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動畫影片《暹羅決:九神戰甲》: 熱血少年,百煉成鋼
2018年上映的泰國動畫電影《暹羅決:九神戰甲》以其流暢的劇情、緊密的節奏、飽滿的人物、豐富的細節、燃情的打斗而廣受好評。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成長故事。通過少年奧特的成長,串起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復國史詩。整部電影節奏很快,毫無冗余,開篇就是一段激烈的打斗戲,將軍帶著還是嬰兒的奧特和一件戰甲被邪惡的反派追殺,快速旋轉切換的鏡頭讓拳拳到肉的追逐和戰斗逼得人喘不過氣來。隨后,畫外音就交代了故事背景:傳說人們用神圣的泰拳和神兵利器建造了拉瑪帖王國,數百年來人們安居樂業,直到邪惡的夜叉王塔哈挑起戰爭,從北方的獼猴王國到南方的拉瑪帖王國都遭到了他的侵略和奴役,一時間兵禍連年,白骨遍野,而夜叉王的統治殘酷暴虐,百姓苦不堪言。一天,王族的占星師通過占卜做出一個預言:會泰拳的英雄會披著九神戰甲將夜叉王塔哈打敗,將拉瑪帖王國復國。于是夜叉王關閉了全國的泰拳武館,銷毀了所有的兵器,囚禁了新出生的嬰兒。而拉瑪帖王國的將軍拼死救出了一名嬰兒奧特,帶走了一件神器,隱居于海邊漁村燕子屯。故事就在燕子屯的海邊徐徐展開了:為了打倒邪惡的夜叉王,將軍和救了他們的泰拳大師(奧特稱他“爺爺”)篤信預言,不斷敦促奧特勤練武藝。最初奧特并不明白義父和爺爺的良苦用心,對于泰拳練習總是漫不經心,直到義父將他的身世和使命告訴他,并希望他帶著傳說中的九神戰甲找到王子并助其復國。自此奧特堅定了心志,每日拼命練習,以頑強的毅力和鍥而不舍的耐心將泰拳練得出神入化。可惜好景不長,將軍被過去的部下出賣,燕子屯被夜叉軍毀滅。少年奧特帶著神器,也背負著大家的期望,躍入大海,逃過一劫。
在隨后向拉瑪帖王國都城進發的路途上,奧特遇到了失去王國、一心想向夜叉王復仇的獼猴王國王子哈吉,被人誣陷而遭流放、一心想要救出愛人的夜叉族人紅羅剎,還有想要從塔哈手中救出哥哥的女海盜小蘭。在一路并肩戰斗的過程中,他們共同面對艱難險阻,彼此信賴和珍視。他們一起打敗了黑風怪,向都城進發,不料卻落入塔哈的陷阱。就在這時,他們發現紅羅剎竟然是塔哈的弟弟,兩人因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為了保護朋友,紅羅剎的愛人也死在塔哈手下。絕望之際,身被九神戰甲的奧特毅然出手,懷著對親人的追憶和對朋友的愛護,徹底擊敗了塔哈。
乍看起來,這是一個熱血冒險、復仇興邦的單純故事,但不單純的是,影片中蘊含了豐富細致、無處不在的泰國文化元素。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佛教的傳說、故事、意象在這部電影的人物和場景中幾乎無處不在。比如夜叉王塔哈青面獠牙怒目紅發,弟弟紅羅剎也是紅膚白發異于常人,十分符合神話中的形象。有意思的是,電影里也融合進很多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恕道”。比如,能夠穿上九神戰甲的人,必須具備無私、勇敢、聰明、堅強、正義、仁德、冷靜、專注、堅決這九種品格,這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種美德有如異曲同工。再比如,當奧特想要對毀滅村莊的黑風怪復仇時,戰甲離開了他,他腦中回響起爺爺的教誨,“只有寬恕才能化解仇恨”。在上述情節中,鏡頭語言與背景音樂完美地配合臺詞,在摧枯拉朽的荒寂中,日光穿過巨石照在奧特臉上,劫后余生的人們精疲力竭地站起來,史詩般雄渾剛烈的音樂一點點切入,奧特直起身難過地說:“把你殺了,死去的人也不能復活,其實你和我都一樣,深陷在國仇家恨中不能自拔,戰爭的禍首并不是你。”在快速推進的情節中,這樣的處理讓奧特的寬恕變得令人信服,也為黑風怪為救奧特獻出生命埋下了精彩伏筆,同時又與泰國佛教注重“為自己修行”、以獨善其身完善自我為目標不謀而合。
影片對細節的處理也十分值得稱道,尤其是在泰拳的展示方面。影片高度還原了泰拳的一招一式,通過奧特使用泰拳的儀式感和攻擊性,將這種勇猛剛烈拳法的每一次拳擊、肘擊、踢腿、膝擊描畫得十分到位,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主人公使用泰拳擊敗邪惡,其背后承擔的哲學意義和宗教意義更是凸顯了泰國寬忍誠信、勤勉好學、自覺善行、勇毅利他的文化內核。此外,在緊張的劇情中,導演還特地設置了這樣一個放松的場景:在群星璀璨的深藍夜空下,在云中穿行的飛船甲板上,小蘭彈著古箏,琴聲時而悠揚時而奔放,時而淙錚清麗時而幽靜虛微,奧特靠著桅桿吹起一只聲音沉厚的法螺,與之低低相和,曲調和諧美妙,萬物靜如天籟。這就像一幅大潑墨寫意畫中一塊恰到好處的留白,讓觀眾緊張的情緒得到小小的宣泄,更產生出一種小小的期待,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這部電影有著宏偉壯闊的神話背景、深沉厚重的文化積淀、炫酷超能的人物設定、眼花繚亂的特技表現。少年成長,感悟親情,獲得友情和愛情,戰勝邪惡,認識自己……它熱血得粗糲,精致得迷人,為我們打開一個探視泰國文化的窗口,讓我們看到一個文化融合后古老又新鮮的文明。