任妻子雅尼娜過世。1993年米沃什和第二任妻子卡羅爾一起搬回克拉科夫居住。米沃什說,之所以選擇克拉科夫,是因為他覺得克拉科夫和維爾諾很像。克拉科夫的冬天很冷,米沃什有時選擇回加州過冬。

    回國后,米沃什在海外時創(chuàng)作的作品陸續(xù)在國內出版。這段時間詩人的創(chuàng)作產量是驚人的,并且每一本書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1998年米沃什憑借《路邊狗》一書獲得了波蘭的文學大獎尼刻(NIKE)獎。2004年,詩人在愛人卡羅爾去世兩年后,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一生漂泊

    故鄉(xiāng)對他的影響最大

    米沃什晚年曾說,在他漂泊的一生中,維爾諾的生活經歷對他影響最大。多元的文化養(yǎng)成了他開放、包容的性格。東西歐的界限在此展開,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匯。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自古以來都是這片土地的標志。然而他也指出,這里的居民缺乏一些能把他們凝聚在一起的東西。并且這些東西必須是約定俗成的,非理性范圍內的。“缺乏統(tǒng)一準則”是包容開放的另一面。以米沃什為代表的邊疆作家總是傾向于探索自身和同胞的身份歸屬問題。在《歐洲故土》中,米沃什將自己的性格特點總結為整個東歐人民的性格特點。他把自己擺在西方的位置來看東歐,無形中也證明了他對自己身份歸屬的困惑和搖擺不定。

    理解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作品的鑰匙,是他的出生地。波蘭前東部領土,波蘭文Kresy,意思是邊疆,特指歷史上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疆域內的東部邊界區(qū)域,現(xiàn)屬立陶宛、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是波俄(蘇)兩國爭奪不休的一塊土地。波蘭在結束了一百多年的亡國史后,于1920年從蘇聯(lián)手中奪取了這塊區(qū)域,后又在二戰(zhàn)結束后丟失。另一位波蘭文學史上的大人物——密茨凱維奇也出生于當年聯(lián)邦統(tǒng)治下的立陶宛。

    邊疆文學是波蘭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文學流派之一,米沃什的《伊薩谷》和《歐洲故土》就是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伊薩谷》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自傳體小說。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它又是一部自傳體小說。書中的很多材料都來自作者的個人經歷。作家從其本人的記憶里取材,利用或清晰或模糊的碎片架構出虛構的故事劇本。時代的大背景下的沖突和作品主人公視角下的故事情節(jié)相互補充,展現(xiàn)出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經歷。

    《伊薩谷》的發(fā)生地是虛構的,但米沃什心中的伊薩谷卻是真實存在的。它象征著中國文化里的“老家”:偏安一隅的村莊,生活在那里的人們由于共同的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而形成團體。每個人對“老家”的依戀都是不假思索的,源于我們潛意識里童年的記憶。米沃什的“老家”流傳著對十六世紀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黃金時代”的追憶,人們繼承了“黃金時代”的遺風,不斷追憶著雅蓋沃家族統(tǒng)治下幅員遼闊、國力強盛的聯(lián)邦。這片土地不僅象征著多民族和諧共存的理想國度,還象征著具有神話色彩的波蘭式英雄主義。連綿的山谷,白色的莊園,古老的城堡,神秘的森林,在作家筆下構成一幅畫中的景象,優(yōu)美而恬靜,頗有世外桃源之風。

    在晚年的作品中,米沃什憑著社會學家的直覺,從自己的經歷總結出普遍存在的道理。而家鄉(xiāng)的風景在他腦中徐徐展開,成為他回憶的序曲,意向的寄托和思想的出發(fā)點。

    【米沃什年表】

    1911年 生于立陶宛的謝泰伊涅。

    1933年 出版第一部詩集《凍結時期的詩篇》。

    1939年 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后,參加抵抗運動,進行秘密寫作。

    1945年 出版戰(zhàn)后第一本詩集《拯救》。

    1951年 從波蘭駐法大使館離職出走,以賣稿為生。

    1953年 出版《被禁錮的頭腦》。

    1960年 受聘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80年 獲諾貝爾文學獎。

    2001年 出版回憶錄《米沃什詞典》。

    2004年 逝世于克拉科夫。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538prom精品视频我们不只是|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精品日韩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秋霞午夜鲁丝片午夜精品久|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